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2DFG00034)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振夏江波李铁刚李青张德玉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第四纪
  • 1篇对马暖流
  • 1篇氧碳同位素
  • 1篇有孔虫
  • 1篇同位素
  • 1篇晚第四纪
  • 1篇海槽
  • 1篇浮游有孔虫
  • 1篇冲绳海槽

机构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孙荣涛
  • 1篇张德玉
  • 1篇李青
  • 1篇李铁刚
  • 1篇江波
  • 1篇刘振夏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动:浮游有孔虫和氧碳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6
2007年
在对取自对马暖流影响区的CSH1和黑潮主流轴影响下的DGKS9603孔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种群以及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温跃层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的δ18O,δ13C记录的对比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动.结果表明在40~24cal ka BP的低海平面时期对马暖流消失,然而黑潮仍然存在于冲绳海槽内部,黑潮水体在海槽北部的爬升引起显著的上升流,同时低海平面也使得陆源冲淡水对于海槽北部的影响加强;冲淡水的影响在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期间达到顶峰,而最低海平面和黑潮的减弱使得LGM期间上升流明显减弱;现代对马暖流的发育始于16cal ka BP左右;冰消期中黑潮对于海槽区影响的加强在中部和北部是同步发生的,伴随其发育过程,黑潮水体逐渐成为对马暖流主要的水体来源;而现代对马暖流的最终形成是在8.5cal ka BP左右,此后这种环流格局相对稳定,从水体组成上而言现代对马暖流水体主要来源于黑潮主干;距今3.0cal ka BP左右,可能是在冬季风强化和黑潮减弱的背景下,对马暖流流径发生了一次偏转,导致冷水团影响加强.
李铁刚孙荣涛张德玉刘振夏李青江波
关键词:对马暖流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冲绳海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