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051001)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国君遇涛李勇杰高小榕蔡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癫痫
  • 3篇磁共振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脑电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电流刺激
  • 1篇电流刺激器
  • 1篇信号
  • 1篇诱发电位
  • 1篇灶定位
  • 1篇栅格
  • 1篇诊疗分析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神经节细胞瘤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国君
  • 5篇高小榕
  • 4篇李勇杰
  • 4篇遇涛
  • 3篇蔡立新
  • 3篇杜薇
  • 2篇高上凯
  • 2篇王玉平
  • 2篇张志广
  • 1篇李卓
  • 1篇洪波
  • 1篇王毅军
  • 1篇周律
  • 1篇宋蕾
  • 1篇朱宏伟
  • 1篇宾光宇
  • 1篇张长水
  • 1篇乔梁
  • 1篇张雅静
  • 1篇闫晓明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神经节细胞瘤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1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节细胞瘤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诊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作形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表现和手术治疗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作可以是神经节细胞瘤唯一的临床表现,MRI检查有相对特异性,视频脑电监测到的发作性电活动的起源部位均与影像学病灶同侧,且与病灶及周边相关。术后按Engel疗效评估标准:Ⅰ级10例,占83%;Ⅱ级2例,占17%。结论:皮层脑电监测下的致痫灶组织及周围异常脑电活动区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闫晓明李勇杰张国君遇涛杜薇乔梁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瘤磁共振成像(MRI)痫灶定位
68例额叶癫痫的外科治疗与长期疗效随访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总结额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特征,观察远期手术疗效。方法分析68例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结果,总结症状学特征、MRI、发作间期SPECT、头皮video-EEG、颅内电极EEG检查的定位价值;应用Engel标准进行术后效果分级,随访2-6年,观察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不同评估方法可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比例分别为:症状学特征38%,MRI40%,发作间期SPECT28%,头皮video·EEG44%,颅内电极EEG81%。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皮质发育不良44%(30/68)。EngelI级的60%(41/68),Ⅱ级的12%(8/68),Ⅲ级的10%(7/68),Ⅳ-Ⅴ级的18%(12/68)。癫痫灶定位局限于额叶的病例疗效相对好于同时累及其他脑叶的病例(P〈0.05)。出现短期并发症10例,长期并发症2例。结论应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癫痫灶的位置和范围,手术切除癫痫灶疗效稳定。
张国君遇涛李勇杰王玉平蔡立新朱宏伟
关键词:额叶癫痫术前评估手术疗效
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提取与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对人体施加较高频率的电流刺激可以引起稳态体感诱发电位。为了诱发并提取出稳态体感诱发电位,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由计算机精确控制刺激电流的强度和频率等参数的新型体感诱发电位刺激器,给出了提取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方法,还讨论了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减少刺激伪迹的措施。同时,给出了一种可在较短时间及噪声环境下提取出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频域分析方法,并与提取瞬态诱发电位采用的叠加平均方法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头皮电极提取出稳态体感诱发电位,可以用在术中监护受试者的神经传导水平,而且其幅值的分布能够反映大脑对体感刺激的响应。
李卓高小榕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电流刺激器快速FOURIER变换
后皮质癫痫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后皮质癫痫的临床定位特征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确诊为后皮质癫痫的43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作症状、影像学、脑电图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中顶叶癫痫11例,枕叶癫痫13例,其余部位癫痫19例,33例(76.7%)出现先兆症状,发作期常常表现为头或眼向对侧转动、伴自动症、特定的姿势性强直等症状学特点。22例需埋置颅内电极。术后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随访1~5年,27例(62.8%)癫痫发作消失。结论某些先兆和发作期症状可能提示癫痫灶位于后皮质,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满意疗效。
遇涛张国君李勇杰王玉平蔡立新杜薇
关键词:大脑皮质神经外科手术
基于快速节律性运动的皮层脑电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节律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与单次运动相区别,快速节律运动在脑电中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以两位植入皮层电极的癫痫病人作为受试,在1Hz与2Hz听觉节拍器提示下进行手指节律运动,同时记录皮层脑电数据。对脑电数据的能量和相关性进行离线分析,结果显示节律运动中运动感觉皮层脑电的能量在特定频段上呈下降趋势,相干性呈上升趋势,且运动相关能量与相干性在不同的运动速度下具有明显的统计性差异。对不同功能区之间相干性的分析表明辅助运动区可能是与运动速度有关的皮层功能区。
邢华宾光宇张志广高小榕张国君
关键词:皮层脑电
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记忆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评估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颞叶癫痫病例往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以上时分别进行记忆测评,比较患者记忆评分的变化;对24例患者进行1H-MRS成像,评估1H-MRS值与韦氏记忆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术前MQ均值与术后2周时有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以上较术后2周时有显著改善;短时记忆在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非海马硬化组中患侧NAA/Cr与术前、术后短时记忆差值有相关性,患侧NAA/(Cr+Cho)以及健侧与患侧NAA/(Cr+Cho)之差与术前、术后MQ差值有相关性。结论术后早期多数患者MQ、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有较明显下降,6个月以后有明显恢复,而短时记忆下降不明显。患侧海马1H-MRS值与术前、术后韦氏记忆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遇涛李勇杰张国君王玉平蔡立新宋蕾杜薇
关键词:颞叶癫痫前颞叶切除术记忆磁共振波谱
MRI图像中颅内栅格电极定位算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癫痫的手术治疗中,往往需要在患者颅内植入电极,通过记录和分析颅内脑电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通常情况下电极植入后,依靠MRI检查来定位这些电极的位置并找到它们和脑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但是这些电极定位方法不是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就是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只需要用户很少参与,便可以自动高效地在MRI图像中定位颅内栅格电极的算法。本算法充分利用栅格电极的几何特征以及它在MRI图像中的成像表现来对其定位,之后利用一个光滑曲面模型对结果进行修正,最后在重建的三维人脑结构中标定这些电极的位置,从而帮助实现手术前的规划。应用本算法对数例患者的MRI脑图像进行了实验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周律张志广高小榕高上凯
关键词:癫痫颅内电极磁共振成像
结合能量和相位特征的多分类想象运动脑-机接口
想象运动脑-机接口通过检测脑电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大脑正在进行的运动想象状态,如想象左右手动和想象脚动。在大脑进行想象运动的过程中,脑电信号中同时伴随着能量和相位的变化。能量变化表现为运动相关的mu和beta节律的事件相关去...
王毅军洪波高小榕高上凯
关键词:脑-机接口
文献传递
一种通过脑电信号实时检测双眼竞争的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为实时准确地通过脑电信号分析双眼竞争中的意识交替感知,提供新的客观检测途径。方法实验中,被试者的双眼分别给予闪烁频率略有不同的两幅图片刺激,产生双眼竞争现象,即被试者意识到的是两幅图片的交替转换;同时,被试者的脑电中也会产生和闪烁频率相同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成份,该电位随感知交替变化。利用记录的多通道脑电信号,首先用一小段已知转换点的信号,训练两个能够捕捉切换点附近信号特性的检测模板,再用模板在整段信号上滑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给出其它未知的切换点,由此达到客观检测双眼竞争中主观意识的目的。结果在仿真数据和真实实验数据的分析中,用本文提出方法得到的客观检测结果,和主观报告的匹配程度都好于用已有的谱分析方法。结论这种基于模板检测方法,相比已有的谱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并能够充分利用谐波的信息。在客观检测双眼竞争中具有实用价值。
林中林张雅静高小榕张长水
关键词:实时检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