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041067-01)

作品数:6 被引量:211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晓民武玉龙张丽萍马勇军王承吉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吕梁教育学院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 2篇教学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技术
  • 1篇学科
  • 1篇学史
  • 1篇学习自主性
  • 1篇学语
  • 1篇语文
  • 1篇知识
  • 1篇师生
  • 1篇师学
  • 1篇中小学教师
  • 1篇自主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视野
  • 1篇小学教师
  • 1篇小学语文

机构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朱晓民
  • 1篇王承吉
  • 1篇马勇军

传媒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课程.教材....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文化视野下中学理科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文化视角设计了专门针对理科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分析量表,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9套理科教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在数量、内容、呈现方式、表现手法、编写意图等方面都随时间有了很明显的改变,而且整体上是朝着体现科学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文化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对科学史文化内涵凸显不够、各学科教材中科学史编写差异明显等问题。
朱晓民马勇军
关键词:文化视野科学史
中小学教师学习自主性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某市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自主性进行调查,并运用访谈法与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教师学习自主性总体情况一般。相比较而言,中小学教师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环境方面的自主性相对较强;中小学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时间的自我监控和计划管理不够;中小学教师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方面的自主性较为缺乏。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有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中小学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关注自身实际学习行为;以目标为导引,确立自我发展学习目标;统筹兼顾,有效计划管理学习时间。另外,中小学校还要改变教师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支持性学习环境。
朱晓民
关键词:教师学习自主性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被引量:95
2012年
以7节小学低段和中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使用为案例,从适量性、适时性、相关性、审美性四个维度对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大多数课堂的课件数量与用时都过多,课件主宰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重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环节,但“提升”与“延伸”存在明显不足;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原文展示是课件的重要内容;课件制作与设计审美性不强,未能充分体现课件的美育功能。研究表明: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就要控制好课件数量与用时,驾驭课件以实现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树立教学过程整体观,借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实现各教学环节的价值;精心选择课文的语句语段,使多媒体课件起到突出强调课文关键的作用;优化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辅助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朱晓民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于课堂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尝试着许多以学生主体参与为特征的教学形式,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学科教育价值的背离、教学目标的形式化、教学设计的认识模糊、课堂教学实施中探究讨论的低效化等。这些问题困扰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为进入课程改革高原区或深水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并理清思路,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王承吉李萍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实施
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育学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使用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试卷在高师生教育实习前后分别进行测试,并运用访谈法访谈部分参加实习的学生。结果显示:教育实习前后的教育学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的成绩高于实习前的成绩,高师生的教育学知识明显地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实习前后记忆型教育学知识与理解型教育学知识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前者明显下降,而后者明显提高,教育实习加深了高师生对教育的理解。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与态度、有效时间(讲课次数)、实习场所(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指导教师等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地实现教育实习的专业发展价值,需要解决师范生的态度与认识、有效时间、实习指导的实效性等问题。
朱晓民张虎玲
关键词:教育实习高师生教育学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