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

作品数:158 被引量:830H指数:13
相关作者:边平达陈锦平李世波寿张轩张岭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7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综合征
  • 22篇细胞
  • 16篇血小板
  • 15篇血小板减少
  • 14篇骨密度
  • 13篇血小板减少综...
  • 13篇病毒
  • 13篇布尼亚病毒
  • 12篇脓毒
  • 12篇肿瘤
  • 12篇基因
  • 11篇蛋白
  • 11篇发热
  • 10篇发热伴血小板...
  • 10篇发热伴血小板...
  • 9篇休克
  • 9篇骨折
  • 8篇血清
  • 8篇脓毒性
  • 7篇高龄

机构

  • 44篇浙江省人民医...
  • 20篇浙江大学
  • 20篇温州医科大学
  • 14篇浙江省医学科...
  • 1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1篇浙江医院
  • 10篇浙江中医药大...
  • 7篇绍兴市人民医...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宁波大学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5篇奉化市疾病预...
  • 5篇浙江省舟山医...
  • 4篇金华市中心医...
  • 4篇温州医学院
  • 4篇岱山县疾病预...
  • 4篇浙江省立同德...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绍兴第二医院

作者

  • 29篇边平达
  • 21篇陈锦平
  • 12篇李世波
  • 11篇王茵
  • 11篇张岭
  • 10篇寿张轩
  • 10篇凌志强
  • 9篇应奇峰
  • 8篇蔡国龙
  • 8篇许国章
  • 7篇李茜
  • 7篇李秀央
  • 7篇李林子
  • 7篇刘臻
  • 6篇刘冬英
  • 6篇陈建国
  • 6篇胡才宝
  • 6篇胡文敏
  • 5篇李寿俊
  • 5篇王忠发

传媒

  • 19篇浙江医学
  • 7篇全科医学临床...
  • 7篇中国现代医生
  • 5篇中华临床感染...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中华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危重症医...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3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25篇2016
  • 28篇2015
  • 28篇2014
  • 28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氟辛烷磺酸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怀孕15 d(E15)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染色鉴定培养的神经干细胞。PFOS 10,50和100μmo·lL-1处理大鼠神经干细胞24 h后,Edu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样本中Stat3,Sox2和Notch1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神经干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经鉴定分离培养的原代细胞为神经干细胞。Edu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PFOS处理的神经干细胞的Edu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说明PFOS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qPCR检测结果显示,PFOS处理组神经干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Western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PFOS组p-Stat3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但总Stat3蛋白表达无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显示,PFOS具有抑制神经干细胞迁移的能力(P<0.05)。结论 PFOS可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可能与抑制Stat3的转录和翻译后的磷酸化过程有关。
林函高雅静徐敏梅虹霞李晓珩连庆泉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STAT3
高危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社区监测与控制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个体干预控制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对1个社区312名志愿者进行慢性病的初诊、筛选,共筛选出二类高危者23人,给其定制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4种危险因素限定量和需要量的控制方案,社区医师根据定制的方案对其进行1.5年的生活行为管理.随诊到21人,干预后20人(87%)身体状态从高危转为健康.提示社区医师对个体生活行为的干预是慢性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陈瑞安符雁翎包家立唐新华郑祎朱朝阳俞蔚
关键词:慢性病高危人群
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对脓毒/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检测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脓毒/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荷兰Elsevier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18年4月发布的所有提供了GLS和LVEF数据及其与脓毒/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关系的研究。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收集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敏感性和异质性分析,并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采用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1篇;包括503例患者,存活组333例,死亡组170例;纳入文献质量较高,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8~9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脓毒/毒性休克患者的短期病死率与更高的GLS相关〔标准化均数差(SMD)=-0.47,95%可信区间(95%CI)=-0.76^-0.18,Z=3.16,P=0.002〕,但存活组与死亡组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8,95%CI=-0.03~0.39,Z=1.64,P=0.10)。对各效应指标采用逐一剔除每篇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剔除每篇文献前后合并效应量均无明显变化,提示结果稳定。漏斗图显示,各文献的效应点大致呈以合并效应量为中心、大体对称分布的"倒漏斗"形,但本研究纳入研究数量偏少,故不能完全排除文献发表偏倚。结论与LVEF相比,GLS可能是检测脓毒/毒性休克患者心肌功能障碍更敏感的指标,可能对短期病死率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袁佳辉陈敏陈上仲胡才宝蔡国龙严静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预后META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浙江省舟山医院和岱山医院收治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并出现肺部影像学表现的19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所有患者在病程初期、极期及恢复期行肺部CT检查,动态观察患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及LSD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值与肺部影像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19例肺部影像学异常表现者中,磨玻璃影13例,结节影5例,网格状表现3例,胸膜增厚粘连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其中16例为双侧肺部受累,3例为单侧受累;11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出现明显肺部病变的患者WBC、PLT和CD4+T淋巴细胞在病程不同期间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0.21,28.37和32.92,P值均<0.01),在病程极期数值最低,分别为(1.6±0.6)×109/L,(26.0±9.1)×109/L和(100.0 ±66.2)×106/L,经过适当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肺部CT均显示为病灶完全吸收,无后遗症.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CT表现与临床指标变化有一定关联,尽早治疗预后良好.
胡舟朝王秋景柴能明王和平丁贤君李绍佐李世波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血小板减少
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体检的337例老年女性[年龄60~93(78.85±6.58)岁]进行血脂(包括TC、TG、HDL-C和LDL-C)、骨转换标志物[包括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和骨密度[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NBMD)、总髋部骨密度(THBMD)、L1~4骨密度(LSBMD)]检测,分析血脂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女性CTX、P1NP、骨钙素与FNBMD、THBMD、LSBMD均呈负相关(P<0.05);TC与CTX、骨钙素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SBMD呈负相关(P<0.05);TG与FNBMD、THBMD均呈正相关(均P<0.05);LDL-C与骨钙素呈正相关(P<0.05),与LS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女性TC和LDL-C升高,与其骨转换标志物增高、LSBMD下降有相关性,应注意监测和处理。
王雅君陈倩倪霞萍边平达
关键词:血脂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筛选老年女性腰椎骨密度(LSBMD)的独立影响因素,来寻找可能提高老年女性LSBMD的方法。方法对344例老年女性的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并检测其LSBMD(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代谢标志物、血生化等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女性LSBM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LSBMD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体质指数(β=0.015,P<0.01)、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0.159,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β=-0.104,P<0.01)、尿酸(β=0.369,P<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022,P<0.05)。结论维持合理的体质指数、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积极防治COPD,可能有助于提高老年女性LSBMD。
倪霞萍钟瑶胡琳来芹美边平达
关键词:腰椎骨密度女性老年人
急性肾损伤患者启动早期肾替代疗法的相关指征及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肾替代疗法(RRT)在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2期合并高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KDIGO 2期合并高NGAL血症的患者150例,按随机化区组分为优先启动组与标准启动组,每组各75例患者。两组均予标准化操作程序治疗,优先启动组患者于入组后6 h内即开始RRT,标准启动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RRT指征进行相应治疗。计算所有患者28 d病死率,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入组至RRT启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并监测出院时血肌酐水平。结果标准启动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未进行RRT辅助肾功能得以恢复。优先启动组患者28 d病死率[9.33%(7/75)vs.21.33(16/75),χ^(2)=4.159,P=0.009]、机械通气时间[5.9(2.3,8.4)d vs.9.4(5.9,10.4)d,H=4.321,P=0.003]、ICU住院时间[7.2(4.1,11.3)d vs.10.3(6.9,15.5)d,H=8.172,P=0.001]及入组至RRT启动时间[4.7(3.0,5.7)h vs.79.4(21.6,103.7)h,H=0.324,P<0.001]均明显低于标准启动组。而两组患者间血管活性药物时间[32.5(16.4,78.9)h vs.37.6(18.4,82.1)h,H=0.073,P=0.076]、出院时血肌酐水平[(87±29)mmol/L vs.(92±34)mmol/L,t=0.681,P=0.5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RRT对KDIGO 2期合并高NGAL的AKI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利君吕铁李川吉龚利缘李凤芹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肾替代疗法
HIS系统预防跌倒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基于5.0版本HIS系统开发跌倒软件,评价跌倒软件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软件的开发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跌倒软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3个科室2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板块齐全、操作方便、上报分析因素全面、管理监控方便、统计数据动态准确方面满意度高,对高危患者动态显示明了及跌倒上报方便等方面满意度低。结论护士满意跌倒软件的功能,需要把高危患者动态界面显示在"病区护士"界面,解决两个界面带来的操作不便。另外,跌倒上报中疾病因素分析,有待今后护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自动生成功能。
陈冬萍盛芝仁余亚飞华飞徐天程
关键词:电子病历跌倒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背景介绍被引量:12
2016年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重症医学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认识的提高以及大量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对脓毒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丰富的临床依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近期制定了《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指南的精神,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将重点介绍指南制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方法及指南的一些主要亮点。
蔡国龙严静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45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有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iR-181a指标表达情况,分析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检测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Ct计算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比较各分期患者miR-181a表达量发现Ⅲ期、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Ⅳ期患者miR-181a表达量明显高于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iR-181a表达量越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病灶细胞增殖、迁移的概率越高。结论 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miR-181a表达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细胞增殖、迁移呈正相关,miR-181a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指标之一。
朱闽波陈丽萍刘英楠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增殖迁移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