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10031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郝书翠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大学(威海)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是否应拒绝诗性思维
- 2011年
- 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中,诗性思维似乎要成为一个亟待摆脱的羁绊。诗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因其对逻辑思维规则的拒斥而与逻辑思维相对立。但是,它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已沉淀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无法剔除的因素。仅仅把诗性思维方式看作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羁绊无助于中国法律方法论的建构。
- 郝书翠
- 关键词:诗性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法律方法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离不开浪漫主义
- 2013年
-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大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问题在于,理想自身包含意愿、情感、信仰等非理性的因素,因而,理想总是与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中,非理性因素同样无法回避。但是,由于中国已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浪漫主义曾经一枝独秀,并导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受挫,它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中的一个旁观者。本文试图说明,完全离开浪漫主义的视野,理想就会干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构,必须借助浪漫主义的滋养。
- 郝书翠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浪漫主义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对打官司这类事情持反感和拒斥态度,即所谓"厌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一个现象,"厌讼"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对"和"的追求,其文化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至上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强调人的主体至善为基本路径,实现了现代法治难以企及的效果。中国传统法律不应该被当作现代法治的障碍或者历史的珍藏品,而应该在中国法学自我建构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 郝书翠
- 关键词:厌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