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95)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祎王涛李晓霞刘丽丽陈玥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小林制药株式会社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药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Ⅰ)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扩大维药蜀葵花(Althaea rosea(Linn.)Cavan.)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对蜀葵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蜀葵花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成分,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1)、3,5,7-三羟基色原酮(3,5,7-trihydroxychromone,2)、反式咖啡酸(trans-caffeic acid,3)、4-hydroxy-3-methoxycinnamyl-β-D-glucopyranoside(4)、3,4-dime-thoxycinnamyl-β-D-glucopyranoside(5)、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6)、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7)、4-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苯甲酸(4-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8)、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p-hydr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ide,9)、4-methoxybenzyl-β-D-glucopyranoside(10)、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11)、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 benzoic acid,12)、腺苷(adenosine,13)和1H-吲哚-3-羧酸(1H-indole-3-carboxylic acid,14)。结论化合物2、4~6、8~10和14为首次从蜀葵属中分离得到,3、11和13为首次从蜀葵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的核磁共振波谱数据。
- 张祎陈秋刘丽丽邓屾瞿璐王涛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绵萆薢根茎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绵萆薢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该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应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HPLC制备法对绵萆薢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绵萆薢根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7,4'-二羟基黄酮(1)、千层纸素A(2)、汉黄芩素(3)、黄芩苷(4)、山柰酚-3-O-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高圣草素-7-O-β-D-吡喃葡糖苷(7)、槲寄生新苷Ⅲ(8)、甘草苷(9)、芹糖甘草苷(10)、异甘草苷(11)和芒柄花苷(12)。结论在对绵萆薢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7、8、10~12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史文中晁利平阮静雅韩立峰王涛张祎
- 关键词:黄酮
- 益母草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继续对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益母草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E)-4-hydroxy-dodec-2-enedioic acid(1)、益母草碱(2)、水苏碱(3)、次黄苷(4)、鸟苷(5)、左旋色氨酸(6)、苯丙氨酸(7)。[结论]1、4、5、7为从益母草种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邓屾刘丽丽陈玥李晓霞王涛张祎
- 关键词:益母草化学成分
- 槐米化学成分研究I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米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继续研究,为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国槐米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icariside F2(1)、gallic acid 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2)、eth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side(3)、Et-(6-O-p-hydr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ide(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5)和左旋色氨酸(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刘丽丽李晓霞陈玥石萍萍瞿璐张祎
- 关键词:槐米化学成分
- 石菖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对石菖蒲(Acorusta tarinowii Schott)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菖蒲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1-hydroxyacoronene(1)、blumenolA(2)、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3)、tribulusamideA(4)、细辛醛(5)、5-羟甲基糠醛(6)和对羟基苯甲醛(7)。结论化合物2—4和7是首次从菖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对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的部分1H-NMR及13C-NMR谱数据进行了更正。
- 吴春华陈玥李晓霞刘丽丽王涛张祎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蜀葵花中二氢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继续研究蜀葵花似hhaearosea(Linn.)Cavan.]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段对蜀葵花中的二氢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单体成分的结构。【结果】从蜀葵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二氢黄酮类成分,分别为(2R,3R)-二氢山柰酚-4’-0-B-D-吡喃葡萄糖苷(1)、(2R,3R)-(+)-花旗松素(2)、(2R,3R)-花旗松素-3’-O-B-D-吡喃葡萄糖苷(3)、(2R,3R)-花旗松素-7-0-B-D-吡喃葡萄糖苷(4)、(2R,3R)-二氢杨梅素-3’-O-葡萄糖苷(5)、(2R,3R)-3,5,6,7,4'-pentahydrox-vflavanonol(6)、(2S)-4’,5,7-三羟基黄烷酮(7)、南酸枣苷(8)。【结论】3~6为首次从蜀葵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利用圆二色光谱确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 晁利平陈秋石萍萍李晓霞王涛张祎
- 关键词:化学成分二氢黄酮绝对构型
- 维药蜀葵花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对维药蜀葵花[Althaea rosea(Linn.)Cavan.]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蜀葵花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9个黄酮类单体成分,分别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奈酚(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6″-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山奈酚-3-O-芸香糖苷(8)、山奈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6、7为首次从蜀葵属中分离得到,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张祎晁利平陈秋董勇喆李晓霞王涛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草苁蓉苷A-E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苁蓉的75%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成分,分别为草苁蓉苷A(rossicaside A,1)、B(rossicaside B,2)、C(rossicaside C,3)、D(rossicaside D,4)以及E(rossicaside E,5)。结论:首次对化合物3和4的1H-NMR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并通过2D-NMR谱对文献中报道的部分13C-NMR数据进行了更正。同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在氘代吡啶中的1H-NMR和13C-NMR数据。
- 吴春华王涛山口能宏邓屾李春梅张祎
- 关键词:草苁蓉化学成分
- 卢旺达产金盏菊花的黄酮苷类成分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卢旺达产金盏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菊花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成分,分别为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rutinoside,1)、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isorhamnetin-3-O-neohespeidoside,2)、香蒲新苷(typhaneoside,3)、槲皮素-3-O-β-D-新橙皮糖苷(quercetin-3-O-β-D-neohespeidoside,4)、芦丁(rutin,5)、槲皮素-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2″,6″-di-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首次对东非产金盏菊干燥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
- 陈玥石萍萍李晓霞刘丽丽王涛张祎
- 关键词:黄酮
- 卢旺达产金盏菊花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卢旺达产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菊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成分,分别为金盏菊苷A(1,calendnoside A)、异鼠李素(2,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isorhamn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isorhamnetin 3-O-(6″-acetyl)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β-D-呋喃洋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isorhamnetin3-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和isorhamnetin 3-O-(2-O-β-xylopyranosyl-6-O-β-rhamnopyranosyl)-β-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6为首次从金盏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陈玥李晓霞武一玫董勇喆王涛张祎
- 关键词:金盏菊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