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08085J02)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常聚才谢广祥李英明杨明东张瀚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巷道
  • 3篇支护
  • 3篇深井
  • 3篇围岩
  • 2篇深井巷道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松散含水层
  • 2篇注浆
  • 2篇井巷
  • 2篇含水层
  • 2篇覆岩
  • 2篇覆岩破坏
  • 2篇值模拟
  • 1篇底鼓
  • 1篇地压
  • 1篇动力灾害
  • 1篇压痕
  • 1篇岩石巷道
  • 1篇岩巷
  • 1篇一体化

机构

  • 10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淮南矿业(集...

作者

  • 7篇常聚才
  • 4篇谢广祥
  • 2篇李英明
  • 1篇李敬敬
  • 1篇张向阳
  • 1篇何礼品
  • 1篇张瀚
  • 1篇马念杰
  • 1篇杨明东
  • 1篇许文松
  • 1篇陈阳

传媒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矿业工程研究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部巷道锚网索支护参数关键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获得深部巷道锚网索支护的关键参数,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深部巷道锚网索支护参数对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的影响程度,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锚网索支护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锚杆间排距对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依次为锚杆直径、锚杆长度及施加的预紧力。工程实践证明,合理的支护参数使巷道围岩变形明显减小,围岩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常聚才谢广祥
关键词:深部矿井锚网索支护支护参数正交试验
底板锚索及胶囊管帷幕注浆技术控制深井巷道底鼓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谢一矿-960 m水平C15顶板运输大巷工程实际,通过对巷道深部围岩变形监测及分析底鼓影响因素,获得了巷道顶板、两帮及底板围岩动态变形特征及底鼓主要原因,认为在两帮与顶板支护后,巷道应力和变形集中到支护体系薄弱的底板释放,发生强烈的挤压流动型底鼓。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注浆加固顶帮围岩、底板锚索和底板胶囊管帷幕注浆的深井巷道底鼓综合控制技术,同时配用自行加工制造的风动底板锚索钻机,有效解决了底板锚索孔施工难题。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深井巷道底鼓,保持巷道长久稳定。
常聚才何礼品
关键词:深井巷道底鼓
金属套管压痕式锚尾承载力及其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金属套管压痕式尾部结构特点及尾部破坏特征,提出新型玻璃钢锚杆尾部承载力计算方法。实验揭示锚杆尾部拉脱失效机理,进而建立其拉脱失效力学模型,采用主应力法推导锚尾拉脱失效最大承载力的解析式,讨论分析尾部结构参数对尾部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套管压痕式锚尾拉脱失效的实质是小直径压痕段扩径过程,所推导尾部拉脱失效最大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锚杆尾部结构参数优化。
李英明马念杰
关键词:承载力
深井巷道围岩滞后注浆加固的合理时间被引量:7
2011年
合理滞后注浆时间的确定是深井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的关键,在分析深井巷道最佳支护时间原理的基础上,以望峰岗矿-817 m水平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及UDEC数值模拟对巷道掘进后围岩变形及裂隙发育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深井巷道围岩滞后注浆加固的合理时间。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应在巷道剧烈变形阶段后的缓慢变形阶段初期,在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相对稳定时,合理时间为巷道掘进后15~20 d。工程实践表明,合理时间的滞后注浆有效地控制了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
常聚才谢广祥
关键词:深井岩巷
锚杆预紧力对煤矿巷道支护效果的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从理论上揭示锚杆预紧力对巷道支护效果的作用机理,针对锚杆支护岩石巷道,建立了分析巷道围岩力学特征的理想弹塑性应变软化模型,获得施加预紧力锚杆支护后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上表明:提高锚杆预紧力对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及改善巷道周边围岩的应力状态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并结合现场实际研究了锚杆预紧力对巷道支护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成果对分析锚固作用机理及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常聚才谢广祥
关键词:岩石巷道锚杆支护预紧力支护效果
采场围岩三维力学特征与冲击地压的联系被引量:2
2013年
阐述了采场围岩三维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分析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综采采场围岩应力壳演化特征与发生冲击地压的联系,认为随开采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改变,采场围岩应力壳的演化及发展为冲击地压的孕育发生创造了力学及能量条件,强调充分认识采场围岩应力壳的演化特征对防治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张向阳
关键词:采场围岩冲击地压动力灾害
深井巷道控制围岩最小变形时空耦合一体化支护被引量:34
2013年
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深井巷道围岩变形、应力及破坏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深井巷道时空演化失稳机理,阐明了允许巷道一定变形的支护方法用于深井巷道时围岩破坏失稳的力学本质.提出了深井巷道控制围岩最小变形支护原理,并研发了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时空耦合一体化支护技术.其核心是突出不同时间、巷道不同部位,强调实施不同强度一体化主动支护,实现巷道支护在时间及空间上的最佳耦合,及时地尽可能把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谢广祥常聚才
关键词:深井巷道
厚松散含水层下重复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厚松散含水层下采煤时,由于含水层可传递上覆表土层的载荷,导致工作面容易产生溃砂、突水事故.为了避免在回采过程中发生溃砂、突水事故,结合朱仙庄煤矿864工作面的实际条件,建立复合隔水关键层的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对厚松散含水层下特厚煤层分别在上分层2.5,3.0,3.5,4.O m综采、下分层6.5,6.O,5.5,5.0 m综放和一次性全厚放顶煤进行开采,确定安全开采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分层为3 m下分层6综放时,裂缝带发育的高度最低、覆岩破坏的最终形态最缓和,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最为安全.
许文松常聚才
关键词:松散含水层隔水关键层数值模拟
偏W型通风系统瓦斯浓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煤矿井下80%的瓦斯需要通过井下通风系统来排放,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矿井的安全或危险程度,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瓦斯矿井中,现有的U型通风工作面风流瓦斯超限严重,实际生产中多通过改变通风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前人对采空区非均质多孔介质气体运移理论的研究,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U型、U+L型和偏W型通风系统的静压力场和瓦斯体积分数场。结果表明:与U型和U+L型通风相比,偏W型通风的静压力场和瓦斯流场发生了很大改变;偏W型通风系统工作面与采空区的压力差比U型小,抑制了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偏W型通风的漏风流由回风巷附近汇聚流出,形成漏风汇,采空区上隅角位置也由原来U型的轨道巷处转移至中间回风巷附近;在相同的瓦斯涌出和供风量下,偏W型通风工作面的风流瓦斯体积分数明显低于U型通风工作面,同时比U+L型工作面管理简单。将偏W型通风系统现场应用于段王矿090702工作面,对工作面瓦斯积聚的治理效果显著。研究表明,采用两边进中间回偏W型通风可以有效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和回风巷瓦斯超限问题。
杨明东李英明张瀚
关键词:矿山安全U型通风数值模拟
厚松散含水层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相似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朱仙庄矿区的地质条件,运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厚松散含水层下特厚煤层一次采全厚综放开采时覆岩破坏及位移特征,得出了覆岩冒落带、裂隙带高度成阶梯跳跃式发展并趋于稳定,确定了其发育高度.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不断扩大,覆岩的各组岩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动下沉,各岩层中最大下沉量基本处于采空区中部上方.揭示了工作面在开挖过程中覆岩的应力分布规律,为采场的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李敬敬常聚才陈阳
关键词:特厚煤层覆岩破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