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20920020490)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孟繁坤丁蕾张海英郑颖徐策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3篇超声
  • 2篇毒性肝炎
  • 2篇性病
  • 2篇性病毒性肝炎
  • 2篇纤维化
  • 2篇纤维化分期
  • 2篇慢性病毒性
  • 2篇慢性病毒性肝...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病
  • 2篇肝病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纤维化分期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超声检查
  • 1篇脂肪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3篇孟繁坤
  • 2篇郑颖
  • 2篇张海英
  • 2篇葛辉玉
  • 2篇徐策
  • 2篇丁蕾
  • 1篇王金锐
  • 1篇张嫄
  • 1篇苗立英
  • 1篇穆晓洁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背离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诊断之间背离的原因。方法693例肝病患者经超声引导肝组织取活检,按病理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S0133例,S1166例,S2150例,S3142例,S4102例,其中按是否含脂肪变性分为脂肪变性组(107例)与非脂肪变性组(586例)。双盲方法,肝穿前或后7d内进行超声常规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纤维化分期超声与病理背离238例,占全部检测病例34.3%(238/693)。脂肪组、非脂肪组之间超声与病理背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主要发生在S1期,脂肪组S1期22例,占同期62.9%(22/35),非脂肪组S1期90例,占同期68.7%(90/131)。肝脂肪变性含量<50%有96例,47例超声与病理背离,占48.9%(47/96);肝细胞脂变含量≥50%有11例,有9例与病理背离,占81.8%,均在S3以下,其中2例S4期肝细胞脂变>70%,超声与病理相符。6例不含脂肪变性病例,超声有S3~S4期表现,病理S0期2例,S1期4例。结论超声判别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不仅受纤维化程度的影响,也与肝纤维化结节类型及是否存在脂肪变性有关。
孟繁坤丁蕾郑颖徐策张海英张嫄穆晓洁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炎慢性脂肪变性
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探讨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病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0)57例,病例组403例(其中S1、S2、S3、S4或肝硬化分别为118例、97例、112例、76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回声形态在各纤维化分期之间的改变,将观察的结果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慢性肝病肝实质形态分为细颗粒、较粗颗粒、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共五个级别。S0、S1期中,多表现为细颗粒、较粗颗粒,S0与S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2、S3、S4期中,分别以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62.9%(61/97)、70.5%(79/112)、69.7%(53/76),S0~S1与S2、S2与S3、S3与S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7.8%(354/403),特异性分别为87.7%(50/57),诊断的正确率为87.8%(404/460)。经Spearman相关分析,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909。结论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孟繁坤丁蕾曲锰郑颖葛辉玉徐策张海英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方法361例慢肝患者根据肝穿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按炎症分为Gl~G4四级。对照组104例为体检健康者。比较慢肝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慢肝不同G/S分期之间脾脏指标的差异。结果慢肝组与对照组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脾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且慢肝组均大于对照组;G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G分期增高而增大;S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与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炎症活动度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炎症程度越重诸数值越大;脾脏厚度与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0.447。结论慢肝患者脾脏增大,脾动静脉内径增宽,脾血流量增多,且随G/S分期增高而增高。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
葛辉玉王金锐苗立英孟繁坤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脾脏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