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86)

作品数:22 被引量:99H指数:8
相关作者:魏兴琥黄金国雷俐陆冠尧李忠云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石漠化
  • 4篇植被
  • 4篇
  • 3篇预警
  • 2篇地形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区
  • 2篇植被退化
  • 2篇溶蚀
  • 2篇极端降水
  • 2篇降水
  • 2篇降雨
  • 2篇峰丛
  • 2篇峰丛洼地
  • 2篇钙离子
  • 2篇M
  • 1篇地貌
  • 1篇地区植被
  • 1篇盐岩

机构

  • 22篇佛山科学技术...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9篇魏兴琥
  • 8篇黄金国
  • 6篇陆冠尧
  • 6篇雷俐
  • 5篇李忠云
  • 5篇李森
  • 5篇梁钊雄
  • 5篇熊彦
  • 4篇关共凑
  • 3篇周红艺
  • 3篇王兮之
  • 3篇李辉霞
  • 2篇李保生
  • 2篇刘占明
  • 2篇徐喜珍
  • 2篇周红艳
  • 1篇严平
  • 1篇张春来
  • 1篇陈同庆
  • 1篇邹学勇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沙漠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热带地理
  • 2篇Meteor...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第十三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及其与降雨截留量和土壤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3年
在粤北石漠化地区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降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特征及其与降雨截留量、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石漠化土地从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变化时,植物群落从草本+藤本+乔灌木→草本→苔藓变化,群落层片从4层→4层→2层→1层变化,平均高度从87.06cm→63.32cm→42.13cm→6.21cm变化,物种减少比例从0%→14%→46%→86%变化,植物优势种从黄连木+苎麻+黄荆+三裂叶野葛→黄连木+青蒿+野菊→五节芒+野古草+牛筋草→苔藓变化,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2.33→2→1.25→0.33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从2.96→2.31→1.94→0.42变化。植被退化特征与降雨和土壤理化性质都呈显著相关性。
陆冠尧魏兴琥李森熊彦雷俐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退化降雨土壤
粤北岩溶峰丛自然坡面与梯田土壤侵蚀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选择广东省英德市岩背镇典型峰丛洼地坡面为调查样地,系统调查自然坡面与梯田不同海拔的岩石裸露率、土层厚度、坡度,并测定其土壤粒度。结果表明:1峰丛洼地自然坡面的岩石裸露率与高程、高程与坡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层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高程之间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岩石裸露率与坡度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梯田由于人为平整,土层厚度与高程的关系规律不明显。2峰丛洼地自然坡面土壤中砂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75.79%,其次是粉粒和黏粒,含量分别为6.73%-22.35%、1.21%-15.44%,随海拔降低细砂粒、粉粒含量有增加趋势,粗砂粒含量有降低趋势;梯田地表土壤中粗粉粒含量最高,分别为29.53%-37.71%,其次是细砂粒、黏粒,含量分别为25.58%-41.66%、14.55%-19.37%,粗砂粒和石砾含量较低,分别低于8.11%和2%。3峰丛洼地地貌的复杂性和岩溶环境的土—石二元结构形成的地表非均质性极大地影响了地表侵蚀与土壤物质搬运过程,地表侵蚀与垂直渗漏共存。4梯田改造了坡面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地表侵蚀的程度,减少了土壤细粒物质的流失,但无法阻止垂直渗漏现象的发生。
魏兴琥徐喜珍雷俐周红艳李忠云
关键词:峰丛洼地土壤侵蚀梯田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被引量:1
2012年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 Method] Through the col- lection of topography,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Guangdong, combined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was analyzed. [ Result] The Karst topography of the ar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Most places were in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n the same period, and abundant precipitation. There was a large area of contiguous distribution of limestone with dissolution area. Vegetations included typical limestone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limestone shrub and grassy slopes in mountain and hill. Limestone vegetation had typical limestone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limestone shrub, limestone hilly mountain grass slope.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LU Guan-yao
关键词:GEOMORPHOLOGYCLIMATESOILVEGETATION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过程及其建模被引量:8
2013年
在粤北石漠化地区选取不同石漠化阶段的样地,运用面上调查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及构建其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粤北石漠化土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演替趋势为(黄连木、苎麻、黄荆、三裂叶野葛)→(黄连木、青蒿、野菊)→(五节芒、野古草、牛筋草)→黄叶凤尾藓,群落层片从4层变为1层,物种减少比例从0→14%→46%→86%,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极显著下降。植被演替退化可以用不同物种关于某种资源的竞争模型来描述,由此建立了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的模型。
陆冠尧李森魏兴琥梁钊雄熊彦黄金国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退化
京津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退耕还林地的植被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选择京津风沙源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大兴安岭南部亚区2004年退耕的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及山杏林和浑善达克沙地亚区2002年退耕的榆树-小叶锦鸡儿、小叶锦鸡儿退耕林及榆树疏林沙地设置监测样地,对植被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南部亚区,退耕后4~7年,榆树-小叶锦鸡儿林总盖度和总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蒿类草地(p<0.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山杏人工林总盖度在前期低于天然胡枝子灌丛,但后期优于对照;山杏人工林总生物量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和2011年显著大于胡枝子灌丛(p<0.05)。榆树-小叶锦鸡儿和山杏人工林及其对照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波状变化,差异不显著。在浑善达克沙地亚区,退耕后6~9年,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的总盖度显著高于小叶锦鸡儿和榆树疏林沙地(p<0.05),但榆树疏林沙地在年际间的变化更稳定,榆树疏林沙地总生物量在2008—2010年间均高于榆树-小叶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但人工林逐年增加的趋势更明显。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和榆树疏林沙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高于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并且都呈波状增加趋势,而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与降雨变化同样的趋势。
魏兴琥雷俐邹学勇严平张春来
关键词:京津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退耕还林植被
粤北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钙离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在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峰林平原选择峰林坡麓灌丛、积水洼地、砂糖橘林、竹林、菜地、稻田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全钙、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菜地、稻田、砂糖橘林和竹林土壤厚度显著大于自然坡麓和积水洼地;2)岩溶积水环境中(积水洼地和稻田)土壤全钙质量分数平均超过59 g/kg;其次为坡麓土壤,平均为20.83 g/kg;人工耕作的砂糖橘林和菜地土壤全钙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3.51和2.76 g/kg,而相邻的非岩溶区土壤的全钙质量分数仅为1.43 g/kg;3)耕地施肥会增加土壤的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菜地和砂糖橘林土壤交换态钙离子、水溶性钙占全钙的比例分别为38.04%、23.08%和1.41%、0.88%,而积水洼地和坡麓灌丛只有7.86%、6.87%和0.25%、0.46%。由于菜地和砂糖橘林的全钙质量分数降低,而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增加会进一步加剧钙元素流失;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钙、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随深度变化呈波状下降趋势,积水洼地与稻田钙随深度的变化远比菜地、砂糖橘林和竹林剧烈;5)土壤厚度、岩石裸露率、坡度相互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钙、交换态钙、水溶性钙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岩石裸露率与交换态钙呈显著负相关,水、土壤厚度、岩石裸露率与坡度共同决定了土壤钙的分布和迁移。
陈同庆魏兴琥关共凑李忠云
关键词:岩溶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
不同pH值水溶液对石灰岩溶蚀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选择含云灰岩和云灰岩两种石灰岩样片,采用不同pH值水溶液和不同浸泡时间研究其对溶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30h的短时间尺度,pH值为6.0和3.0时均会增加含云灰岩的溶蚀量,而云灰岩在pH值为6.0的微酸环境中溶蚀量增加,在自然石灰岩环境中的积水(pH值为7.7)中溶蚀量会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稳定增加;2)在1~30d的长时间尺度,含云灰岩和云灰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蚀量显现出波状减少的趋势。在pH值为3.0溶液中两种石灰岩溶蚀样片的溶蚀量在1~5d都远大于其他溶液,含云灰岩和云灰岩在浸泡1、5d的溶蚀量分别是pH值为7.7溶液中溶蚀量的106、11.4和30.5、47.4倍。pH值为6.0的微酸溶液在溶蚀1~5d内也能增加云灰岩的溶蚀量。两种石灰岩样片在浸泡10d后溶蚀量都大幅降低,最终出现沉积现象;3)含云灰岩在由小到大6个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蚀速率分别是0.139、0.042、0.029、0.015、0.013和0.005mm/(cm2.a)。在溶蚀初期1~5d的时间里,pH值降低会使含云灰岩溶蚀速率成倍增加,云灰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蚀速率除pH值为6.0和7.0的增加外,其他与含云灰岩的趋势一致,10d后所有溶液的溶蚀速率迅速减少并接近一致。云灰岩在pH值为3.0、6.0、4.0、5.0、7.0、7.7溶液中的最大溶蚀速率分别是0.196、0.114、0.062、0.026、0.059和0.006mm/(cm2.a)。在相同pH值与相同的溶蚀时间下,云灰岩的溶蚀速率大于含云灰岩。
魏兴琥马婷婷王杰叶海甄
关键词:PH溶蚀
韶关市极端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韶关地区8个气象站3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了韶关8个极端降水指标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韶关市极端降水指标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
刘占明魏兴琥陈子燊陈敏婷江学顶
关键词:极端降水
粤北岩溶山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石漠化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织,历来是广东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也是广东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文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黄金国黄伟雄魏兴琥石薇陆冠尧
关键词:扶贫开发
粤北石漠化地区水文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在粤北石漠化地区选取不同石漠化阶段样地,进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粤北石漠化地区水文过程。结果表明: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地表植物对雨水最大截留量不断下降,其中以重度→极重度阶段降幅最大,达6倍多。土壤持水量在重度→极重度石漠化阶段发生转折。地表径流在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地上具有相同特征,但在与轻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中差异明显。当雨强为30~50 mm/h时,产流35 min内总径流量以中度石漠化样地最高;当雨强为51~60 mm/h时,以极重度石漠化样地最高;而当雨强为61~70 mm/h时,则以重度石漠化样地最高。在各石漠化阶段样地上以雨强35 mm/h进行人工模拟降雨60 min,有0.6%~2.71%雨水被植被及枯落物截留;2%~53.31%雨水被土壤吸收;2.18%~7.37%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41.8%~93.41%雨水渗漏形成地下水。
陆冠尧李森魏兴琥梁钊雄熊彦黄金国
关键词:石漠化水文过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