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森林培育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200608)

作品数:13 被引量:231H指数:8
相关作者:江洪余树全马元丹郭培培窦荣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林学院阿尔伯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森林培育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凋落
  • 7篇凋落物
  • 5篇凋落物分解
  • 5篇亚热带
  • 3篇植物
  • 3篇酸雨
  • 3篇中亚热带
  • 2篇凋落叶
  • 2篇遥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全球变化
  • 2篇模拟酸雨
  • 2篇UV-B辐射
  • 1篇氮沉降
  • 1篇对植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循环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11篇浙江林学院
  • 2篇阿尔伯塔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13篇江洪
  • 11篇余树全
  • 7篇马元丹
  • 6篇窦荣鹏
  • 6篇郭培培
  • 5篇宋新章
  • 3篇王彬
  • 3篇周国模
  • 1篇张慧玲
  • 1篇宋晓东
  • 1篇姚明桃
  • 1篇由美娜
  • 1篇胡莉
  • 1篇何伟静
  • 1篇洪江华
  • 1篇陈健
  • 1篇李巍
  • 1篇曾波
  • 1篇原焕英
  • 1篇张小川

传媒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V-B辐射变化对植物影响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关于UV-B辐射变化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突破。该研究主要综述了UV-B变化对植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不同方面对紫外光UV-B变化的响应以及UV-B与其他胁迫共同作用对植物的影响,同时展望了UV-B变化对植物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等问题中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探究的问题。
胡莉江洪
关键词:UV-B辐射植物生态系统
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凋落物分解试验被引量:39
2009年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得最慢,年分解速率为0.51;木荷和香樟居中,分别为0.55和0.61;小叶青冈栎和乐昌含笑分解得最快,分别为0.89和1.12.沿着植被顺向演替的梯度,凋落物分解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分解速率同凋落物的初始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同C/N比值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凋落物的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
宋新章江洪余树全马元丹周国模窦荣鹏郭培培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演替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
高光谱遥感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0年
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洪霞江洪余树全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精准农业
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叶凋落物在中亚热带的分解特性被引量:20
2009年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椤)、裸子植物(苏铁、水杉、杉木和马尾松)、双子叶植物(木荷和青冈)及单子叶植物(毛竹)。每隔一个月取样,每种凋落物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凋落物基质的氮(N)、木质素(Lignin)含量及Lignin/N比值与分解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起源时间越晚的植物凋落物的基质N含量越高,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Lignin含量和Lignin/N比值的趋势一致,均为起源时间越晚而值越低,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25~0.63之间,表现出毛竹>青冈>木荷>水杉>马尾松>杉木>苏铁>桫椤>芒萁的趋势。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植物凋落物分解的进化趋势是由分解缓慢逐渐演变为分解较快。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窦荣鹏郭培培王彬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中亚热带
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通过在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叶凋落物分解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揭示酸雨胁迫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规律。利用网袋法进行试验,共设计有3个区组: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重度酸雨胁迫(pH2.5)。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3种亚热带树种凋落叶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常会减慢凋落分解的速率。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2.5)三个处理对分解系数的影响,马尾松的分别为:0.49、0.34、0.25;木荷的分别为:0.70、0.34、0.32;青冈的分别为:0.64、0.23、0.21;酸雨对马尾松、木荷、青冈叶的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影响的大小为:pH(2.5)>pH(4.0)>pH(5.6)。中度酸雨处理(pH4.0)和重度酸雨处理(pH2.5)影响叶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推迟了:马尾松2.697a、5.869a;木荷4.531a、5.082a;青冈8.344a、9.584a。
洪江华江洪马元丹余树全李巍窦荣鹏郭培培曾波
关键词:酸雨凋落物分解亚热带
辐射胁迫与植物的生理生态响应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辐射胁迫影响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光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讨论了辐射胁迫影响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和生化等特征的响应,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应加强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姚明桃江洪余树全
关键词:全球变化光合生理
热带尖峰岭和亚热带千岛湖六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选取亚热带6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苏铁(Cycas revoluta)的凋落物,在亚热带的千岛湖和热带的尖峰岭进行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气候带下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两样地的年均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差异,年均温差达3.0℃。结果表明:两个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顺序为:毛竹﹥木荷﹥青冈﹥马尾松﹥水杉﹥苏铁,尖峰岭样地6个树种95%分解所需的时间集中在3.22-8.81a,千岛湖样地95%分解所需的时间为4.61-14.27a。6种凋落物叶的分解速率尖峰岭显著大于千岛湖(P<0.05)。用尖峰岭的气候条件来模拟千岛湖气候变暖后的状况,凋落物分解的分解速率将提高43.08%-95.65%,凋落物的95%分解时间将缩短30.15%-48.85%。凋落物分解的表观Q10在3.30-9.35之间。在千岛湖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k值)与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尖峰岭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基质质量的各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氮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中亚热带地区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和失重的良好指标,在热带地区气候因子对凋落物分解的控制作用较强于凋落物初始基质质量的控制作用。
窦荣鹏江洪余树全马元丹郭培培宋新章
关键词:凋落物中亚热带热带全球变化
利用遥感监测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研究酸雨对浙江地区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利用1999~2004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及相对应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浙江省植被空间分布图,计算了不同酸雨梯度分布区域内降水pH值与植被NDVI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在城市附近尤其明显。通过不同酸雨梯度的NDVI年均值比较,pH值越低区域,NDVI值越低,植被受害越严重。不同酸雨梯度pH值与NDVI值随季节变化呈正相关,并且秋冬两季更显著。建立了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经济林、阔叶林、疏林地以及灌木林6种植被类型的NDVI与酸雨pH值之间的反演关系,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可用于监测大尺度酸雨对植被的影响。灌木林和阔叶林NDVI值对酸雨的危害反应最敏感,其次是毛竹林和杉木林,而马尾松林和疏林地对酸雨的危害反应相对不十分敏感。浙江省酸雨在杭州、宁波、嵊州、台州、温州以及衢州盆地为中心的地区呈现pH低值区,西南部的龙泉,庆元、云和等县市污染相对较轻。
王彬江洪宋晓东余树全陈健
关键词:NDVI遥感酸雨植被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2
2009年
从土壤碳含量的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综述了N沉降胁迫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方式和过程,分析了目前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细根生物量、土壤呼吸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但由于N沉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作用过程,N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总效应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由美娜江洪余树全
关键词:土壤碳库N沉降凋落物细根土壤呼吸
模拟酸雨对毛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2006年9月开始,采用分解袋法,在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浙江省临安市,模拟研究了酸雨对毛竹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实验设置中度(pH4.0)和重度(pH2.5)酸雨胁迫处理和对照实验(pH5.6),每种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酸雨胁迫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毛竹的分解速率随酸雨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减小。毛竹凋落物在对照组中分解速率最高(0.69),其次是在中度酸雨胁迫下的分解速率(0.57),而重度酸雨胁迫下分解速率最低(0.33)。在重度和中度酸雨胁迫下以及对照处理中,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为9.08 a,5.26 a和4.34 a。随着酸雨胁迫强度的增强,毛竹凋落物分解速率对酸雨胁迫的响应表现越敏感。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周国模窦荣鹏郭培培王彬宋新章
关键词:酸雨毛竹凋落物分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