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WW013)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升远徐雄彬陈春萍徐冰李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伪满皇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文化
  • 4篇政治
  • 4篇文化人
  • 4篇化人
  • 3篇心态
  • 3篇事变
  • 3篇文化心态
  • 2篇日语
  • 2篇日语教育
  • 2篇侵略
  • 2篇教育
  • 2篇九一八事变
  • 2篇教科书
  • 2篇朝鲜族
  • 1篇大正时期
  • 1篇演进
  • 1篇遗忘
  • 1篇隐喻
  • 1篇俞平伯
  • 1篇战时

机构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伪满皇宫博物...

作者

  • 8篇王升远
  • 2篇徐雄彬
  • 1篇徐冰
  • 1篇陈春萍
  • 1篇李炜

传媒

  • 3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日语学习与研...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东北亚外语研...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宴的政治与“大东亚的黎明”——1938年佐藤春夫的北京之行被引量:3
2014年
1938年,佐藤春夫作为《文艺春秋》特派员的北京之行具有政治意味。佐藤一行与周作人、钱稻孙等留京知识分子的晚宴意在"催化"已有些微事伪倾向的"亲日派",却因周、钱等的"政治沉默"而感到"惨不尽欢";然而三四年后,佐藤与保田与重郎对北京的晚宴反复忆及,乃是投机时局、相机而变的"意义追加"。佐藤到卢沟桥踏访战迹,在桥畔所作的诗歌中,他将战争责任推向中国方面,并认为日本代表了东方未来的希望,"大东亚"前景壮丽。关于在北京见到的中国女性,佐藤或对留日新女性以"流氓腔"做低俗猥谈,或对幼娼流露出居高临下的"伪善",在战争语境下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操守与良知。关于侵华时期日本作家的在华活动、中国题材创作乃至其战争责任,中国学者应"拒绝遗忘",且有必要做更为深入、扎实的考证与研究,而不应取张承志式的为加害国之尊者讳的学术立场。
王升远
关键词:战争责任
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被引量:3
2013年
在日本文化视域中,北京的形象由虚而实、由无足轻重而变得举足轻重始于明治时期。明治时期来北京的日本文化人,既在那里"一叶知秋"地探察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态势与走向,更试图从中发现对中国"一剑封喉"的现实方策。深受汉文化浸染的汉学者的北京之行多充溢感伤情调。这种失落源于以帝都萧索破落的景观为表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孔教在近代中国的失效以及"礼仪之邦"国民的鄙俗化堕落等等。带着北京之行获得的高度文化自信和"彼消此长"的自得,为实现对华文化侵略,他们开始了理论及实践层面的谋划与探索。文化侵略之外,领土、经济利益等层面的诉求使日本对华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中,福泽谕吉等重要文化人剑指北京的"扼喉"之论,对战事的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甲午战后,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走上了与西方列强联手侵华的道路,近代北京也因此被强制地染上了"世界色彩",并因其具"咽喉"意义,遂成为列强在华利益争衡的枢纽。《辛丑条约》中有关列强在京驻兵等条款以及作为治外法权地"国中国"的东交民巷,都使中国的主权与民族尊严遭遇极大的挑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难以抹灭的国耻,也极大地左右了大正、昭和时期来京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书写。
王升远
关键词:明治时期文化人文化侵略
论明治末期(1903—1912)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被引量:2
2015年
明治初期古典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修养依然被基础教育界重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冲淡了古典中国在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比重,以宣扬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旨归的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对古典中国的尊敬和对现实中国的轻蔑相叠加构成了明治日本人之中国认识的特点。这一倾向不仅存在于思想界,更作为一种时代印迹呈现在日本的小学教科书中,并作为一种根植于幼小心灵中的"思想"塑造了青少年对中日文化价值的认识。小学教科书中对日本两次对外大战的高调宣扬,实际上是向青少年灌输个人英雄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扬作为世界强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直接塑造了日本少年的中国观和战争观,为大正、昭和时期日本对华步步紧逼、最终全面侵华埋下了伏笔,遗毒甚剧。
张卓识徐冰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的日语教育——以教科书中的天皇制教育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出于殖民统治需要,以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实施了以日语教育为重点的奴化教育,其核心是天皇制教育。本文以该地区朝鲜族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天皇制教育为例,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推行的日语教育的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时的日语教科书中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到四分之一,而天皇制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却占到了三分之一,篇幅最多。天皇制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历史神话教育、地理教育等方面。这个时期日本实施天皇制教育的本质是同化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使朝鲜族青少年了解天皇,忠诚于天皇,成为"日本国民",支持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通过分析最后得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如:编写教科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日本右翼否认殖民教育历史的问题中韩两国应该联手应对;我国应警惕日本的文化"输出"问题等。
徐雄彬王升远
关键词:日语教育小学教科书
天津旅行与“支那趣味”——论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的文学表现与文化立场被引量:1
2014年
谷崎润一郎与芥川龙之介同是日本大正时期颇具"支那趣味"的代表性作家,曾先后来到中国旅行。如果以谷崎和芥川的天津旅行为切入点对他们的文学表现与文化立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二人的"支那趣味"具有显著差异。在实际的中国之旅中谷崎一直在创造"支那趣味",芥川一直在验证"支那趣味";谷崎的"支那趣味"与"西洋崇拜"属于并存互动关系,并拥有一份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的从容,而芥川的"支那趣味"排斥一切西方元素,坚守心中的那份东方情结。
李炜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的奴化教育——以日语教育为中心被引量:5
2015年
20世纪初日本吞并朝鲜以后,为了统治和利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以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取缔了朝鲜族的民族教育,并对朝鲜族实施了奴化教育。本文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朝鲜族实施的奴化教育的特点及其毒害性。经研究发现,因朝鲜族的抗日意识较强,日本对朝鲜族仅仅实施了小学教育,并没有设立中学及其以上学校。实施奴化教育的重点是推行日语教育。同时期日本在我国其他民族学校也实施过奴化教育,但朝鲜族学校所受的毒害最深。在中国东北,朝鲜族学校是唯一将日语变为所谓"国语"的学校,其课时量在整个课时量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且日本对朝鲜族学生软硬兼施,实施奴化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韩国也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实施奴化教育的受害者,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联手共同应对,其意义并不限于殖民教育历史问题本身,对于遏制日本在现实问题上的右倾趋势也有重要意义。
徐雄彬王升远
关键词:日语教育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日本论”?被引量:2
2013年
《宇宙风》曾是汇聚了“三老”“三堂”、蔡元培、俞平伯、胡适、柳亚子等中国知识界的巨擘重镇,“所跨越的年代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观察中国文化人在该时期的对日情感、日本认识轨迹的时空”,这些都是徐冰先生选择以该杂志为切口考察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化人日本观的重要依据。
王升远
关键词:中国知识界本论文化人俞平伯柳亚子日本观
从“补偿论”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浅议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理论演进被引量:2
2015年
几百年来,日本从其自身生存需要出发,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觊觎和侵略,并用理论为其侵略行为提供支持。幕末时期,吉田松阴即提出补偿论,19世纪末,吉田松阴的弟子木户孝允、山下有朋等又提出了满蒙为日本的"利益线";九一八事变前,"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这一论调又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指导思想。这些理论一脉相承,与之相伴的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实践。
陈春萍
关键词:生命线侵略九一八事变
昭和初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被引量:5
2016年
昭和初期,随着中日对立、对抗的日益加剧及至日本对华全面侵略战争的爆发,作为域外题材资源的"北京"也在日本文化人笔下经历着由"抗日之都"、"和平之都"到"兴亚首都"、"大东亚建设基地"的形象转变。日本文化人以北京为舞台的活动,以北京为题材/背景的言论与文学创作,推动了军国主义政权与大众民族主义之间的恶性互动。同时应该认识到,尽管这一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日本文化人的中国观、战争观的阴晴冷暖,但以北京为外来思想资源的日本文学、思想表达并未完全被政治史、战争史切割。一方面,以横光利一为代表的一派所继承的福泽谕吉以降的"文化蔑华"思维并未因政治领域"大东亚话语"的提出而消失,且至今依然是日本对华认识的主流;另一方面,在战争炮火中,以仓石武四郎、松本龟次郎为代表的一派所继承的鹤见祐辅等前辈们理性、友善而富于良知的中国认识,尽管势力弱小却作为一条潜流绵延至今,成为中日关系"绝望中之希望"。
王升远
关键词:文化心态
身份认同与战时文化、政情隐喻——佐藤春夫“时局小说”《北京》论被引量:2
2016年
佐藤春夫的中篇小说《北京》是典型的国策文学。主人公、留日医学士蒲氏因中日两国间"力的冲突"而废除了与日本女性的婚约,但回到北京后却与此女隐秘交往,这一设定暗示了战争无法阻断的、"亚细亚之子"宿命式的命运交汇。战争中,因在爱中国与爱日本之间左右两难,蒲氏拒绝效力伪政权,而选择以政治上的"去身份化"、中立无为和行动上的"无害化"、有所作为来报效两国,这实则是佐藤为沦陷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的周作人式的"爱国选项"。战时语境下,蒲氏家族结构的国际色彩及其内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的杂糅、互动,一方面隐喻了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化对比中将日本人、日本文化置于崇高地位,为日本侵华制造合理性、美化日本侵华罪恶的同时,又以对欧洲列强火烧圆明园的批判等,为"大东亚共荣"话语提供了逻辑支撑。
王升远
关键词:《北京》身份认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