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2013ZD35)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重军黄孝肖吴伟祥李月寒沈耀良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厌氧
  • 3篇厌氧氨氧化
  • 3篇氨氧化
  • 2篇脱氮
  • 1篇厌氧氨氧化菌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 1篇氧化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源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折流板反应器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碳源

机构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陈重军
  • 2篇吴伟祥
  • 2篇黄孝肖
  • 1篇王翻翻
  • 1篇张海芹
  • 1篇沈耀良
  • 1篇李月寒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Anammox菌富集规律和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Anammox菌的富集规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技术,对未添加填料、添加多面空心球以及添加竹炭的3个UASB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中Anammox菌的增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nammox菌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均随着启动时间呈逐渐递增趋势,在稳定运行阶段的第123天,无填料、多面空心球和竹炭反应器中Anammox菌分别占总细菌的23.3%、32.6%和43.7%,单位VSS污泥中Anammox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分别为(25.64±2.76)×107、(47.12±2.76)×107和(577.99±27.25)×107拷贝数g–1 VSS。竹炭反应器中Anammox菌最大生长率和最短倍增时间分别为0.064 d?1和10.8 d,最大生长率分别是无填料和多面空心球反应器的1.78倍和1.88倍。因此,填料添加特别是竹炭的添加可极大地促进Anammox菌的选择性生长和繁殖。FISH和q-PCR分析技术均适用于Anammox菌的富集规律研究,但因其检测目标存在差异,造成两者表征结果有所不同。
陈重军朱为静黄孝肖吴伟祥
关键词:填料厌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菌荧光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
不同接种污泥ABR厌氧氨氧化的启动特征被引量:20
2015年
采用两套相同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分别接种厌氧絮状/颗粒污泥的混合污泥(R1)以及厌氧絮状污泥(R2).采用人工配水配制NH+4-N、NO-2-N负荷54.5~68.0 g·(m3·d)-1,在温度30~35℃,HRT为26 h,p H值7.5±0.5条件下,经过120 d、125 d分别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两个反应器在氮素去除规律上基本相似,均经历了菌体水解期、活性停滞期、活性提高期和稳定运行期等4个阶段.在稳定运行期间,R1、R2反应器中NH+4-N、NO-2-N的平均去除率都高达90%以上,且NH+4-N、NO-2-N的平均去除负荷为57.3~67.9 g·(m3·d)-1,R1在NH+4-N的去除负荷上略高于R2.值得一提的是,90%以上的氮素都在ABR反应器的第一格室被去除.同时,随着水流的方向,污泥的颜色逐渐由少量红棕色、黄褐色向黑色转变,这与氮素去除规律一致.由此表明,接种污泥的不同并未造成A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特征有明显差异.
张海芹王翻翻李月寒陈重军沈耀良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脱氮
有机碳源下废水厌氧氨氧化同步脱氮除碳被引量:6
2014年
为明确有机碳源胁迫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碳规律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采用成功启动的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通过逐步提升进水有机负荷,探究有机碳源下废水厌氧氨氧化同步脱氮除碳。研究表明,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从172 mg/L升至620 mg/L,反应器维持较高的脱氮效率,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并对COD具有平均56.6%的去除率,高浓度COD未对Anammox菌活性构成显著抑制作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和割胶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曲挠菌门Chloroflexi以及绿菌门Chlorobi等微生物共存于同一反应体系中,推测反应器内存在复杂的脱氮除碳途径。而且,代表厌氧氨氧化的部分浮霉菌门微生物能耐受高浓度有机碳源,在高有机负荷下依旧发挥着高效的脱氮作用,为反应器高效脱氮提供了保障。
陈重军朱为静黄孝肖吴伟祥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有机碳源脱氮除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