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74)

作品数:17 被引量:197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强赵晓彦王玉平朱宝龙陈炜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边坡
  • 4篇离心模型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
  • 3篇软粘土
  • 3篇注浆
  • 3篇离心模型试验
  • 3篇模型试验
  • 3篇边坡稳定
  • 3篇边坡稳定性
  • 2篇扫描电镜
  • 2篇土质边坡
  • 2篇能谱
  • 2篇劈裂注浆
  • 2篇稳定性
  • 2篇滑坡
  • 2篇加固效果
  • 2篇饱和软粘土
  • 1篇单桩
  • 1篇单桩竖向

机构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铁二院工程...
  • 3篇宜宾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作者

  • 9篇陈强
  • 6篇赵晓彦
  • 5篇朱宝龙
  • 5篇王玉平
  • 3篇陈炜韬
  • 3篇熊自英
  • 2篇曾志强
  • 2篇马青杰
  • 2篇曹平
  • 2篇蒋楚生
  • 2篇刘世东
  • 1篇魏永幸
  • 1篇薛新华
  • 1篇梁瑶
  • 1篇刘涌江
  • 1篇胡厚田
  • 1篇张京伍
  • 1篇白志勇
  • 1篇黄金河
  • 1篇潘树林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中国南方花岗岩及其类土质分布广泛。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越来越多,有的类土质边坡高度超过80 m。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如何?采用什么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没有定论。在边坡设计中工程师多凭经验。在详细调查已有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的基础上,从稳定性的角度划分了我国南方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的结构类型,研究了类土质边坡岩体滑动的力学模型及参数选择,对汕揭高速公路k53+760~k54+022类土质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胡厚田王安福刘涌江赵晓彦
关键词:稳定性
滑坡含水量对注浆钢管微型桩加固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从坡顶位移、坡面水平位移及坡内位移的角度,分析在相同加固条件下坡体位移变形的特征,研究了坡体失效变形模式。试验研究表明:注浆钢管微型桩能有效地控制边坡土体的位移和坡体内裂缝;加固后的边坡滑动面深度将发生下移,从而阻止滑坡的形成;相同加固条件下的边坡含水量对加固效果起控制作用,即当含水量超过一定值后注浆钢管微型桩加固失效;注浆微型桩加固土质边坡失效时,整体上滑动面呈圆弧形,并从坡脚的平台中部剪出。
陈强陈炜韬马青杰
关键词:道路工程离心模型试验注浆滑坡
基于模糊控制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为合理、准确地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借助模糊神经网络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建立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了训练预测,并与常规的减法聚类算法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可行有效的,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薛新华魏永幸赵晓彦
关键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模拟退火算法模糊神经网络
饱和粘性土劈裂注浆加固室内试验被引量:8
2010年
以四川省绵阳地区的饱和软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软粘土的能谱分析试验分析了该土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组成,探讨了软粘土劈裂注浆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得到注浆压力与注浆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扫描电镜图和加固前后物理参数的对比表明劈裂注浆加固软土效果显著。
王玉平朱宝龙陈强
关键词:饱和软粘土劈裂注浆能谱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被引量:82
2012年
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图解法、极限平衡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复合法等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新方法、新理论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软件的应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发展方向。
王玉平曾志强潘树林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
框架锚固类土质边坡预应力传递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将框架梁视为刚性梁,从而将锚索集中力转化为加在坡面上的矩形分布力,根据类土质边坡的工程特性,将边坡土体视为弹性体,推导了框架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坡体内任一点的预应力传递系数计算方法,得出了锚固预应力自坡面向坡体内的传递规律,并以G323改造工程某实际边坡为原型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预应力在坡体内不同位置处引起的土压力变化,间接得出预应力自坡面向坡体内的传递规律,离心模型试验得出的预应力传递规律与理论推导得出规律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在分布力作用下,类土质边坡岩土体的塑性形变相对于集中力作用时减小很多,坡体更多表现为弹性体,预应力分布系数受预应力大小的影响减小。相对于无框架单锚,框架预应力锚索措施中,锚索引起的高压应力得以很好的分散,压力分布系数由0.90左右降到了0.40左右,压应力集中程度减小约56%,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边坡浅层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了预应力损失,有效地提高了锚固效果,锚间距可由单锚的3.2 m增大为4.2 m左右。
赵晓彦熊自英
关键词:类土质边坡
基于突变理论的土质边坡非线性演化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突变理论对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从系统能量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边坡土体的成层性、应变软化特性和水致弱化性质而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突变分析表明,系统内部多重参数(如应变软化程度mi、含水量iξ、剪切刚度比k、位移峰值强度ui)综合决定系统状态的控制变量a,b,并且内部参数受各外部激励因素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边坡的孕育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同时,详细论述了3种典型边坡(稳定型边坡、外部因素持续作用下同步失稳的边坡和滞后失稳型边坡)的演化路径。
曹平朱宝龙陈强
关键词:尖点突变
基于滑坡推力法的边坡稳定性计算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宜宾地区某工程滑坡,在介绍滑坡推力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3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并对滑坡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为滑坡治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工程实例表明,利用滑坡推力法进行滑坡治理设计方便.
王玉平曾志强
关键词:反演分析稳定性安全系数
厦门海底隧道类土质围岩水土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厦门海底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类土质围岩在水中的崩解情况,分析了崩解量与时间的关系,讨论了土样的均匀性、密实程度对崩解的影响;从水土作用方面分析了隧道掌子面局部失稳的原因。研究成果表明:土样的崩解与土体颗粒组成、密实程度有关,颗粒细且均匀、密实的土样崩解曲线呈3个阶段;不均匀或较松散的土样在17min内崩解基本完成,均匀致密的类土质围岩遇水发生完全崩解的时间较长,最长可达3h以上;水对围岩的软化及崩解作用,将降低围岩的稳定性及自支撑能力,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排水工作并及时支护。
陈强陈炜韬
关键词:海底隧道水土作用崩解
注浆钢管微型桩加固滑坡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为探讨注浆钢管微型桩对滑坡的加固机理,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从坡顶位移、坡面位移及坡内部位移分析了注浆钢管微型桩对滑坡的控制效果,并讨论了钢管微型桩的受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注浆钢管微型桩能有效地控制边坡土体位移,阻止滑坡的产生,防止圆弧型滑裂带的形成,仅坡体表面局部浅层形成裂纹;前桩所受的最大土压力约为后桩的13.3%,表明后桩承受较大的滑坡推力;加固过程中,前桩的弯矩曲线由反S型逐渐变为S型,而后桩的弯矩曲线一直呈S型.
陈强陈炜韬刘世东马青杰
关键词:离心模型试验滑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