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5B02)

作品数:33 被引量:308H指数:12
相关作者:阮玉华秦光明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昌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吸毒
  • 20篇吸毒人群
  • 20篇静脉吸毒
  • 18篇静脉吸毒人群
  • 12篇病毒
  • 11篇艾滋病
  • 8篇队列研究
  • 7篇艾滋病病毒
  • 6篇免疫缺陷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性行为
  • 5篇前瞻性队列
  • 5篇前瞻性队列研...
  • 5篇注射器具
  • 5篇共用注射器
  • 5篇共用注射器具
  • 5篇HIV
  • 5篇HIV感染
  • 4篇彝族人群

机构

  • 30篇中国疾病预防...
  • 25篇四川省疾病预...
  • 20篇西昌市皮肤病...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凉山彝族自治...
  • 3篇武汉生物制品...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郑州防空兵学...

作者

  • 27篇阮玉华
  • 25篇秦光明
  • 20篇刘石柱
  • 20篇何益新
  • 17篇陈康林
  • 16篇周枫
  • 7篇邢辉
  • 7篇洪坤学
  • 7篇张莉
  • 6篇滕涛
  • 6篇刘刚
  • 5篇尹潞
  • 5篇郝沁宁
  • 3篇陈健平
  • 3篇王云霞
  • 3篇朱家鸿
  • 3篇鲁晓知
  • 3篇孙乔
  • 3篇朱国平
  • 3篇杨正宁

传媒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药物滥用...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工程数学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16篇2004
  • 5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社区为基础的女性静脉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及性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女性静脉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女性静脉吸毒人群 ,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6 6名女性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 39人 ( 5 9 1% ) ,19人 ( 2 8 8% )首次静脉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 2 4人 ( 36 4 % ) ,近 3个月共用过非直接注射器具的 14人 ( 2 1 2 % )。近 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 39人 ( 5 9 1% ) ,近 6个月有新性伙伴的 36人 ( 5 4 5 % ) ,近 6个月与非主要性伙伴的性交频率每周≥ 1次的 33人 ( 5 0 0 % )。近 1个月与主要和非主要性伙伴每次性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 9 7% ( 3/ 31)和2 8 6 % ( 10 / 35 )。
何益新阮玉华滕涛郝沁宁秦光明巫俊林朱国平陈康林刘石柱周枫邵一鸣
关键词:女性静脉吸毒吸毒行为性行为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基因序列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DNA序列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建立排除污染、进行序列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950份HIV 1样品DNA基因序列结果的分析,查找序列读取及序列分析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可能导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 在使用各种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时,两样本之间的基因距离为 0;两样本所测区段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或相差甚微;样本与实验室内所构建的克隆株之间的基因距离过近,同源性达到 99%以上;两个独立传播的群体之间个别样本的互混等指标均提示存在污染的可能。结论 构建基因进化树和将样本的核苷酸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后构建共享序列,是一种很好的发现序列质量问题、进行序列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琪邢辉黄海龙魏民洪坤学马鹏飞梁浩张卓然邵一鸣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克隆株HIV-1DNA序列分析基因进化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方法于2002年11月筛选和招募静脉吸毒人群队列376人,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和吸毒行为特征.队列随访时间为1年,计算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对死亡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队列随访1年中,死亡28人,死亡率为77.32/1000人年(95%CI:48.68~105.95),标准化死亡比为47.62(95%CI:31.63~68.71).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占全部死因的64.3%(18/2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死亡(包括全部死因)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但发现社会人口学因素中的单身和吸毒行为中的吸毒年限(≥9年)两个变量与吸毒过量死亡有统计学关联(P<0.05),其危险比分别是4.51(95%CI:1.03~19.67)和2.77(95%CI:1.10~7.00).结论吸毒过量致死是凉山州静脉吸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吸毒过量死亡有关的因素以及干预对策.
张莉阮玉华姜正清杨正宁刘石柱周枫何益新尹潞秦光明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群死因社会人口学前瞻性队列研究
吸毒人群队列研究参加者联系信息真实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 ,通过 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的真实情况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 2 0 0 3年 5~ 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 6个月随访中 ,使用设计好的调查表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 333名队列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 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 73 3%。 2 8 5 %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 ,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情况。影响联系信息真实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 (4 4 2 % )明显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 (84 9% ) ,在调整了人口学和高危行为因素等变量后 ,发现联系信息真实性与随访保持率有关。结论 需进一步调查队列研究中的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关系信息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周枫郝沁宁阮玉华朱国平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队列研究随访个人联系信息
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其行为特征调查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行为特征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戒毒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提供数据。方法:以社区为基础招募了379名静脉吸毒人员,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药物滥用的种类、吸毒方式和频率,口吸和静脉吸毒时间,共用注射器具情况等。结果: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1.3%(43/379)。379名被调查者全部为海洛因滥用者,其中247人(65.2%)单独使用过海洛因,297人(78.4%)混合注射过海洛因与安定,滥用过的其他药物有安定(8.2%)和鸦片(1.3%)。300人(79.2%)每天静脉注射吸毒一次及以上;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为247人(65.2%),87人(35.2%)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初次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2.37岁和25.35岁,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41年和3.42年。结论:加强青少年、吸毒人员关于毒品危害和拒绝毒品的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开展美沙酮或丁丙诺啡口服治疗海洛因依赖者,降低静脉注射吸毒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何益新滕涛阮玉华周枫刘石柱刘刚秦光明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药物滥用艾滋病病毒海洛因依赖
吸毒人群队列本底的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因素与保持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队列保持人群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以及HIV血清阳转率。方法 于 2 0 0 2 - 11,在四川省凉山地区从社区招募了HIV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 333人。分析队列本底的静脉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特征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 ,以及在队列第 1次 6个月随访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来估算HIV血清阳转率。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队列半年的HIV血清阳转率为 4 0 4× 10 - 2 /人年 (95 %CI:0 5 0~ 7 5 9)和保持率为 74 8% (2 4 9/333)。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别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民族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OR值为 0 4 8(95 %CI:0 2 9~ 0 80 )。结论 本研究队列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阳转率高 ;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低。
陈显煌姜正清阮玉华刘刚秦光明张亚峰刘石柱何益新周枫尹潞张莉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高危行为
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应用PCR-SSP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吾尔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1981)、B*15(0.1368)、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0.0189)、B*44(0.0142)、B*18(0.0094)、B*57(0.0047)和B*78(0.0047),总体基因频率分布介于南北汉族之间。在维吾尔族样品中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35(0.1136)和B*51(0.1136),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1(0.0045)、B*56(0.0045)和B*78(0.0091),B*08、B*35、B*50等“高加索人”起源的HLA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分布频率高于国内其他民族,与高加索人种的数值相当。经χ2检验,两个民族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经遗传分析,四川彝族群体HLA-B基因座杂合度(H)、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EP)分别为0.8977、0.9661和0.8009;维吾尔族群体的H、DP和EP分别为0.9372、0.9857和0.8732。获得了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数据,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及疾病关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许铭炎洪坤学马军邓小玲李军彭虹阮玉华秦光明张远志邢辉徐小虎邵一鸣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多态性PCR-SSP
四川省现场静脉吸毒人群队列招募和保持方法初步报道
2004年
由于艾滋病病毒(HIV)高危人群是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隐蔽性和流动性很大,针对这些群体开展的队列招募和随访会遇到比一般人群更多的困难,而失访者在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指标上可能与保持在队列中的研究对象存在差异.因此,探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招募和保持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阮玉华冯宗亮滕涛周枫何益新刘石柱张莉王云霞秦光明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招募静脉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队列
我国HIV-1主要流行株外膜蛋白(env)基因V3~V4区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 研究我国HIV 1主要流行毒株亚型的envV3~V4区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nested PCR对 1 57份获自我国 1 2个省份的HIV 1毒株env区序列进行扩增 ,并使用ABI 377型测序仪测序 ,然后应用BLAST、GCG和MEGA等生物学软件或程序对env基因V3~V4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B′亚型毒株V3顶端四肽存在着 4种类型 :GPGR ( 54% )、GPGQ ( 2 8% )、GPGK( 1 6 % )和GPGA( 2 % ) ,B′/C重组毒株全部为GPGQ( 1 0 0 % ) ,CRF0 1 AE重组毒株呈现GPGQ( 95% )和GPGR( 5% )两种类型 ;B′/C和CRF0 1 AE重组毒株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N 糖基化位点比B′亚型毒株N 糖基化位点保守。而B′亚型毒株V3环的净电荷分别显著高于B′/C和CRF0 1 AE毒株 (P <0 .0 1 ) ;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的结果显示 :B′亚型毒株有 9.2 6 %可能使用CCR5,7.4 1 %可能使用CXCR4 ,其余 83.33%不能对辅助受体的使用作出预测。所有B′/C重组毒株被预测可能使用CCR5。CRF0 1 AE重组毒株有 90 .4 8%被预测可能使用CCR5,没有被预测为使用CXCR4的序列 ,9.52 %不能作出预测。结论 B′亚型毒株大部分可能为NSI型 ,少部分可能为SI型 ,而B′/C和CRF0 1 AE重组毒株绝大部分为NSI型。我国主要流行株的V3~V4区尤其是V3环的氨基酸?
邢辉梁浩洪坤学魏民赵全壁冯毅陈建平全宇滕涛邵一鸣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流行株NESTED-PCRHIV-1毒株亚型毒株ENU
四川彝族人群HIV-1辅助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了解四川省彝族人群中HIV_1辅助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和HIV_1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探讨此辅助受体多态性对HIV感染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从202份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正常人115份,HIV_1感染者87份)。用PCR_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_RFLP)技术检测V249I和T280M两种变体,检测结果用行列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15例正常人样品中,249I和280M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和5.7%;HIV感染者中,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5%和5.7%。249I和280M间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正常人和感染者的两种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获得的四川彝族人群HIV_1辅助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资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四川彝族人群HIV感染和艾滋病病程的影响因素。
邓小玲洪坤学陈健平阮玉华许铭炎秦光明邢辉李克邵一鸣
关键词:HIV-1CX3CR1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