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0100)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德君朱巧智赵亮秦福文宋世巍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N型4H-SiC ECR氢等离子体处理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ECR)氢等离子体对n型4H-SiC(0001)表面进行处理,并利用原位高能电子衍射(RHEED)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200°C~700°C温度范围内获得的RHEED图像成条纹状且对比清晰,表明SiC表面原子排列规则,单晶取向性好,计算表明表面未发生重构。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面C/C-H污染物被去除、氧含量降低。
- 王德君高明超朱巧智秦福文宋世巍王晓霞
- 关键词:碳化硅氢等离子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
- SiO2/SiC界面过渡区结构研究
-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膜,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HF酸刻蚀该氧化膜,制备出超薄(1~1.5 nm)SiO/SiC界面样品。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李秀圣
- 关键词:4H-SIC
- 文献传递
- SiO_2/SiC界面的Wet-ROA改性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氧化膜,采用湿氧二次氧化(wet-ROA)工艺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测量SiCMOS结构界面电学特性,发现wet-ROA工艺有助于降低界面态密度,改善SiO2/SiC界面电学特性。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SiO2/SiC界面过渡区进行分析,通过过渡区厚度计算和过渡区成分含量比较,发现湿氧二次氧化工艺可减小过渡区氧化膜厚度,降低过渡区成分含量,进而揭示了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改善界面电学特性的微观机理。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
-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 SiO_2/SiC界面过渡区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膜,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HF酸刻蚀该氧化膜,制备出超薄(1~1.5nm)SiO2/SiC界面样品。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成分分布情况,适合用一个分层模型来描述,进而建立了过渡区成分分布的原子级结构模型。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李秀圣
- 关键词:4H-SIC
- TiC/n型4H-SiC欧姆接触的低温退火研究
- 2009年
-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ECR)氢等离子体处理n型4H-SiC(0.5~1.5×1019cm-3)表面,采用溅射法制备碳化钛(TiC)电极,并在低温(<800℃)条件下退火。直线传输线模型(TLM)测试结果表明,TiC电极无需退火即可与SiC形成欧姆接触,采用ECR氢等离子体处理能明显降低比接触电阻,并在600℃退火时获得了最小的比接触电阻2.45×10-6Ω.cm2;当退火温度超过600℃时,欧姆接触性能开始退化,但是比接触电阻仍然低于未经氢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说明ECR氢等离子体处理对防止高温欧姆接触性能劣化仍有明显的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下TiC/SiC界面的物相组成,揭示了电学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 王德君王槿陈素华朱巧智秦福文
- 关键词:碳化硅碳化钛欧姆接触比接触电阻
- SiC MOS界面氮等离子体改性及电学特性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是SiCMOS器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氮等离子体处理SiO2/SiC界面,制作MOS电容后通过I-V、C-V测试进行氧化膜可靠性及界面特性评价,获得的氧化膜击穿场强约为9.96MV/cm,SiO2/SiC势垒高度2.70eV,同时在费米能级附近SiO2/SiC的界面态密度低减至2.27×1012cm-2eV。实验结果表明,氮等离子体处理SiO2/SiC界面后能有效降低界面态密度,改善MOS界面特性。
- 王德君李剑朱巧智秦福文宋世巍
- 关键词:界面态密度
- SiO_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ADXPS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角依赖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ADXPS)对高温氧化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组成、成分分布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1%浓度HF酸刻蚀氧化膜的时间,制备出超薄膜(1~1.5nm)样品,同时借助标准物对照分析,提高了谱峰分解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4H-SiC(0001)界面,同时存在着Si^,Si^2+,Si^3+ 3种低值氧化物,变角分析表明,一个分层模型适合于描述该过+渡区的成分分布.建立了过渡区的原子级模型并计算了氧化膜厚度.结合过渡区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及电容-电压(C-V)测试分析,揭示了过渡区成分与界面态的直接关系.
- 王德君赵亮朱巧智马继开陈素华王海波
- 关键词:界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