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57)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华德蒋丽元王灿军倪芳英王学仲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膜迷路
  • 6篇膜迷路积水
  • 6篇积水
  • 4篇梅尼
  • 4篇梅尼埃病
  • 3篇眩晕
  • 3篇针灸
  • 3篇灸疗
  • 3篇灸疗法
  • 3篇艾灸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针灸疗法
  • 2篇鼠模型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水通道蛋白2
  • 2篇通道蛋白
  • 2篇中医
  • 2篇豚鼠模型

机构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0篇陈华德
  • 3篇倪芳英
  • 3篇蒋丽元
  • 3篇王灿军
  • 3篇王学仲
  • 2篇钟山
  • 1篇陈茜茜
  • 1篇钟山
  • 1篇詹倩
  • 1篇陈茜茜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疗法对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听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对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听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以听性脑干反射(ABR)检测的阈值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听阈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听阈值变化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疗法有改善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听力的作用。
钟山王学仲王灿军倪芳英陈华德
关键词:梅尼埃病艾灸膜迷路积水听阈值
论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中医诊治
2015年
痰瘀互阻型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眩晕证型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抓住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采取中药、针灸等疗法辨证施治,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王学仲钟山陈华德
关键词:眩晕痰瘀互阻型中医诊治
陈华德教授对耳源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思路被引量:3
2013年
陈华德教授对耳源性眩晕有全面的认识和诊治体会,形成了治疗前强调辨证配穴,治疗中注重安神守气,并提出了特色疗法和综合疗法相结合的独特治疗思路。治病必疗其本。为中医药治疗耳源性眩晕开辟了新的途径。
王灿军侯转转陈华德
关键词:耳源性眩晕针灸疗法
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膜迷路积水是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建立简便有效的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是研究梅尼埃病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诱导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方法和特点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游玉龙陈华德
关键词: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
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膜迷路积水是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本文就目前存在的建立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的方法及特点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梅尼埃病的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陈茜茜蒋丽元陈华德
关键词: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动物
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经验总结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究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采集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陈华德教授的临床经验记录,对陈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陈华德教授基于治病求本的中医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梅尼埃病上强调辨证取穴,体针、头针、耳针多种针法并用,同时着重于中药汤剂的结合。[结论]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有独到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倪芳英陈华德
关键词:梅尼埃病针药并施
不同针灸方法对膜迷路积水模型豚鼠听力及耳蜗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干预对豚鼠膜迷路积水的效应差异。方法 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的方法诱导膜迷路积水模型。各治疗组分别在"百会""听宫"实施相应穴位刺激,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治疗结束后,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观察听阈值。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计算蜗管横截面积与蜗管加前庭阶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R值)。结果 1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听阈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听阈值较艾灸组、针刺组降低(P<0.01),艾灸组听阈值较针刺组降低(P<0.05)。2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R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R值较针刺组、艾灸组降低(P<0.01,P<0.05),艾灸组R值较针刺组降低(P<0.01)。结论针刺、艾灸、电针刺激"百会""听宫"均能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并且改善耳蜗听功能。电针表现出最好的效应,优于艾灸、针刺;艾灸优于针刺。
蒋丽元倪芳英王灿军陈华德
关键词:艾灸膜迷路积水
用关联规则方法探索眩晕的针灸处方配伍规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探索治疗眩晕针灸处方的穴位配伍和经络配伍规律。方法从先秦到清代涉及针灸治疗眩晕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提炼穴位、经络配伍方法。结果上星和风池、丰隆和解溪、合谷和风池、丰隆和风池、外关和足临泣、合谷和丰隆、合谷和解溪、阳谷和足临泣、阳谷和风池、神庭和上星依次为最常用配穴;督脉、胆经和膀胱经为最常用配伍经脉。结论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结果是合理的,所得的穴位及经络配伍方法为现代临床的疾病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詹倩陈华德
关键词:针灸疗法眩晕关联规则针灸处方
针刺百会穴对膜迷路积水模型大鼠耳蜗形态及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对膜迷路积水模型大鼠耳蜗形态及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针刺组。除外空白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血管加压素的方法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采取与针刺组相同的固定;西药组予托伐普坦溶液灌胃;针刺组予针刺百会治疗。各治疗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d。干预结束后,行HE染色观察耳蜗积水程度,计算蜗管横截面积与蜗管加前庭阶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R值);免疫组化检测耳蜗血管纹AQP2表达。结果:模型组R值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1);针刺组R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AQP2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强(P<0.01);针刺组AQP2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5),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可减轻大鼠膜迷路积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耳蜗AQP2的表达有关。
蒋丽元王学仲钟山陈华德
关键词:膜迷路积水百会穴针刺水通道蛋白2
艾灸听宫对大鼠膜迷路积水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艾灸听宫对膜迷路积水模型大鼠耳蜗形态、血浆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浓度及耳蜗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听宫对膜迷路积水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托伐普坦组及艾灸听宫组,每组7只。除外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AVP的方法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采取与艾灸听宫组相同的固定,不予治疗;托伐普坦组予托伐普坦溶液5 mg/kg灌胃;艾灸听宫组于听宫穴施灸20 min。各治疗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干预结束后,行HE染色法观察大鼠耳蜗积水程度,计算蜗管横截面积与蜗管加前庭阶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R值);放免法检测血浆AVP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耳蜗血管纹AQ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对照组出现膜迷路积水,前庭膜向前庭阶方向不同程度的隆起扩张,R值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1);托伐普坦组与艾灸听宫组前庭膜隆起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减轻,R值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P<0.05);艾灸听宫组R值与托伐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AVP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托伐普坦组与艾灸听宫组血浆AVP浓度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均P<0.05);艾灸听宫组血浆AVP浓度与托伐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对照组耳蜗血管纹AQP2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托伐普坦组与艾灸听宫组AQP2表达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均P<0.01);艾灸听宫组AQP2表达水平与托伐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听宫可减轻大鼠膜迷路积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AVP-AQP2系统的调节有关。
蒋丽元孙雪娇陈茜茜陈华德
关键词:膜迷路积水血管加压素水通道蛋白2艾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