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98088Z)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盈龙廖荣丰张鹏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瓣
  • 1篇上皮瓣下角膜...
  • 1篇皮瓣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角...
  • 1篇准分子激光角...
  • 1篇准分子激光上...
  • 1篇微型角膜刀
  • 1篇连接蛋白
  • 1篇磨镶术
  • 1篇紧密连接蛋白
  • 1篇紧密连接蛋白...
  • 1篇激光
  • 1篇角膜
  • 1篇角膜刀
  • 1篇角膜磨镶术
  • 1篇角膜上皮
  • 1篇角膜上皮瓣

机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作者

  • 1篇张鹏
  • 1篇廖荣丰
  • 1篇李盈龙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去瓣型Epi—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上皮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紧密连接作为角膜上皮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目的探讨和比较去瓣型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方法48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4只。2个组均取右眼分别行去瓣型Epi-LASIK和LASEK手术,后者术中也不保留角膜上皮瓣。于术后1、2、3、5d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并分离角膜组织,每个时间点获取6只兔眼角膜标本。另取2只正常兔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查法观察各组兔眼角膜上皮内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变化,用RT.PCR半定量检测兔眼中央区角膜内occludin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角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兔眼角膜上皮内可见occludin蛋白表达呈绿色荧光,荧光信号较强且排列有序。术后1~2d,LASEK组兔眼角膜上皮内绿色荧光信号表达强度低,数量少且排列紊乱,而去瓣型Epi—LASIK组角膜上皮内荧光信号强于LASEK组且排列整齐,术后3~5d,2个组荧光信号均增强,排列有序。RT—PCR检测表明,术后1、2、3d,LASEK组兔眼角膜上皮内occludin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11±0.02、0.25±0.03、0.43±0.04,明显低于去瓣型Epi—LASIK组的0.20±0.04、0.44±0.04、0.76±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6、12.898、17.315,P〈0.05);术后5d,2个组角膜上皮内occludinmRNA表达相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05)。2个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occludinmRNA表达相对值均逐渐升高,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68.903,P=0.000)。结论与LASEK比较,去瓣型Epi—LASIK对角膜上皮紧密连接的损害�
张鹏李盈龙廖荣丰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OCCLUDIN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