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5DZ19736)

作品数:9 被引量:98H指数:8
相关作者:金若敏齐双岩梅彩霞黄怡文熊彦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川楝
  • 9篇川楝子
  • 5篇毒性
  • 5篇肝毒
  • 5篇肝毒性
  • 3篇配伍
  • 3篇配伍减毒
  • 3篇减毒
  • 3篇白芍
  • 2篇鼠肝
  • 2篇小茴香
  • 2篇量效
  • 2篇量效关系
  • 2篇量效关系研究
  • 2篇大鼠肝
  • 1篇毒作用
  • 1篇指纹
  • 1篇指纹谱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机构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金若敏
  • 8篇齐双岩
  • 5篇梅彩霞
  • 4篇黄怡文
  • 2篇熊彦红
  • 2篇盛云华
  • 1篇崔金刚
  • 1篇刘兆明
  • 1篇安叡
  • 1篇周志兰
  • 1篇王新宏
  • 1篇刘红杰
  • 1篇庞惠芳
  • 1篇陈德兴
  • 1篇宋哲平
  • 1篇周婉

传媒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四川中医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楝子对大鼠肝毒性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目的:观察川楝子对大鼠肝脏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将SD大鼠按不同时间或不同剂量随机分组,1次灌胃给予川楝子,检测给药后血清ALT、AST活性,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川楝子以90g生药/kg灌胃1~2h后多数大鼠出现活动减少,ALT、AST水平显著升高,在2h时达到高峰。光镜下,给药组部分大鼠有肝细胞水肿或轻度脂肪变性。川楝子以62.6g生药/kg、127.5g生药/kg灌胃2h后,ALT水平显著升高,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随着剂量增大,病理损伤更严重。结论:大鼠1次灌胃给予大剂量川楝子后,对肝脏产生急性毒性并显示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熊彦红齐双岩金若敏陈德兴黄怡文
关键词:川楝子肝毒性时效关系量效关系SD大鼠
白芍对川楝子减毒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配伍白芍对川楝子的减毒效应。方法:按不同时间或白芍配伍川楝子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川楝子、川白,检测给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酯酶(ALP)活性;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当白芍以相当于人临床用量20倍的用量与川楝子配伍时减毒效应最为显著,表现为白芍与川楝子配伍后,小鼠血清ALT明显下降;与川楝子组比较,白芍与川楝子配伍后2h可显著对抗血清ALT、AST水平的升高;大鼠灌胃给予川白后有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升高的趋势,但与川楝子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芍能对抗川楝子导致的肝损伤。
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宋哲平黄怡文
关键词:川楝子白芍配伍减毒
川楝子减毒配伍规律初探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药性的中药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后对川楝子的减毒作用。方法:小鼠分组,分别单次灌服川楝子或不同药物与川楝子配伍合煎药液,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ALT、AST。结果:与川楝子组比较,白芍或小茴香能显著降低其所致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收散配伍的川楝子—白芍与寒温配伍的川楝子—小茴香对川楝子的肝毒性减毒作用较为显著。
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周婉
关键词:川楝子白芍小茴香配伍减毒
白芍对川楝子减毒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通过配伍中药白芍考察对川楝子的减毒效应及其机制,以探求减轻川楝子肝毒性的中药复方减毒配伍规律。方法:SD大鼠,分组,单次灌服蒸馏水或川楝子、川楝子+白芍,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ICAM-1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基因表达。结果:白芍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后,能够对抗肝组织TNF-α、IL-6水平的提高(P<0.05或P<0.01),能对抗肝组织NF-κB、ICAM-1蛋白表达的增强(P<0.01);能够调节肝组织caspase-3、bcl-2的基因表达。结论:白芍能对抗川楝子导致的肝损伤,其减毒机制是该药可以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并与调节肝细胞坏死相关基因caspase-3、Bcl-2的表达有关。
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周志兰崔金刚
关键词:川楝子白芍肝毒性配伍减毒
小茴香、广木香抗川楝子急性肝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小茴香、广木香对川楝子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川楝子组、川茴组、川广组,各组分别单次灌服蒸馏水、川楝子、川楝子+小茴香、川楝子+广木香的水提醇沉液。给药2 h后检测血清ALT、AST活性,计算肝脏指数,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组ALT、AST、肝脏指数及MDA均明显升高,SOD/MDA及GSH-Px酶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川楝子组比较,川茴组ALT、AST明显降低,SOD、SOD/MD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川广组MDA降低,SOD/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茴组与川广组对肝脏指数无明显影响。各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不明显。结论小茴香、广木香可减轻川楝子引起急性肝损伤,尤以小茴香作用为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黄怡文梅彩霞金若敏齐双岩庞惠芳
关键词:川楝子肝毒性小茴香广木香
川楝子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考察川楝子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1A2、2E1、3A1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组,连续灌胃给予150g生药/kg的川楝子7天;苯巴比妥组腹腔注射0.08g/kg的苯巴比妥3次。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肝细胞色素P450 1A2、2E1、3A1代谢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连续给予川楝子7天后,对肝细胞色素P450 1A2代谢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可使大鼠肝微粒体酶蛋白含量增加,使肝细胞色素P450 1A2总代谢能力增强;对大鼠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2E1活性及代谢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川楝子可诱导雌性大鼠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3A1,使6-OH睾酮代谢生成速率及肝脏总代谢睾酮的能力增强;对雄性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3A1有诱导的趋势,使6-OH睾酮代谢生成速率及肝脏总代谢睾酮的能力有增强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川楝子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3A1活性具有诱导作用。
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盛云华刘兆明
关键词:川楝子苯巴比妥细胞色素P450
川楝子致大鼠肝毒性机制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SOD,MDA,γ-GT,GSH-Px及炎症因子TNF-α,NF-κB,ICAM-1等的影响,探求川楝子致大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45 d后,取正常组及川楝子(120 g.kg-1组)大鼠肝组织,制成10%肝匀浆,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活性和γ-GT,GSH-Px,蛋白含量,并根据测得SOD与MDA计算SOD/MDA;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测定大鼠肝组织NF-κB p65,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口服川楝子120 g.kg-145 d后,大鼠肝组织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5),SOD/MDA显著下降(P<0.01);γ-GT值显著上升(P<0.01),GSH-Px显著下降(P<0.01);TNF-α含量升高(P<0.05);NF-κB p65,ICAM-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川楝子后,可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有关。
齐双岩金若敏刘红杰黄怡文
关键词:川楝子肝毒性
川楝子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川楝子药材的色谱指纹谱,为其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分离分析,色谱柱:Inertsil ODS-3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建立了川楝子的色谱指纹谱,制定了控制川楝子质量的技术参数,其中标示39个峰为其特征指纹。结论:不同产地川楝子药材在组分的分布上差异不大,但在成分的比例和量上差异较大。同一产地川楝子在组分的分布和含量上差异较小。该法重现性好,简单,易行,可为川楝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盛云华安叡王新宏金若敏
关键词:川楝子HPLC色谱指纹谱
川楝子致小鼠肝毒性时效、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川楝子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川楝子,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鼠灌服川楝子的LD50为200 g.kg-1。ALT,AST在给药后1 h达到高峰,24 h可恢复近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81,166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川楝子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齐双岩熊彦红金若敏
关键词:川楝子小鼠肝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