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043S)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俊华徐远红王刚李海峰朱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太和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体外冲击波
  • 5篇电针
  • 3篇电针治疗
  • 3篇顽固性网球肘
  • 3篇网球肘
  • 2篇腱炎
  • 2篇微循环
  • 2篇肌肌
  • 2篇肌腱
  • 2篇肌腱炎
  • 2篇冈上肌
  • 2篇冈上肌肌腱炎
  • 2篇超声
  • 1篇电针灸
  • 1篇多普勒
  • 1篇多谱勒
  • 1篇针灸
  • 1篇声能
  • 1篇体外冲击波治...
  • 1篇足底

机构

  • 4篇太和医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6篇徐远红
  • 6篇王俊华
  • 5篇李海峰
  • 5篇王刚
  • 4篇朱小虎
  • 3篇谢谨
  • 1篇左朝
  • 1篇杨凤翔
  • 1篇罗秀玲
  • 1篇周建瑞
  • 1篇王贤明
  • 1篇付海成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能量多谱勒超声研究体外冲击波及电针灸对顽固性网球肘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应用能量多谱勒超声研究体外冲击波及电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后对肱骨外上髁处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同时设30例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3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微循环指数(MI)评定,正常对照组只进行微循环指数评定。结果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治疗后VAS评分在各观察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冲击波组VAS治疗后2周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及3月明显少于电针组(P<0.05);冲击波组随着时间延长,VAS逐渐下降,但电针组VAS在3个月后却较4周后升高(P<0.05)。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治疗前M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MI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电针组无明显改变(P>0.05);冲击波组VAS评分与微循环指数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够明显改善肱骨外上髁处微循环,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电针灸在微循环改善方面作用不明显,远期疗效较差。
徐远红王俊华李海峰王刚朱小虎
关键词:网球肘体外冲击波电针微循环多谱勒
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性网球肘24例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冲击波组,每组各24例。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3月进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能量超声多谱勒微循环指数(Microcirculation index,M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每个观察时点VAS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2周VAS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3月改善优于电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MI均较治疗前逐渐增高(P<0.05),而电针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够明显改善顽固性网球肘患者肱骨外上髁处微循环,临床疗效确切。
徐远红王俊华罗秀玲周建瑞左朝付海成
关键词:网球肘体外冲击波电针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定(休息、活动时)及Constant-Murley评定。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后2周VAS(休息)改善与电针组相近,但治疗结束后4周和3月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在治疗后VAS(活动)各期均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C-M评分逐渐改善,但电针组治疗结束后3月却较2周及4周后VAS评分增高,C-M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可能反复。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都具有临床疗效,但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方面的不足,又能增强体外冲击波即时镇痛效应。
王俊华徐远红王刚李海峰杨凤翔谢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电针冈上肌肌腱炎
超声能量多普勒微循环指数测定在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影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运用超声能量多谱勒在体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40例慢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同时设立20例正常人对照组。电针组和冲击波组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分及能量多谱勒微循环指数(MI)测定,正常人对照组只进行一次微循环指数测定。结果: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冲击波组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较2周及4周后有升高;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患者治疗前MI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冲击波组治疗后各阶段MI均较治疗前改变,而电针组无明显改变;冲击波组治疗后两周时MI增高明显,4周及3月后逐渐下降。结论:体外冲击波能够有效改善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电针在微循环改善方面不明显。
徐远红王俊华王贤明王刚李海峰朱小虎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体外冲击波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周、4周、3个月分别进行VA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电针组及冲击波组(P均<0.05);治疗后2周,冲击波组与电针组VA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和3个月均优于电针组(P均<0.05);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ADL评分进一步改善,但是电针组3个月后却较4周后有变差倾向(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顽固性网球肘都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的不足,又能增强冲击波的即时镇痛效应。
徐远红王俊华王刚李海峰朱小虎谢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电针网球肘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王俊华徐远红王刚李海峰朱小虎谢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电针慢性足底筋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