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11813)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相关作者:高锐李秋生王海燕侯贺晟郭彤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纽约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青藏高原
  • 2篇地震反射剖面
  • 2篇东北缘
  • 2篇深地震
  • 2篇深地震反射
  • 2篇深地震反射剖...
  • 2篇剖面
  • 2篇青藏高原东北...
  • 2篇反射剖面
  • 2篇北缘
  • 2篇磁异常
  • 1篇地表
  • 1篇地电
  • 1篇地震层析
  • 1篇地震层析成像
  • 1篇地幔
  • 1篇地幔物质
  • 1篇电磁测深
  • 1篇东北部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加州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派特森科...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6篇高锐
  • 2篇王海燕
  • 2篇张季生
  • 2篇侯贺晟
  • 2篇李秋生
  • 1篇贺日政
  • 1篇郑洪伟
  • 1篇郭磊
  • 1篇张玉修
  • 1篇童英
  • 1篇张建军
  • 1篇李文辉
  • 1篇欧阳志侠
  • 1篇叶高峰
  • 1篇管烨
  • 1篇卢占武
  • 1篇李廷栋
  • 1篇李建波
  • 1篇蔡勋育
  • 1篇金胜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磁异常特征与地壳密度结构
<正>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包括:松潘-甘孜地体,昆仑-柴达木地体和祁连山地体。松潘-甘孜地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呈现一个三角形构造单元夹持于昆仑-柴达木地体、羌塘地体,以及龙门山造山带之间。松潘-甘孜地体周缘断裂大致在南面...
张季生高锐彭聪李秋生管烨王海燕
文献传递
影响松潘地区深反射地震数据品质的几种因素被引量:3
2010年
深反射地震剖面技术是揭示岩石圈精细结构的有效手段,获得高质量的原始资料是揭示岩石圈精细结构探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松潘地块地表条件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资料信噪比低.本文针对松潘地区地表地质条件、激发接收条件及环境等因素,通过实例数据对比分析影响该工区原始单炮记录品质的主要原因,为反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几点参考和建议.
王海燕高锐李秋生侯贺晟Francis Wu薛爱民卢占武庞永香
关键词:信噪比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缩短变形——深地震反射剖面再处理提供的证据被引量:46
2011年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于50~60Ma碰撞而形成的全球最高最大的高原,已成为多数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关于它的岩石圈变形机制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深地震反射剖面是精细揭示岩石圈结构、分辨变形样式的有效技术。重新处理的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出岩石圈变形的细节,以地壳上部的双重逆冲构造、地壳中部一系列近水平拆离断层的叠置和地壳下部莫霍面的重叠为主要特征,展现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以缩短变形为主要机制。横向上上千公里展布的大规模左旋走滑的昆仑断层,自地表向下陡倾延伸到地壳中部的叠瓦状逆冲构造之上,在埋深约35km处被近水平的拆离层所截断。本次研究建立的岩石圈垂向构造图也展现出西秦岭造山带与若尔盖盆地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
高锐王海燕王成善尹安张玉修李秋生郭彤楼李文辉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反射剖面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被引量:7
2012年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形。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李建波王涛郭磊童英欧阳志侠曾涛史兴俊张建军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
青藏高原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构造特征,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宽频地震探测工作。笔者收集了最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布设的宽频带临时台网和固定台站情况,综合论述了宽频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探测,如地壳低速层、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青藏高原北部构造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
关键词:青藏高原层析成像
华南陆块东北部构造特征、成矿作用与动力学机制——来自大地电磁测深的认识
2022年
通常认为,华南陆块在新元古代由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沿江南造山带碰撞拼合而成,之后经历了陆内造山、洋壳俯冲等多期岩浆—构造活动。但因华南陆块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就目前华南陆块各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江南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及区域动力学意义等诸多地质问题争议颇多。本文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项目完成的8d和12g两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经过精细的数据处理,使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算法对TE+TM模式数据联合反演得到华南陆块东北部岩石圈尺度的二维电性剖面,并用ModEM三维反演代码对全阻抗张量数据反演获得了三维电性模型。对研究区内扬子地块东部、江南造山带以及华夏地块进行电性结构研究,发现研究区内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存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碰撞镶嵌的构造表现,扬子地块已越过江南造山带,在江山—绍兴断裂位置与华夏地块挤压,形成江绍断裂等逆冲型深大断裂,从电性结构推测其现今仍然为活动断裂,但东北段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被上侵的地幔物质破坏,江绍、赣东北等断裂的深部结构已被剧烈改造,推测这种深部成矿热物质上涌是形成赣东北以金银矿种为主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深部动力原因;研究区东部华夏地块电性特征为高阻的上地壳以及被岩浆底侵而破坏的中下地壳,发育其中的屯溪—鹰潭—安远和上虞—大浦—政和断裂切割深度超过了50 km,为深大断裂构造。结合前人地表侵入岩填图结果,认为由于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华南陆块东部上地壳被严重破坏,从电性特征推断可能发生过大面积的板片重融,华夏地块东北部地壳相较于西南部厚度明显更小、后期改造严重,受到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热扰动更剧烈。
董基恩叶高峰魏文博金胜李玉龙董小军魏有宁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华南陆块江南造山带
盆山结合部近地表速度结构与静校正方法研究——以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盆山结合部位近地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以横穿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某二维地震测线为例,通过分析盆地、盆山结合部和山区的典型单炮记录,确定了一套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层析静校正流程——对起伏地表的高程进行平滑,将其作为浮动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应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计算炮、检点静校正量,并应用于数据体上;之后对该数据体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等常规处理,再应用高程法计算浮动基准面到最终基准面的炮、检点静校正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盆山结合部资料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侯贺晟高锐贺日政刘金凯酆少英管烨蔡勋育James.H.KnappFrancis T.Wu
关键词:西南天山塔里木盆地近地表结构初至波浮动基准面
松潘地块的属性—深地震反射剖面和航磁异常的联合解释
<正>松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其北部东昆仑—柴达木地体和南部羌塘地体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构造单元。在地体南面以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北面以阿尼玛卿—木孜塔格缝合带为界,东面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与属于扬子地台的四川盆地相接。从晚二...
张季生高锐李秋生管烨王海燕卢占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