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

作品数:245 被引量:1,523H指数:19
相关作者:赵振华胡红杰舒强杨建峰杨关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6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5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2篇蛋白
  • 10篇儿童
  • 9篇预后
  • 9篇子宫
  • 8篇直肠
  • 7篇心肌
  • 7篇直肠癌
  • 7篇肌瘤
  • 6篇综合征
  • 5篇血管
  • 5篇子宫肌
  • 5篇子宫肌瘤
  • 5篇线粒体
  • 5篇慢性
  • 5篇静脉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病理

机构

  • 30篇浙江大学
  • 19篇浙江工业大学
  • 19篇温州医科大学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浙江大学医学...
  • 9篇浙江理工大学
  • 9篇浙江省人民医...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 9篇绍兴市人民医...
  • 8篇杭州电子科技...
  • 8篇浙江机电职业...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医院
  • 6篇杭州市第三人...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丽水学院
  • 5篇浙江医药高等...
  • 5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8篇舒强
  • 8篇赵振华
  • 8篇胡红杰
  • 7篇杨关根
  • 7篇杨建峰
  • 6篇连国军
  • 6篇张弩
  • 6篇沈忠
  • 5篇盛汉松
  • 5篇裘建明
  • 5篇张秀峰
  • 5篇朱利月
  • 5篇陈婉珍
  • 5篇陆远强
  • 5篇赵德明
  • 5篇林坚
  • 4篇赵正言
  • 4篇相文忠
  • 4篇何军邀
  • 4篇张超

传媒

  • 9篇中华危重症医...
  • 7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中国测试
  • 4篇保密科学技术
  • 3篇山东化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计算机测量与...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3篇2019
  • 32篇2018
  • 33篇2017
  • 37篇2016
  • 26篇2015
  • 29篇2014
  • 29篇2013
  • 2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33表达分级指导直肠癌个体化放疗的研究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直肠癌组织CDl33表达分级应用于指导直肠癌个体化放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BALB/c雄性裸鼠30只,年龄6~8周,体质量加~24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直肠癌组织直接来源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直肠癌手术切取的标本,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事先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CDl33一抗为兔抗人单克隆抗体CDl33(C2489)RabbitmAb,购自CellSignalingTechnology公司;
赵蕾杨关根裘建明王东王辰丁磊
关键词:直肠癌组织化放疗BALB人单克隆抗体直肠癌手术
学龄前儿童穿珠活动特点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测试不同年龄和性别学龄前儿童的穿珠能力,评价儿童手部小肌肉群活动的发展。方法:以浙江省25所幼儿园3~6岁的5 123名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分钟穿珠"测试,半年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以年龄、性别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3~6岁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穿珠能力不断增加,4.5~5.5岁年龄段女童穿珠能力好于男童(P<0.05)。②半年前后穿珠变化值提示,手部精细活动能力的发展敏感期男童为3~4岁之间,女童则更长一点为3.5~5岁之间。结论:学前阶段手部精细活动能力发展迅速,女童优于男童,其发展敏感期女童长于男童。
陈谦吕熠豪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穿珠
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被引量:16
2014年
在灾害风险评估中,基于行政区域统计单元的人口和经济数据往往与栅格水平上的致灾因子存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利用遥感夜间灯光数据、植被指数和DEM数据构建人居指数,进行栅格尺度上的雷灾承灾体易损性分析,利用2005—2011年浙江省电网雷电信息系统的地闪数据和2008—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进行雷电致灾危险性评估,基于上述三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建立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获得1 km分辨率的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杭州、宁波、台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和长兴、安吉、天台和临海等平地向山区地形过渡地带是浙江省雷电高风险区,甬台温沿海、海岛、衢州西部和丽水南部地区是低风险区域,其他地区为中风险区。
赵伟杨续超张斌
关键词:气象灾害雷电风险评估
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运用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0例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2.0 cm^19.0 cm×9.0 cm,均伴骨外露。外伤性组织缺损2例,胫骨远端慢性骨髓炎7例,踝关节骨折及Pilon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坏死13例,跟骨骨折术后单纯软组织坏死、感染10例,跟骨骨髓炎18例;足踝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伴感染1例;跟腱断裂术后软组织坏死6例,单纯软组织缺损伴感染3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18例,血管蒂距离内踝6.0~18.0 cm,皮瓣旋转135°~180°;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42例,血管蒂距离外踝5.0~18.0 cm,皮瓣旋转120°~180°;皮瓣切取面积9.0 cm×3.0 cm^34.0 cm×18.0 cm。供瓣区直接缝合32例,游离植皮28例。结果术后观察皮瓣颜色、肿胀、弹性、毛细血管反应及供瓣区愈合情况,60例患者术后无皮瓣缺血发生,发生静脉回流障碍14例,均出现II°以上肿胀,其中8例出现Ⅲ°肿胀并伴明显瘀紫,最终导致皮瓣部分坏死4例,全部坏死1例,其中另行游离植皮4例,皮瓣移植修复1例。供瓣区植皮后坏死3例,均为部分坏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后切缘坏死1例,拆线后皮肤崩裂1例,创面均予以换药以及血竭粉外用处理后愈合。出院后均获得12~30(平均24.5)个月随访,皮瓣成活及供区瘢痕愈合良好,踝关节活动度背伸-10°~10°(平均5.6°),跖屈20°~50°(平均37.8°)。其中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14例随访15~28(平均22.3)个月,皮瓣及植皮成活良好,踝关节背伸为-10°~10°(平均2.4°),跖屈为20°~45°(平均35.6°),均无明显跛行。结论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虽总体效果满意,但仍存在各种严重
刘亦杨沈立锋林炳远黄凯张展郭峭峰张春
关键词:小腿穿支血管足踝部并发症
我国产前诊断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促进产前诊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于199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2年卫生部制定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并先后成立了各省、市产前诊断中心,开展了常规产前诊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产前筛查和诊断起步较晚。
翁炳焕黄荷凤贺晶林俊王建莉
关键词:产前诊断学科建设室间质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病母婴保健法
术中实时超声在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引导肿瘤切除及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74例,根据术中是否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使用术中超声扫描定位肿瘤,了解病灶的大小范围、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皮层切口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对照组术中未使用超声,对比分析两组肿瘤定位准确率及全切率,同时记录术后颅内感染、脑挫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组肿瘤定位准确率高于未用超声组(100.0%vs 82.9%,P〈0.05),超声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82.1%vs 51.4%,P〈0.05)。超声组无颅内感染、脑挫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术中超声技术切除颅内胶质瘤具有定位准确、有效保护重要结构和大血管、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等优点,可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苏忠周韩运生周跃陈钟樑沈亮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术中超声
国内小儿外科体外膜肺氧合现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利用人工心肺技术将严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蓄积的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复氧和清除二氧化碳后回输到患者的动脉或静脉系统,主要用于严重心肺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国家危重病急救水准的一门综合技术。世界首例胎粪吸入呼吸衰竭新生儿ECM0的存活者已经40岁[1]。在几代医学人的努力下,长期体外生命支持已经完成了从实验室中的奇迹,到临床试验,再到常规治疗方法的转变。
舒强林茹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小儿外科二氧化碳蓄积体外生命支持静脉系统
急诊危重度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判别模型研究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危重度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间的关系,以期为分诊护士提供简便、高效、可量化的急诊分级评估工具。方法选择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急诊管理系统记录的预检信息和医嘱信息,进行急诊危重度指数(EmergencySeverityIndex,ESI)分级,随机抽取ESI每一级别病例各200例,共1000例,对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标准早期预警评分(StandardizedEadyWarn—ingScore,S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EarlyWarningScore,NEWS)进行评分并记录。依据Fisher判别原理,分析3种早期预警评分值与ESI之间的关系,建立判别模型,采用回代法和交叉核实法估计误判率。结果MEWS联合SpO2预测ESI分级的误判率为29.3%,优于MEWS(34.4%)、SEWS(47.5%)、NEWS(42.0%);MEWS联合SpO2对急危重患者(I-Ⅱ级)判别准确性达93%.结论MEWS联合SDO2,可作为急诊分诊分级的最优化辅助评估工具。
郭芝廷金静芬
关键词:危重病急诊处理护理评估
小儿右侧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致颅脑损伤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小儿右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致颅脑损伤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19例严重心肺衰竭患儿行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插管,并结扎相应远端血管转ECMO的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1d~13岁,新生儿2例;体重3.7~61.0kg,平均(22.7±15.2)kg。本组行ECMO前低灌注13例(68.4%),伴有高乳酸血症10例(52.6%),少尿10例(52.6%),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同时ECMO(E-CPR)7例(36.8%),低氧和/或酸中毒16例(84.2%)。采用静脉一动脉转流ECMO(VA-ECM0)18例,静脉一静脉转流ECMO(VV-ECMO)1例。结果能在1h内建立有效循环并在随后24h内获得明显组织灌注改善17例,不能改善2例。ECMO支持时间65-572h,平均(172.0±141.0)h。19例中脱机14例(73.7%),存活13例(68.4%),死亡6例(31.6%)。发生颅脑损伤4例(21.0%,颅脑损伤组),其中心搏骤停3例(院外心搏骤停史1例,E-CPR2例),插管困难且不能在24h获得内环境和组织灌注改善2例,ECMO前长时间严重低氧血症1例,最终死亡2例(50.O%)。行E-CPR7例的存活率为71.4%(5/7),病死率为28.6%(2/7);颅脑损伤发生率为28.6%(2/7),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组2例新生儿,存活1例为新生儿膈疝,1例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于严重溶血、肝衰竭,这2例均无颅脑损伤。存活13例出院后随访时间1个月~6年不等,无颅脑损伤后遗症12例,能正常生活学习,有明显颅脑损伤后遗症1例(7.7%)。存活13例中有10例在ECMO撤离后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均提示右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结扎远端血管充盈,血流正常;7例行脑MRI检查,2例行脑部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中存活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提示双耳�
应力阳熊启星叶莉芬范勇杨丽君张晨美舒强杜立中林茹
关键词:体外循环颅脑损伤颈总动脉
乐清湾滩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垂向分布及污染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在采集乐清湾深度为0—10cm,10—20cm,20—30cm,30—40cm的滩涂沉积物柱状样品基础上,测定了样品中铜、汞、砷、镉、铅、铬和锌等7种重金属含量,以中国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 18668—2002)所规定的一类沉积物质量为评价标准,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QG)法,对乐清湾滩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乐清湾滩涂沉积物中铅、锌、镉、铜和铬平均含量随深度增加呈增长趋势,增幅分别达到3.3%,3.3%,18.2%,11.5%和18.6%;汞和砷平均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8.8%和5.1%。对于海水养殖来说,乐清湾不同深度滩涂沉积物均受到铜污染而未受其他6种重金属污染,汞和镉几乎不会引发不利生物毒性效应,铜和砷可偶尔引发不利生物毒性效应,表层滩涂沉积物中铅、锌和铬所偶尔引发的不利生物毒性效应风险低于深层滩涂沉积物。
亚菡崔灵周王传花肖继波
关键词:重金属垂向分布污染评价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