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8045)

作品数:23 被引量:293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建华张豪戴静何宇谭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要素生产率
  • 7篇全要素生产率
  • 5篇生产率
  • 5篇企业
  • 4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资本
  • 3篇城市
  • 2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增长动力
  • 2篇制造业
  • 2篇中国主要城市
  • 2篇人力资本
  • 2篇所有制
  • 2篇所有制结构
  • 2篇企业规模
  • 2篇绿色全要素生...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技术引进
  • 2篇国际分工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中国航空综合...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9篇张建华
  • 10篇张豪
  • 4篇戴静
  • 3篇何宇
  • 2篇赵英
  • 2篇谭静
  • 1篇邢斐
  • 1篇王红建
  • 1篇叶翠红
  • 1篇孙焱林
  • 1篇窦雯璐
  • 1篇苏悦
  • 1篇夏梁
  • 1篇王慧丽
  • 1篇陈壮杰

传媒

  • 3篇工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财经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统计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技术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技术创新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经济过程,认为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经验,总结出实现技术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的一般规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由技术链向产业链延伸、以企业为主体由产业链向技术链延伸和以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为依托架起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桥梁。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张建华赵英
关键词:技术创新链结构性失衡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张豪张建华窦雯璐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能转换:1952-2015被引量:13
2017年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现象。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与动能转换对于有效治理经济减速、促进结构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1952-2015年数据,运用历史比较法就当前中国经济减速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可变要素弹性下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并将其TFP(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进一步挖掘TFP黑箱。最后本文建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动力转换的制度障碍;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需求侧管理;构建TFP考核指标,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等。
张豪张建华谭静
关键词:经济增长增长源泉
绿色增长效率及其空间溢出——基于中国主要城市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了中国66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认为:前沿技术进步是绿色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却比较滞后;66个城市的绿色TFP显示出较大的地区差异,但是存在空间溢出;其中人力资本对绿色TFP的增长不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本地促进效应,而R&D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促进效应并不明显。
张豪何宇张建华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向性距离函数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的测度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借鉴并拓展Los et al(2015)和Timmer et al(2014)的方法,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和要素收入份额,并构建一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指数。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得到结论: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要素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国在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分行业来看,中国大部分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增加,其中分工程度最深的是电子制造业且中国在电子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呈现上升趋势。
张建华赵英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品内国际分工要素收入份额
气候变化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实证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1994—2014年中国城市数据探讨气候变化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对城市TFP均有负面影响,其中降水量的影响更显著,但对中国东部地区城市的TFP影响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TFP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越小,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种影响就越显著;城市产业结构越趋合理,天气与气候的影响越低,反之则影响越大。其中降水量的变化对三大产业都有影响,对第一产业影响最显著。
张豪谭静谭静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
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企业规模和行业差异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构建一个考察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企业规模和行业要素密集类型两个维度对制造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行测算。资本错配造成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的损失,且存在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规模越小的企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损失越大,并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损失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大。资本错配对要素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张建华陈壮杰张豪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企业规模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特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溢出的视角被引量:3
2017年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7—2015年部门行业数据,测度了中国东中西区域以及30省市、自治区七大部门的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部门间TFP的溢出贡献。研究发现:东部工业在部门TFP溢出的贡献下基于效率驱动,其他行业均基于要素驱动;部门间溢出效应呈现东中西差异,东部溢出最大,中西部次之;各省市增长动力差异明显,应针对性的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张豪何宇张建华
关键词: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准确衡量和判断真实的产能过剩程度及其成因是科学化解产能过剩的前提。本文利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1980—2014年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产能过剩的成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表现为一般性、局部性和周期性;近几年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复杂性、全局性甚至长期性特征,并且有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蔓延的趋势。三个层次的因素共同推动制造业产能过剩,而研发创新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机制尚未奏效,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出现"久治不愈"现象。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和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孙焱林温湖炜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随机前沿方法
政府干预、制度调节与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将企业所处的宏观背景与制度环境整合,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在面临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母国制度优势去做出国际化战略决策。与传统思路分别分析政府干预和企业外部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虑中国区域层面制度演化的异质性,将制度的地理纬度差异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制度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对政府干预与国际化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削弱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强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均有所不同。
周凤秀张建华
关键词:政府干预对外直接投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