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66)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罗明张亮亮韩剑王纯利盛强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枣树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南疆
  • 2篇间作
  • 1篇代谢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微生物区...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土壤质量
  • 1篇农林复合生态...
  • 1篇农林复合系统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微生物区系
  • 1篇微生物生物量
  • 1篇微生物生物量...

机构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罗明
  • 2篇韩剑
  • 2篇王纯利
  • 2篇张亮亮
  • 1篇盛强
  • 1篇朱建雯

传媒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棉花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疆枣树棉花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分析南疆阿克苏阿瓦提县枣棉间作和单作枣树、单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17.47~362.47mg/kg,总体呈现出单作棉田〉枣棉间作4a〉枣棉间作5a〉单作枣树5a的特点。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在3.63~34.03mg/kg,依次为枣棉间作4a〉单作棉田〉枣棉间作5a〉单作枣树5a。在枣棉间作系统内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分布均呈现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点分别位于枣树行冠下区和近冠区0~20cm土层中。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在土壤0~20cm土层最高,20~40cm土层、40~60cm土层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pH值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重要的直接作用因子。
张亮亮罗明徐金虹何贵伦盛强王纯利
关键词:间作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质量
南疆枣树 ̄棉花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代谢熵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大田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研究南疆枣树-棉花间作对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巴格托拉克乡采集枣树-棉花间作、纯枣林及单作棉田土样,测定比较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微生物及氮素生理群菌群数量、微生物代谢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有明显差异.枣树-棉花间作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总体呈现出显著低于单作棉田,降低幅度最大的位点在西侧冠下区(W80);较纯枣林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东侧冠下区(E80).枣树-棉花间作系统比单作棉田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有较大提高,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下降,氮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相比纯枣林均为增加.间作系统内在枣树行的东、西两侧冠下区与近冠区及L1(0~20 cm)、L2(20~40 cm)及L3(40~60 cm)各层次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都呈现出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空间变异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2)依次为纯枣林>枣树-棉花间作>单作棉花.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均匀度指数与微生物数量具有相似的变化特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含量及pH与微生物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代谢熵则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代谢熵对间作种植模式响应灵敏,反映出枣树和棉花间作系统地下部分存在明显的竞争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
张亮亮罗明韩剑何贵伦徐金虹
关键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活性
枣树棉花间作与单作土壤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多样性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编码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功能基因标志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南疆枣树与棉花间作和单作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改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纯枣林、单作棉田差异显著,相似性低于60%。间作复合系统内冠下区、近冠区及不同层次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不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以Nitrosospiracluster 3a为优势菌。间作土壤中还有cluster 3b、cluster 1和cluster 4,群落组成较单作丰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TOC)、全磷(TP)、速效磷(RP)和硝态氮(NO3-N)含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氨氧化细菌的种群结构影响显著(P<0.05)。枣树与棉花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均高于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全磷、铵态氮、硝态氮、pH值和土壤含水量是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的关键理化因子(P<0.05)。
何贵伦罗明韩剑徐金虹王纯利朱建雯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AMOA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