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11010)

作品数:39 被引量:260H指数:9
相关作者:何如海冯长春程久苗於忠祥费罗成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生态
  • 13篇土地利用
  • 7篇城市
  • 6篇生态安全
  • 5篇耕地
  • 4篇生态系统
  • 4篇土地生态
  • 4篇土地生态安全
  • 4篇协调度
  • 4篇PSR模型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生态足迹
  • 3篇皖江城市
  • 3篇皖江城市带
  • 3篇协调度评价
  • 3篇集约利用
  • 3篇建设用地
  • 3篇覆被变化
  • 3篇城市带
  • 2篇占补平衡

机构

  • 22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安徽省土地勘...
  • 4篇国土资源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省金寨县...
  • 1篇北京市土地整...
  • 1篇国土资源信息...
  • 1篇安徽省庐江龙...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16篇何如海
  • 5篇於忠祥
  • 5篇程久苗
  • 5篇冯长春
  • 4篇费罗成
  • 4篇汪瑞
  • 3篇栾倩
  • 3篇李欣
  • 3篇周翼虎
  • 3篇方婷婷
  • 3篇孙鹏
  • 2篇徐玉婷
  • 2篇曹敏政
  • 2篇张红梅
  • 2篇郭贝贝
  • 2篇鲁帆
  • 2篇陈振
  • 2篇赵若曦
  • 1篇甘霖
  • 1篇金晓斌

传媒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辽宁工业大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广东土地科学

年份

  • 4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可以为制定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有必要从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根据常用评价分级标准主要处于中等承载区、低承载区两级。通过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的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6个地市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高采烈何如海
关键词: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
基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芜湖市为例
2015年
在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构建耕地占补平衡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模型,并以芜湖市为例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1年,芜湖市生态安全水平较为平稳,安全级别经历了由临界安全→不安全→临界安全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芜湖市生态安全形势仍不乐观.芜湖市需要继续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力度,避免过多开发滩涂、苇地等未利用地;同时要充分重视补充耕地过程中相关工程的实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育型的土地整理方式和技术,提升芜湖市生态安全水平.
方婷婷程久苗费罗成徐玉婷鲁帆周翼虎陈振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PSR模型物元分析
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策措施;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区域"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从而为解决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方婷婷程久苗费罗成鲁帆陈振周翼虎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占补平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提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示范区内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分值,分析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人为驱动力以及各城市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得出合肥市和马鞍山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较高,池州市建设用地利用较粗放,其他城市处于中度集约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受经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制约,评价集约度的结果可为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时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郭贝贝於忠祥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皖江城市带驱动力
信息熵在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信息熵反映土地利用的均衡程度。熵值越大,土地系统越无序。利用1996~2010年合肥市区划调整前的土地利用结构计算信息熵,通过信息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指导未来城市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偏低,其值在1.29~1.44间波动,土地系统有序度较高;(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29增大到1.38,土地系统无序、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与合肥市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发展有关;(3)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降低建设用地比重、增加人工湿地,是实现信息熵降低的手段。今后,合肥市要建立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走内涵挖潜之路打造现代化的田园大城市。
韩玉於忠祥
关键词:信息熵土地利用
安徽省铜陵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熵权法与协调度模型研究铜陵市2007—2014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从协调度C来看,铜陵市在研究期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07年协调度等级为良好协调类,2008—2013年则上升为优质协调类,2014年又下降为良好协调类。(2)从协调发展度D来看,铜陵市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越来越好。其中,2007年协调发展度等级属于失调衰退类,2008—2012年上升为濒临失调衰退类,2013—2014年又上升为勉强协调类。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铜陵市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吴娟娟何如海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度
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开展安徽省土地生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2005—2014年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较低;生态赤字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逐年提升。(2)空间维度上,安徽省各地级市人均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各地级市人均生态承载水平普遍不高,各地区差异比较大,各地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缺口";对资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呈正相关。(3)不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安徽省整体虽然目前面临土地生态压力不明显,但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依旧不可忽视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许典舟何如海高采烈孙鹏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安全
基于LUCC的庐江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计算得到2013年安徽省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估算2009~2013年庐江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除耕地以外的非建设用地的减少,而建设占用是这种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尤以2012年度为甚。(2)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年递减,总减少量约为5490万元,年均减少约1373万元。其下降主因是水域、湿地、林地的减少。(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主要集中在水域、耕地和林地之中。
何如海汪瑞栾倩车臣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基于PSR模型的安徽省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PSR模型,从土地利用协调度的压力、状态及响应三个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个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安徽省2006~2015年土地利用协调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年间安徽省土地利用综合协调度指数由2006年的0.2316上升到2015年的0.8252,即由不协调型上升为高度协调型,协调水平越来越高。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安徽省需要更加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工作。
何如海吴娟娟
关键词:PSR模型土地利用协调度熵权法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30多年的快速发展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土地资源稀缺与低效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挑战愈加严峻。作为区域发展的先行者,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人地问题更加突出,亟待解决空间发展失衡、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转型等4大人地矛盾。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工作,以解决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区际分工模糊、耕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粗放等4方面的关键性土地利用难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周剑钧
关键词: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