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03B06)

作品数:34 被引量:1,145H指数:15
相关作者:姜耀东赵毅鑫窦林名陆菜平祝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地压
  • 10篇冲击地压
  • 7篇数值模拟
  • 7篇采矿
  • 7篇采矿工程
  • 7篇值模拟
  • 6篇巷道
  • 6篇矿压
  • 5篇煤体
  • 4篇应力
  • 4篇水射流
  • 4篇围岩
  • 4篇高压水
  • 4篇高压水射流
  • 3篇顶板
  • 3篇支护
  • 3篇微震
  • 3篇卸压
  • 3篇锚杆
  • 3篇煤岩

机构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煤炭科学研究...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天地科技股份...
  • 2篇晋城无烟煤矿...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开滦(集团)...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中国煤炭学会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13篇姜耀东
  • 12篇赵毅鑫
  • 5篇窦林名
  • 5篇祝捷
  • 4篇陆菜平
  • 4篇李忠华
  • 4篇潘一山
  • 3篇尹亮亮
  • 3篇刘京红
  • 3篇张啸
  • 3篇康红普
  • 3篇杜涛涛
  • 2篇尹希文
  • 2篇齐庆新
  • 2篇安里千
  • 2篇韩志茹
  • 1篇彭东
  • 1篇彭苏萍
  • 1篇李学华
  • 1篇刘升贵

传媒

  • 8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煤炭学报
  • 3篇煤矿开采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2009年先...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采过程中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简述了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论述了煤层冲击危险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简单实用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过程中巷道周围的应力变化情况,根据巷道围岩的力学性态,分析了巷道周围冲击危险性。
彭永伟齐庆新毛德兵任勇
关键词:数值模拟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破损过程的CT试验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工业计算机层析(ICT)设备与全数字液压实验系统EHF-EG200KN试验机,对大台煤矿冲击倾向性煤层底板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CT试验,得到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不同应力阶段岩石试样微裂纹发展的CT图像。通过对CT图像灰度值的分析,得到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裂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煤层底板岩石的破坏及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提供依据。
刘京红姜耀东赵毅鑫吕玉凯
关键词:CT试验单轴压缩岩石冲击地压
高压水射流割缝防治冲击地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冲击地压是一种主要的矿山灾害,它的发生一般是突然的并难以预见的,所以容易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因此需找一种经济有效的卸压方法以防治冲击地压就成为了矿山减灾工作的重要课题。与传统的大孔径机械钻孔方法及水射流钻孔方法相比,利用现有小孔径进行水射流割缝卸压的方法具有更良好的卸压效果,并且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因而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并易于推广的防冲方法。
张啸潘一山李忠华
关键词:冲击地压高压水射流割缝卸压
深部高应力集中区域矿震活动规律研究被引量:49
2008年
研究深部矿区,特别是高应力集中区域的矿震活动规律对于冲击矿压等动力灾害"时间–空间–强度"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三河尖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分析研究9202高冲击危险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矿震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矿震活动与区域最大垂直应力梯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最大垂直应力梯度越高,矿震信号越强,频谱则明显向低频段移动。(2)不同类型的矿震信号具有相应的波形及频谱特征。如卸压爆破信号呈现宽频谱、多峰值型的高频特征,而冲击矿压前兆信号则呈现出低频、低振幅,主震信号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和振幅。(3)矿震强度与电磁辐射幅值以及钻屑量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于监测冲击危险区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最后,提出降低区域应力集中控制矿震强度的弱化技术,并进行现场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陆菜平窦林名曹安业吴兴荣李志华
关键词:采矿工程矿震
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影响分析被引量:31
2007年
为了研究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随护巷煤柱宽度变化的特征,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FLAC3D)对不同煤柱宽度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煤柱的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破坏有很大差异,极窄小煤柱完全破坏,中等煤柱压应力较高,较大宽度煤柱内存在弹性区,但造成的煤炭损失大;巷帮实煤体的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而煤柱的破坏则主要是剪切、拉伸复合破坏。合理的护巷煤柱宽度应大于保证煤柱不被压垮、不发生裂隙向采空区漏风、诱发自燃的最小煤柱尺寸,同时最大煤柱宽度应避免煤柱承受较高应力而失去稳定性。
谢广祥杨科常聚才
关键词:综放回采巷道煤柱宽度数值模拟
工作面过褶曲时微震活动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在煤矿的地质灾害构造中,褶曲构造是常常出现的,它是岩层在水平应力挤压下形成的,在高应力状态下褶曲内部聚集了大量的弹性能,当工作面过褶曲时,破坏了褶曲内部原来的应力状态,这必然导致矿震的发生。冲击矿压和矿山震动总是相伴而生,作为一种区域、实时、动态监测手段,微震监测技术用于预测预报冲击矿压等地质灾害乃至防灾减灾完全可行。结合山寨矿微震系统监测到的矿震数据,通过对褶曲的力学分析和对波形的时谱分析,研究了工作面在过褶曲时的矿震活动规律。
王国瑞窦林名王利利杜涛涛卢新伟孙兴林
关键词:褶曲构造冲击矿压矿震
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的设计被引量:214
2008年
在不考虑原岩应力场的条件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分析了锚杆预应力、锚杆长度、锚杆支护密度、锚杆安装角度及锚固方式等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引起的应力场-锚杆预应力场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结合井下应用情况,对预应力锚杆支护涉及的参数,包括预应力,锚杆直径、强度、长度、密度、角度,锚固方式,组合构件参数,锚索支护参数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选择的原则、范围.
康红普姜铁明高富强
关键词:预应力锚杆支护支护参数
高水平应力跨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被引量:63
2008年
某矿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水平应力是垂直应力的2.46~2.72倍.受高水平应力、采动、支护等综合因素影响,该矿底板巷道变形严重,巷道返修2~3次仍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针对该矿底板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高水平应力条件下底板巷道在采动过程中围岩位移场与应力场分布的形态,得出该类巷道肩角处是首先发生破坏的弱结构部位,即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部位.因此提高弱结构部位的强度,从而使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有效承栽结构,是治理高水平应力跨采巷道的主要技术途径.结合受上部煤层开采影响中三石门工程,提出了在关键部位采取非均匀支护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量,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取得良好技术经济效益.
李学华姚强岭张农王东禹郑西贵丁效雷
关键词:跨采巷道
含瓦斯煤混合物吸附相的体积分数
气体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将引起煤体的膨胀和收缩,研究含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必须考虑吸附作用对煤体的附加影响。在混合物的理论框架内研究含瓦斯煤的本构关系有利于反映吸附气体和自由气体组分之间的动态平衡和相互转化。体积分数是...
祝捷姜耀东赵毅鑫董艳军姜鹏飞
关键词:体积分数含瓦斯煤本构方程
文献传递
冲击地压机制的细观实验研究被引量:65
2007年
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冲击地压发生特征,结合我国最新冲击地压案例,分析冲击地压的诱发因素。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阐述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中“煤体–围岩”系统内能量集聚及耗散特征;同时,研究煤体细观结构参数及有机组分分布等因素与煤体冲击倾向性的内在关系。通过煤样断裂过程的细观实验,探讨煤岩体在采动等外界因素影响下内部微裂纹快速成核、贯通、扩展进而诱发煤体整体失稳的机制。
姜耀东赵毅鑫何满潮彭苏萍
关键词:采矿工程冲击地压细观结构能量耗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