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0412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曹更玉付号秦志辉于迎辉臧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原子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自旋
  • 1篇SI(111...
  • 1篇STM
  • 1篇H原子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H
  • 1篇LDOS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曹更玉
  • 1篇臧侃
  • 1篇于迎辉
  • 1篇付号
  • 1篇秦志辉

传媒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原子在Si(111)-7×7表面吸附的STM研究
2011年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扫描隧道谱技术(STS)测量获得了H吸附前后这些位置的LDOS并阐明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测量获得了表面单分子Si-H化学键的振动和摆动模式。
臧侃于迎辉秦志辉曹更玉
关键词:H
磁共振力显微镜被引量:4
2011年
磁共振力显微镜是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成功结合,它同时具备了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探测能力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纳米分辨能力。与传统的感应式磁共振信号探测方法相比,磁共振力显微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采用的机械力学磁共振信号探测方法具有极高的信噪比,可以满足单个核自旋探测的要求。自1991年华盛顿大学的Sidles教授首次提出磁共振力显微镜的概念以来,其空间分辨率逐年提高,正逐步向单个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目标迈进。本文结合作者研制磁共振力显微镜的工作与当前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磁共振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着重从仪器角度介绍了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系统地讨论了磁共振力显微镜信号探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曹更玉付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自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