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62)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游旭群晏碧华王鹏张媛宋晓蕾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心理旋转
  • 2篇视觉
  • 2篇视觉表象
  • 2篇表象
  • 1篇信度
  • 1篇有限性
  • 1篇任务情境
  • 1篇情境
  • 1篇角色
  • 1篇角色效应
  • 1篇冠状
  • 1篇冠状面
  • 1篇航线
  • 1篇航线飞行
  • 1篇飞行
  • 1篇SIMON效...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篇游旭群
  • 3篇晏碧华
  • 2篇刘登攀
  • 2篇宋晓蕾
  • 2篇王鹏
  • 2篇屠金路
  • 2篇杨仕云
  • 2篇李瑛
  • 2篇张媛
  • 1篇张宇
  • 1篇邱香
  • 1篇吴彦文
  • 1篇牛勇

传媒

  • 6篇心理学报
  • 3篇心理科学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平面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实验方法,分别在水平面和冠状面内对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对心理旋转产生显著影响,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即存在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并不是在特定旋转条件下才出现的,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游旭群王鹏晏碧华
关键词:心理旋转冠状面
目标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任务中的提示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采用"提示-目标"的范式,探讨不同范围区域性提示对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任务的影响,以期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发现:在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任务中同样存在注意的提示效应,而且提示范围的效用程度影响被试在任务中的反应效率,另外这种提示效应还受到任务特性和背景刺激中存在的空间关系的影响。
张媛刘登攀游旭群
国外关于Simon效应及其反转现象的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07年
刺激-反应相容性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Simon效应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刺激-反应相容性现象。本文结合实证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关于此现象的研究,阐释了Simon效应的传统解释及其反转现象的逻辑再编码及显示-控制排列对应性假说等观点,分析了关于Simon效应的发生阶段及其本质问题的某些争论。最后尝试从空间注意以及电生理等角度来揭示此现象的作用机制。
宋晓蕾游旭群
关键词:SIMON效应
类别空间关系加工系统和数量空间关系加工系统的分离——来自多领域的研究证据被引量:2
2008年
Kosslyn认为人类的空间关系加工系统分为类别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和数量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不仅存在功能上的分离,并且存在大脑神经水平的分离,这种神经水平的分离表现为两种空间关系加工的大脑半球偏向,即类别空间关系加工的左半球偏向与数量空间关系加工的右半球偏向。对两种空间关系加工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从低水平的空间知觉,至表象、记忆、语言、行动及物体识别等,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半视野速示法,神经网络模拟,PET,fMRI,ERP,rTMS,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比较动物研究。综合现有研究,虽然大多数研究中得到的脑半球偏向为两种加工子系统在神经水平的分离提供了证据,但不同研究中脑半球偏向的获得是相当不稳定的,并且受到研究方法因素的影响。尽管造成神经水平的分离似乎与大脑左右半球对具有不同感受野特征的神经元输出的偏向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张宇游旭群
视觉表象产生的大脑半球专门化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Kosslyn单侧视野速示技术,以英文字母图片为学习材料,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视觉表象产生的大脑半球专门化效应。实验一提出在两种类型的视觉表象产生任务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加工起作用,但却不能直接证实这两种不同加工机制的存在。实验二和实验三则进一步证实了两种表象产生任务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并表现出不同的大脑半球专门化效应。上述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均参与产生视觉心理表象,但分工不同,并表现出不同的单侧化效应:大脑左半球通过运用类别空间关系产生表象更有效,大脑右半球运用数量空间关系产生表象更有效。结果进一步拓展了Kosslyn关于视觉空间关系加工的大脑半球专门化观点。
游旭群宋晓蕾
双任务情境下心理旋转的并行加工机制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心理不应期研究范式,三个反应时实验检测了心理旋转任务和其他认知操作任务能否并行加工的问题。在每个实验中要求被试快速、系列地完成对高低音的辨别任务(T1)和不同旋转角度的正反像辨别任务(T2),T1和T2呈现的时间间隔运用变化的SOA。结果发现:(1)T1的反应选择对T2的反应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T2上PRP效应显著。心理旋转的操作成绩随着SOA的缩短而降低。(2)在T1上同样存在随着SOA缩短,反应时增加,正确率下降的趋势。T2的反应选择对T1的反应选择同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T2的反应选择对T1的中枢加工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表明当T1的反应选择占据中枢瓶颈时,心理旋转任务和其他认知操作任务在中枢瓶颈中并行得到了有效的加工。
吴彦文游旭群
关键词:心理旋转
物理旋转的有限性对自我旋转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是人类所具有的两种动力转换能力,物理操作与心理加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空间认知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2×4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控制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基于不同物理旋转经验的水平面和冠状面自我旋转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旋转的有限性是影响自我旋转的重要因素,水平面自我旋转易于冠状面自我旋转。
王鹏游旭群
关键词:有限性
仿真场景下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中的注意分配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采用"提示-目标"的范式,并结合单、双任务的方法探讨仿真场景下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中的空间注意分配。结果发现:提示影响类别空间关系判断效率,不同类型提示对类别空间关系判断的影响不同;类别空间关系判断还受到任务类型和判断类型的影响。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提示有助于注意资源的集中,提示越有效注意资源分配效率越高;注意分配受到第二任务要求的影响;决定注意分配策略的认知判断过程可能是持续存在的。
游旭群张媛刘登攀
视觉表象扫描中的视角大小效应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视觉表象的几何距离扫描任务,通过两个实验首次揭示了视觉表象扫描中的视角大小效应。实验一采用3(视角2.7°,5.5°和8.2°)×3(扫描距离0.0cm,0.4cm,0.8cm)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这种表象前加工因素是否影响心理扫描的问题;实验二采用8(视角2.7°,4.1°,5.5°,6.9°,8.2°,9.6°,12.3°和17.1°)×2(扫描距离0.4cm和0.8cm)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如何影响心理扫描加工过程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视觉表象扫描中,扫描时间会受到表象对应刺激的视角大小影响,即使扫描的几何距离相等,不同视角大小条件下的扫描时间仍存在显著差异;(2)在4°到10°这个视角范围内心理扫描的时间显著短于这个范围之外的扫描时间,6.5°左右是视觉表象扫描的最佳视角。视角大小效应有别于心理扫描的大小效应和距离效应,为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对仪表、图形设计以及棋牌游戏等工作和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游旭群邱香牛勇
关键词:视觉表象
飞行管理态度对航线飞行驾驶行为规范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在对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飞行员航线飞行中所表现出的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的实时评估,着重探讨了飞行管理态度与航线飞行员驾驶舱操作行为规范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基本组织态度、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所构成的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高的信、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2)基本组织态度中的组织信任度和工作满意度分别对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飞行员的驾驶行为,而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两个因素对航线飞行驾驶行为规范性有显著影响。研究提示,基本组织态度通过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间接影响驾驶行为规范性。因此,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构成了影响航线飞行员驾驶行为规范性的两个重要中介变量。研究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航空安全文化特征诊断和CRM训练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游旭群晏碧华李瑛顾祥华杨仕云屠金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