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220412D)

作品数:12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张香斋贾青辉李蕴玉李佩国牛一兵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肉鸡
  • 4篇植酸
  • 4篇植酸酶
  • 4篇酸酶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蛋白日粮
  • 3篇低蛋白
  • 3篇低蛋白日粮
  • 3篇低磷
  • 3篇日粮
  • 3篇杆菌
  • 2篇多杀性
  • 2篇多杀性巴氏杆...
  • 2篇药性分析
  • 2篇抑菌
  • 2篇抑菌试验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物质
  • 2篇肉鸡生产

机构

  • 12篇河北科技师范...

作者

  • 12篇李佩国
  • 12篇李蕴玉
  • 12篇贾青辉
  • 12篇张香斋
  • 8篇牛一兵
  • 7篇张文香
  • 7篇段玲欣
  • 4篇张召兴
  • 3篇张建文
  • 3篇王秀梅
  • 2篇张艳英
  • 2篇吴同垒
  • 2篇史秋梅
  • 2篇张志强

传媒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种单味中草药对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14
2017年
为了研究20种单味中草药对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QHP-1株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改良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QHP-1株对五味子、黄连、石榴皮、乌梅4种药物极敏,对五倍子、白头翁、黄芩、沙棘、鱼腥草、夏枯草、穿心莲、车前草、黄柏9种药物高敏,对公丁香、苏木、大黄中敏,对薄荷、陈皮、马齿苋、甘草4种药物不敏感。说明五味子、黄连、石榴皮、乌梅4种中草药可以作为防治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复方中草药复方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研发。
常超越张召兴李蕴玉张香斋贾青辉李佩国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
邢台地区致鸡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为分析邢台地区致鸡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本实验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16S rRNA PCR的方法,从邢台地区不同养鸡场46份患卵黄性腹膜炎的40周龄~45周龄蛋鸡病料组织中分离鉴定出37株E.coli。人工感染1日龄的雏鸡,结果显示32株分离菌为致病性E.coli,采用玻板凝集法检测其血清型分布,结果显示定型的27株致病性E.coli分离株共属于11个血清型,以O_(78)、O_(148)、O_2及O_8为优势血清型。采用PCR方法检测32株致病性E.coli分离株14种毒力基因,其中irp2、fyuA、ompT、Iss^a、iucD^a、iutA、iroN、hlyF、fimC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96.9%、93.8%、86.7%、84.3%、71.9%、65.7%、56.3%和50%,其余毒力基因检出率较低。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32株致病性E.coli分离株仅对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和氟苯尼考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研究为防治致病性E.coli引起蛋鸡卵黄性腹膜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召兴李蕴玉吴同垒张香斋张志强史秋梅张艳英贾青辉李佩国
关键词:大肠杆菌卵黄性腹膜炎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42
2017年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张召兴李蕴玉常超越张香斋史秋梅张艳英吴同垒张志强贾青辉李佩国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肉鸡腹水综合征防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以右心肥大和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文章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李蕴玉李佩国张香斋贾青辉牛一兵张文香段玲欣
关键词:肉鸡腹水综合征病因
植酸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植酸酶作为饲用酶制剂在养鸡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植酸酶研究状况的分析,从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状、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氮磷排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科学合理地利用植酸酶,最大化地提高添加植酸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佩国李蕴玉张香斋贾青辉牛一兵张文香段玲欣
关键词:肉鸡植酸酶
植酸酶在肉鸡生产中应用效果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植酸酶作为饲用酶制剂因能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释放出无机磷及与植酸结合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为肉鸡所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减少无机磷的添加、粪磷的排泄和环境污染,但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李佩国李蕴玉张香斋贾青辉张文香牛一兵段玲欣
关键词:肉鸡生产植酸酶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饲用酶制剂
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QHP-1株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确定引起鸡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临床病死鸡体内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P-1,采用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Km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临床分离菌株QHP-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的QHP-1株有强的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QHP-1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强力霉素、恩诺沙星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米卡星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等5种药物耐药。
常超越张召兴李蕴玉贾青辉闫艳娟张香斋李佩国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的防治
2014年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是一种新型高致死性肉鸡疾病,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笔者从引起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的发病因素、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李蕴玉李佩国贾青辉牛一兵张文香段玲欣张香斋
关键词:肉鸡发病因素
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与蛋白酶对肉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在低磷低蛋白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将168只8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1组饲喂含植酸酶的低磷日粮,2组饲喂含蛋白酶的低蛋白日粮,3组饲喂含植酸酶和蛋白酶的低磷低蛋白日粮,于肉鸡19—21,40—42日龄进行代谢试验,测定粪中粗蛋白、钙、磷含量及其表观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可使肉鸡磷、钙排泄量分别降低26.91%-39.96%和6.93%~23.83%,磷、钙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14.34%~49.96%和7.90%-27.60%。低蛋白日粮添加蛋白酶可使肉鸡蛋白质和钙的排泄量降低4.10%~5.16%和1.57%-11.72%,蛋白质和钙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5.27%~6.98%和10.54%-22.73%。低磷低蛋白日粮联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肉鸡蛋白质、磷、钙排泄量分别降低1.99%~7.10%、16.50%~38.36%、4.09%-18.81%,蛋白质、磷、钙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3.19%~6.98%、17.20%~59.42%、14.07%-30.28%。
王秀梅李蕴玉贾青辉牛一兵张香斋李佩国张文香段玲欣张建文
关键词:肉鸡蛋白酶代谢试验营养物质利用率
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探讨低有效磷、低蛋白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68只8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标准日粮,1组为添加植酸酶的低磷日粮,2组为添加蛋白酶的低蛋白日粮,3组为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的低磷、低蛋白日粮,试验期为5周,测定第21,42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磷(P)、尿酸(UA)、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各组血清ALP、LDH、GPT、GOT活性以及Ca、P、TP、ALB、UA、Cre、D.Bili、T.Bili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1,3组肉鸡21,42天血清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05%、6.15%和4.41%、12.33%,而血清ALP活性分别降低13.83%、9.11%和5.52%、13.99%。
李蕴玉贾青辉王秀梅牛一兵张香斋李佩国张建文
关键词:肉鸡植酸酶蛋白酶血清生化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