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通市科委课题(S9923)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吴月平韩刚季沈杰沈张平张红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慢性
  • 2篇类药
  • 2篇基因
  • 2篇核苷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P基因
  • 2篇病毒
  • 1篇药物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特异
  • 1篇突变
  • 1篇突变频率
  • 1篇准种
  • 1篇苷类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机构

  • 3篇启东市人民医...
  • 3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宋健辉
  • 3篇张红春
  • 3篇沈张平
  • 3篇季沈杰
  • 3篇韩刚
  • 3篇吴月平
  • 1篇孙艺艳
  • 1篇陈琳

传媒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HB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BV特异CTL、HBV DNA、ALT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慢性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42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用流式细胞法检测HLA-A2等位型及外周血特异性CTL,套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结果治疗前慢性HBV感染者HLA-A2+细胞检出率为61.86%(73/118),在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后,检出率降为30.51%(36/118);与肝病对照组的14.29%(6/42)和健康人对照组的5.00%(5/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慢性HBV感染者治疗后HBV特异CTL显著升高,HBV DNA及ALT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外周血HBV特异CTL、HBV DNA及ALT在慢性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这些指标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
张红春吴月平韩刚沈张平宋健辉季沈杰陈琳
关键词:CD8+T淋巴细胞
核苷(酸)类药与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变异特点及突变频率的关系
2012年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药治疗不同时间段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HBV P)基因序列变异特点及突变频率。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全序列为参照,针对P区目的位点,参考引物设计原则,运用焦磷酸测序仪器配套的软件Assay Design SW在目的区域两端保守区域设计PCR引物及测序引物,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按照PyroMark ID遗传分析系统用SNP模式进行PCR产物HBVP基因相关位点的焦磷酸测序、突变频率检测,同时测定患者血清HB-VDNA、HBVM、ALT。结果 34例患者中16例发生变异,变异模式以经典突变L180M、M204V/I、A181V/T、N236T突变为主,加少量V173L突变,发生变异者耐药突变型在样本中所占比例由20%到100%;HBVP基因变异可以在HBVDNA、ALT发生突破前、中、后检出;发生HBeAg转化者P基因变异率较低。结论焦磷酸测序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HBVP基因变异;HBVP基因变异模式、突变频率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
孙艺艳吴月平张红春韩刚沈张平宋健辉季沈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准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类药物治疗不同时间血清HBVP基因变异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不同时间段血清HBV P基因点突变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CHB患者108例,并分别于接受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及序贯联合治疗前、治疗2年、治疗4年时,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并检测血清中HBV P基因的变异情况。针对HBV P区目的位点设计引物,按照PyroMark ID遗传分析系统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模式进行PCR产物HBV P基因相关位点的焦磷酸测序。结果随着不同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108例患者治疗前均无HBV P基因变异;治疗2年时,有60例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单点或多点突变;治疗4年时,共有93例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单点或多点突变;3例采用序贯联合治疗的患者,≥2年全部发生突变。单用某种核苷类药物时,HBV P基因的变异情况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同样的治疗时间段内,HBV P基因变异情况未见明显差异。变异模式以经典突变M204V/I、L180M、A181V/T、N236T突变为主,存在少量V173L、S202G、T184G突变。结论 HBV P基因变异的发生与核苷类药物治疗及治疗时间密切相关。
张红春吴月平韩刚沈张平宋健辉季沈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P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