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10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189H指数:5
相关作者:陈云敏詹良通罗小勇林伟岸冯源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填埋
  • 4篇污泥
  • 3篇填埋场
  • 3篇垃圾
  • 3篇垃圾填埋
  • 2篇预压
  • 2篇原位处理
  • 2篇真空预压
  • 2篇市政污泥
  • 2篇污泥减量
  • 2篇模型试验
  • 2篇垃圾填埋场
  • 2篇LNAPLS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动
  • 1篇电极法
  • 1篇电压梯度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9篇陈云敏
  • 7篇詹良通
  • 3篇林伟岸
  • 3篇罗小勇
  • 2篇占鑫杰
  • 2篇柯瀚
  • 2篇冯源
  • 1篇吕国庆
  • 1篇穆青翼
  • 1篇邓林恒
  • 1篇曾兴
  • 1篇兰吉武
  • 1篇刘伟
  • 1篇陈仁朋
  • 1篇魏海云
  • 1篇沈磊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Scienc...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时域反射法探测砂土中LNAPLs的适用性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NAPLs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日趋严重.快速、准确探测NAPLs污染区域的范围及污染程度,是进行污染场地修复的第一步.本文以柴油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TDR方法探测LNAPLs污染砂土的有效性和适用条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柴油-水-气-砂土均匀混合介质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测试;2)柴油污染砂土层状分布时电磁波反射波形特征及其对介电常数测试结果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柴油取代砂土中的孔隙水后引起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显著减小且通过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其取代量;2)当柴油仅取代砂土中孔隙气体时,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有微弱的变化;3)对于柴油污染砂土层状分布在饱和砂土中的情况,其电磁波反射波形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柴油污染砂土层上下界面的位置;4)对于实际场地勘探,当LNAPLs污染物渗入饱和砂土层中时,TDR方法能有效地探测;当LNAPLs污染物渗入非饱和砂土层中时,TDR探测技术的有效性取决于土层的饱和度.本文界定的适用条件为基于TDR方法的LNAPLs污染土勘探技术提供了指导.
詹良通穆青翼陈云敏陈仁朋
关键词:LNAPLS砂土介电常数电导率勘察
处置库污泥工程特性测试研究被引量:27
2013年
对某填埋场污泥库中取样的污泥进行了岩土工程特性测试,包括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界限含水率、颗粒级配、渗透系数、压缩固结特性及抗剪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淤泥相比,污泥库中经一段时间降解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及含水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5%和520%;污泥在历时2 a的生物降解作用下,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沿深度呈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污泥具有极高的压缩性,压缩系数a100-200高达7 MPa-1;污泥的固结表现为非线性大变形特性,其固结系数在10-5~10-6cm2/s,比淤泥低1~2个数量级,固结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污泥的抗剪强度参数较小,其黏聚力为0,内摩擦角为14.7°。有机质含量高是污泥高含水率、高液塑性指数、高压缩性,低渗透性、低固结系数及低抗剪强度的本质原因。以上成果可为污泥库的固化处置、稳定分析等提供必要的参数。
冯源罗小勇林伟岸詹良通柯瀚陈云敏
关键词:污泥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固结系数抗剪强度
采用移动电极法提高机械脱水污泥电动脱水能效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一种能移动阳极的电动脱水模型试验装置,对机械脱水污泥开展了固定间距电极和移动电极的电动脱水试验,比较分析了这2种方法的脱水效果及对应的能耗.试验结果表明:固定间距电极法脱水处理过程中,阳极附近已脱水污泥的阻抗增加,消耗的电压和电能上升;而后面未脱水污泥分得的电压下降,导致其脱水效果从阳极至阴极衰减.移动电极法通过移动阳极逐步越过已脱水污泥部分,将电压作用在未脱水的污泥,避免了电能消耗在高阻抗的脱水污泥,显著提高了能效,脱水过程中电渗流量稳定,脱水效果均匀.采用移动电极法进行脱水处理时能耗随加载电压梯度的增加而上升,随试样长度的缩短而降低.当采用8V.cm-1电压梯度的移动电极处理5cm长度的污泥时,污泥含水率可由初始的82.1%降至62.2%,所需要的能耗约为89.8kW.h.m-3.
詹良通罗小勇冯源陈云敏
关键词:污泥电压梯度脱水效果
市政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执行前,市政污泥往往直接倾倒于填埋场形成污泥库,导致垃圾设计库容显著降低。为恢复填埋场库容,许多填埋场面临污泥库的原位加固处理。通过2组模型试验,探讨真空预压处理污泥的可行性。试验结...
占鑫杰林伟岸詹良通罗小勇陈云敏
关键词: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污泥减量原位处理
文献传递
折线形填埋场排水系统最大浸润线水位深度的计算
2011年
在实际的填埋场设计中,存在着排水系统由两段或多段不同坡度的折线段组成的情况,目前对折线形排水系统最大水位深度的准确估算只适用于非常有限的几种情况。依据扩展的Dupuit假设,导出折线形排水系统在自由出流边界条件下的浸润线求解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及与Giroud等的计算结果比较,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合理和准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参数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下坡的最大液面高度取决于总长度、下游坡度及入渗强度。在计算上坡最大水头高度的时候,应该考虑由于下坡积水引起的上下坡交界处的水位。复合排水材料对减少最大水位深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柯瀚陈云敏沈磊
关键词:填埋场渗滤液
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水位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W软件分析了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回灌工程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分析表明,现状水位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恰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现状水位线即为安全控制水位;若直接实施浓缩液回灌,全场渗滤液水位明显上升,垃圾填埋体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降低,不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如果预先将全场水位降低3m后再实施回灌,回灌后水位低于现状水位,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在该填埋场布设45口抽排竖井,预计实施渗滤液抽排3个月后可将全场水位降低3m,满足浓缩液回灌工程稳定安全控制要求。
詹良通兰吉武邓林恒吕国庆陈云敏
关键词:浓缩液回灌填埋体水位
垃圾填埋场污染物击穿竖向防渗帷幕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被引量:26
2013年
为了解中国第一代垃圾填埋场中防渗帷幕的服役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苏州七子山填埋场地质条件为例,以COD作为代表性污染物,在前期现场勘查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对防渗帷幕被污染物击穿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基于Ogata解析解给出了防渗帷幕击穿时间和设计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嵌入式防渗帷幕击穿时间影响不十分显著;帷幕上下游水头差、帷幕渗透系数、阻滞因子和厚度对嵌入式防渗帷幕的击穿时间有显著影响,击穿时间与上下游水头差、帷幕渗透系数、阻滞因子、以及帷幕厚度的平方近似呈线性关系;扩散系数对嵌入式防渗帷幕击穿时间的影响不可忽略。
詹良通刘伟曾兴陈云敏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击穿时间
市政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1]执行前,市政污泥往往直接倾倒于填埋场形成污泥库,导致垃圾设计库容显著降低。为恢复填埋场库容,许多填埋场面临污泥库的原位加固处理。通过2组模型试验,探讨真空预压处理污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后污泥含水率显著降低,强度提高至2~4 kPa;污泥排水固结系数随预压过程发展表现出非线性;排水板周围污泥含水率和渗透系数降低明显,阻碍离排水板较远处污泥排水固结,因此减少排水板间距可显著提高污泥处理效果;真空预压过程中污泥中孔压变化规律与常规淤泥质土有明显区别,特别是远离排水板的位置孔压消散幅度小,表明污泥中孔压消散规律不符合传统的太沙基固结理论;污泥真空预压过程中,间歇式通正气压会在处理初期阶段加快排水速率,但整体改善作用不明显;真空预压可作为污泥减量化的一种途径,如要满足后续堆载垃圾的要求,还需配合其他原位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强度。
占鑫杰林伟岸詹良通罗小勇陈云敏
关键词: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污泥减量原位处理
Experimental study on applicability of using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to detect NAPLs contaminated sands被引量:5
2013年
Underground contamination by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NAPLs)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Rapid and reliable detection of contaminated zone and degree is the first step to site remediation. In this paper, diesel and fine sand are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using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TDR) to detect LNAPLs contamination. The major work includes: 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the diesel-water-air-sand mixtures; measurement of reflection waveform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for specimens with a diesel contaminated layer being sandwiched in s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oth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observed for the diesel-water-air-sand mixtures when diesel displaces the pore water, and the content of diesel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insignificant change in dielectric properties is measured when diesel only displaces the pore gas; when the diesel contaminated sand i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saturated sand layers, the interfaces of the diesel contaminated layer can b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reflection waveform; for field application, TDR method is valid for the case that LNAPLs seep into saturated sand layer,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DR method in vadose zone depends on the initial saturation of the sand layer. The finding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a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TDR for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NAPLs contaminated site.
ZHAN LiangTongMU QingYiCHEN YunMinCHEN RenPeng
关键词:LNAPLSSAND
环境土工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02
2014年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固体废弃物产量迅速增大,地下水土污染不断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岩土工程研究者力图利用岩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岩土工程学科的一个新兴分支——环境土工。环境土工问题伴随着生化反应、物理变化和机械运动等过程,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基本理论体系。该文论述了土体的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运移、溶质迁移和孔隙气运移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生化反应–骨架变形–水气运移–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模型及其控制方程,界定并明确了模型参数及测试方法;揭示了高厨余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存在严重的生化降解酸化抑制、骨架弱化和液气传导相互阻滞现象,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压缩变形和液气产生及运移、污染物迁移与土体固结相互作用、污染物击穿防污屏障及覆盖屏障防水闭气的内在机理;结合笔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环境土工研究和工程实践积累,总结了所提出的填埋场固废降解程度、渗滤液产量、填埋气收集率、填埋体沉降与填埋场容量、填埋场边坡稳定、防污屏障服役寿命评价方法以及所研发的填埋场液气立体导排、新型防污屏障和TDR污染土勘察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陈云敏
关键词:环境土工生化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