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A06B101-3-1)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米亮刘晓冰王光华金剑刘俊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教育部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土壤
  • 2篇大豆品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倒伏
  • 1篇地下部
  • 1篇性状
  • 1篇有机碳
  • 1篇脂肪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土壤类型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棕壤
  • 1篇作物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4篇金剑
  • 4篇王光华
  • 4篇刘晓冰
  • 4篇米亮
  • 2篇王程
  • 2篇徐艳霞
  • 2篇刘俊杰
  • 1篇杜金岭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50年黑龙江省大豆遗传改良的产量及品质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荚数、荚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徐艳霞米亮王程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脂肪
两个大豆品种在暗棕壤和黑土中的根系形态和根瘤性状被引量:10
2008年
选取黑龙江省2种主要农田土壤类型(暗棕壤和黑土)和2个大豆品种(滴2003-1和合丰25),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于大豆第5片复叶展开期、初花期、结荚初期、结荚盛期、鼓粒初期、鼓粒期和完熟期取样,进行根系形态(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平均根直径等)和根瘤性状(根瘤数、根瘤鲜质量和单个根瘤质量)的动态分析,以研究品种和土壤类型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大豆根系形态及结瘤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在第5片复叶展开期和初花期,暗棕壤的根系干质量、根长和根表面积低于黑土,而在鼓粒初期后高于黑土,暗棕壤的平均根直径在鼓粒初期后也高于黑土,但土壤类型对根冠比的影响不大;暗棕壤的根瘤数在初花期后明显低于黑土,但根瘤鲜质量和单个根瘤质量高于黑土.不同品种的根系性状在2种土壤上的差异程度不同,与合丰25相比,滴2003-1的根系性状受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在鼓粒期,根干质量(P<0.05)、根表面积(P<0.05)、根瘤数(P<0.01)及单个根瘤质量(P<0.001)在不同品种与土壤类型间表现出显著的互作效应.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徐艳霞刘俊杰米亮王程Stephen James Herbert
关键词:大豆土壤类型根系形态根瘤
1950-2006年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被引量:23
2008年
为指导未来大豆高产育种的目标性状,对黑龙江省1950-2006年间推广的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单株荚数、粒数也均显著增加,平均每年提高0.54%和0.98%,但百粒重未表现显著变化;经过50多年的品种改良,大豆株高下降14.0%,干物重和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5.8%和35.1%,抗倒伏性状及子粒病虫害也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这些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呈显著相关关系.然而,V3(第3个三出复叶期)~R2期(盛花期)生长速率和LAl(叶面积指数)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并未表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而且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大.在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过程中,干物质重、收获指数的提高以及抗倒伏性的改善对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米亮杜金岭
关键词:大豆干物质倒伏产量性状
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分配及转化被引量:24
2008年
光合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去向及代谢机理易被忽视,此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农田土壤质量变化及全球碳循环规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述了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动态分配、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及微生物在光合碳转化中的作用,总结了碳示踪技术;提出应加强在典型土壤类型上的光合碳研究,明确其对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贡献;重点开展大豆、玉米等作物光合碳在地下部动态分配研究;探讨根系分泌含碳化合物与微生物利用的关系;强调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等综合因素对碳分配的影响。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张磊米亮刘俊杰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作物生育期光合碳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根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