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EM014) 作品数:18 被引量:94 H指数:6 相关作者: 蒲春生 许洪星 吴飞鹏 郑黎明 杨红斌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高频波动对多孔弹性介质中稠油黏温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定量描述高频波动激励井热力学降黏解堵的机理,基于高频波在多孔弹性介质中能量传播、损耗和转化的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高频波动激励下稠油油藏近井带储层中稠油温度及黏度变化的稳态和非稳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能量衰减和转化方程、非均匀热源圆筒壁导热微分方程和温黏状态方程组成,采用耦合迭代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揭示了高频波对多孔弹性介质中稠油温度和黏度影响的主控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频率为20 k Hz的高频波动在r<0.6 m范围内作用效果明显,频率越高作用效果越好,但处理范围越小;与波动频率相比,振幅对其作用效果更显著;波动作用由非稳态向稳态过渡所用时间约400 s。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为稠油油藏近井地带高频波动解堵增产增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蒲春生 徐加祥 徐加祥 刘玺 郑黎明关键词:稠油开采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9 2012年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综合了空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可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油区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室内实验低渗透层中的原油被明显启动,驱油效率由水驱阶段的8.33%升高到50.55%;矿场试验井组含水率由98%下降至73%,产液量由3m3/d降至0.8m3/d,平均单井产油量由0.05m3/d增至0.2m3/d。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甘谷驿油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增油控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杨红斌 蒲春生 吴飞鹏 张新春 杨兴利 李星红 郑黎明关键词:甘谷驿油田 稠油双管采油技术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2012年 双管采油举升工艺技术通过独立的采出液流出通道,降低杆液粘滞阻力,实现常规稠油的有效举升,但在系统理论模型及配套优化手段上的欠缺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推广的关键瓶颈。利用室内流变性试验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流动环境下的油水混合溶液流变性模型;同时利用幂律流体流动力学及常规举升工艺作用过程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双管系统下的压力场、温度场、流体流动场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双管系统工作原理的系统研究,利用节点分析理论建立了双管采油系统工作过程中各模型间的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其数值解,最终研发了双管举升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软件。现场应用表明:建立的系统理论及优化设计手段计算误差<5%,可有效促进该工艺技术在油田的进一步推广。 尚朝辉 吴晓东关键词:稠油 举升 双管 有杆泵 动力学模型 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微观原因解析 被引量:8 2014年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一定油品的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的微观原因,本文从相、分子取向和原油胶体结构模型氢键理论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根据以上3种解释理论,对于不同性质的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点不同的原因也进行探讨分析,验证了3种解释理论的正确性.一般密度大和粘度高的原油所含胶质和沥青质等天然的W/O型乳化剂较多,W/O型乳状液的转相点亦较高.由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对稠油的开发进行思考,不同稠油油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使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不同,分析认为考虑相转换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油藏水驱规律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董巧玲 蒲春生 郑黎明 段琼 何延龙 任杨 尉雪梅关键词:氢键 转相点 稠油蒸汽-CO_2-化学催化复合吞吐作用机理 2015年 针对蒸汽复合液态二氧化碳和层内水热裂解催化剂吞吐注入时,其措施效果不稳定的现象,开展了不同催化剂、CO2、蒸汽单独与稠油作用,以及两两复合作用下原油降黏效果对比实验.由静态降黏实验后气样组分监测,剖析了CO2与裂解催化剂混合应用于稠油降黏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复合注CO2和层内裂解催化剂时,其降黏率较单独催化剂应用时降低14%左右;其主要抑制机理为:CO2可减弱弱碱性硫原子的质子化产生活性中间体的作用,加速稠油中有氧基团的酸聚合反应,抑制可产生活性氢的水气转换反应,导致对裂解后稠油中氢烃组分的抽提,从而致使复合降黏效果变差.由此,推荐了合理的注入段塞流程,为提高该复合技术开发效果的稳定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尉雪梅 郑黎明关键词:稠油 蒸汽吞吐 延迟凝胶硅酸堵水剂DG-01对孤岛油田水平井的适应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研制了一种延迟凝胶的DG-01硅酸堵水剂,凝胶时间达到13.5h以上。针对水平井堵水成功率低、封堵效果差的问题,研究DG-01堵水剂对水平井的堵水效果,考察了油藏条件对DG-01堵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和矿化度的升高,DG-01堵水剂的凝胶时间缩短,凝胶强度增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可削弱矿化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岩心封堵实验表明封堵率大于96%,DG-01堵水剂对高渗透岩心具有更好的封堵效果,200℃高温老化24h导致封堵率小幅度下降。孤岛GD1-17P410水平井使用DG-01堵水剂实施堵水后,出水量下降,产油量大幅升高,封堵有效期达180d以上,累积增油320t。 冯志强 杜辉 孔瑛 侯影飞 杨金荣 蒲春生关键词:孤岛油田 水平井 堵水剂 硅酸 凝析油气藏气湿反转解水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气湿反转是目前解决油气藏水锁损害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氟烷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Zonyl 8740的修饰,使岩心表面的润湿性发生了气湿反转。通过做接触角测量实验,发现溶胶的陈化时间、溶胶-凝胶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氟化浓度和氟化时间对岩心的浸润性有明显的影响。毛细管上升实验结果表明,用溶胶和Zonyl 8740处理后,气/水体系和油/气体系中的润湿性由优先液湿转变为气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岩心表面的形貌和能谱进行分析显示,用溶胶和Zonyl 8740共同处理岩心后,岩心表面具备了微细的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Zonyl 8740处理后,岩心中水的渗透率比未处理时增大了4倍。 冯春燕 孔瑛 蒋官澄 杨金荣 蒲春生 张玉忠 李颖颖关键词:溶胶-凝胶 含氟表面活性剂 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模拟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空气泡沫/凝胶复合驱技术综合了凝胶和空气泡沫的双重优势,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地质储层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凝胶和泡沫的注入顺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凝胶注入量、泡沫液注入速度、空气注入速度和泡沫总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水驱高含水后,优先注入凝胶段塞,再注入泡沫,调堵效果最好。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饶鹏 杨红斌 蒲春生 李星红 吴飞鹏 张新春 杨兴利关键词:凝胶 提高采收率 稠油注蒸汽层内化学生热温度场计算 被引量:1 2012年 稠油吞吐井注汽过程中,由于沿程热损失,到达油层深部的蒸汽温度较低,不能有效提高远井带油层温度,导致单井控制范围有限,因而采用层内化学生热提温技术,将生热剂段塞注入设计的油层区域,依靠生热剂反应放出大量热,提高油层深部地层温度。针对地层物理模型,根据单元体平衡法,结合傅里叶定律、牛顿公式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层内传热数学模型,并对一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生热技术,能够提高油层温度40℃左右,加热了蒸汽难以提温的远井带,改善原油流变性,促进原油流向井底,提高了单井产量。 黄勇 蒲春生 吴飞鹏关键词:温度场 稠油 一种延迟凝胶硅酸类堵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针对孤岛油田中高渗透率的情况,在油田污水中以水玻璃和甲基硅酸钠为主剂,加入磷酸和缓释酸(A酸),研制了一种可延迟凝胶的硅酸类堵水剂。在常压和模拟地层温度(60℃)下,考察各组分用量对堵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硅酸钠改善了硅酸凝胶的性能,使凝胶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弹性。A酸缓慢释放H+,达到延迟凝胶的目的。堵剂的凝胶时间随水玻璃和A酸用量的增加而缩短,随甲基硅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延长,在磷酸用量为0.3 mL时出现极大值。堵剂总体积为100 mL,当水玻璃10 mL,甲基硅酸钠5 mL,磷酸0.3 mL,A酸20 mL,油田污水64.7 mL时,可以形成具有良好强度的凝胶,凝胶时间最长为13.5 h。 杜辉 冯志强 孔瑛 侯影飞 杨金荣 蒲春生关键词:堵水剂 水玻璃 孤岛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