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3406203)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穗萌杨欢吴兴举高矿陈展斌更多>>
相关机构:皖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理学

主题

  • 11篇原子
  • 7篇微分截面
  • 7篇(E,2E)...
  • 6篇电荷
  • 6篇有效电荷
  • 5篇三重微分截面
  • 5篇库仑
  • 5篇库仑波
  • 5篇初通道
  • 4篇RECOIL...
  • 4篇BINARY...
  • 3篇中高能
  • 3篇散射过程
  • 3篇中性原子
  • 3篇氦原子
  • 3篇高能
  • 3篇HE原子
  • 2篇动量
  • 2篇动量转移
  • 2篇屏蔽效应

机构

  • 18篇皖西学院
  • 13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张穗萌
  • 13篇杨欢
  • 13篇吴兴举
  • 8篇高矿
  • 4篇陈展斌
  • 3篇张玉
  • 3篇宋军
  • 3篇周军
  • 2篇孙瑞
  • 1篇刘向远
  • 1篇薛新霞

传媒

  • 9篇原子与分子物...
  • 5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高能电子入射单电离He原子过程中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这篇文章用3C和DS3C模型,在不同几何条件下研究了中高能电子入射单电离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早期的测量和最新的绝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有效电荷对三重微分截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中高入射能下,截面的角分布由binary峰和recoil峰组成,末态电子与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对峰的大小有显著贡献.更进一步,修正后的binary峰的幅值对入射电子能量E_0和散射电子偏角θ_1的变化比较敏感.
张穗萌吴兴举陈展斌杨欢刘向远
关键词:有效电荷屏蔽效应
入射电子被中性原子散射过程中的库仑波描述被引量:2
2006年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培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高化氯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张穗萌张玉吴兴举宋军
关键词:初通道库仑波有效电荷
入射电子被中性原子散射过程中的库仑波描述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
张穗萌张玉吴兴举宋军
关键词:初通道库仑波有效电荷
文献传递
中高能电子电离He原子的二重微分截面被引量:2
2008年
这篇文章用BBK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100,200,300,400和600 eV等中、高能情况下,电子入射电离He原子的二重微分截面(DDCS),给出了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截面的角分布.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的二重微分截面分别通过敲出电子和散射电子三重微分截面(TDCS)在全空间的角度积分而得到,所有的理论结果与有效的实验测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除400和600 eV的高入射能之外,理论结果均能与绝对测量的实验结果较好的符合.
张穗萌吴兴举孙瑞杨欢高矿周军
低能氢原子(e,2e)反应中非一阶效应的理论研究
2007年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对入射能为27.2eV时,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结果与一级玻恩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修正后的BBK模型中非一阶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杨欢高矿吴兴举张穗萌
关键词:BINARY峰RECOIL峰
氢原子(e,2e)反应中BBK模型非一阶效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对入射能分别为54.4eV,150eV,250eV时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结果与一级玻恩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修正后的BBK模型中非一阶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该模型中的末态三体间的屏蔽包含了极强的非一阶效应的信息.
杨欢高矿吴兴举张穗萌
关键词:BINARY峰RECOIL峰氢原子
非共面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
2011年
考虑末通道He+中剩余电子的屏蔽效应之后,在非共面几何条件下利用3种不同的修正方案,详细地比较并研究了不同索末菲参量在非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对He原子(e,2e)反应中三重微分截面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产生这种影响的物理本质.
陈展斌杨欢吴兴举张穗萌
关键词:三重微分截面
低能氢原子(e,2e)反应中非一阶效应的理论研究
用 BBK 模型和修正后的 BBK 模型对入射能为27.2eV 时,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结果与一级玻恩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修正后的 BBK 模型中非一...
杨欢高矿吴兴举张穗萌
文献传递
入射电子被中性原子散射过程中的库仑波描述被引量:2
2006年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我们早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对于初、末通道,分别使用了解析的平面波和库仑波,而现有的波函数与早期工作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在初通道,现有的波函数包含有入射电子与中性原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效应,而早期文章则没有这种效应.这里使用的末态波函数与以前是相同的.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张穗萌张玉吴兴举宋军
关键词:初通道库仑波有效电荷三重微分截面
非共面对称不等能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He的(e,2e)反应
2007年
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64.6eV非共面对称不等能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的较好。从碰撞的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影响出射电子角分布的原因。
高矿杨欢吴兴举张穗萌
关键词:三重微分截面角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