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33)

作品数:2 被引量:5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蒂郭翔燕徐子英张云帆赵中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珠江口盆地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岩石圈伸展
  • 1篇异常沉降
  • 1篇陆架
  • 1篇陆架区
  • 1篇凹陷
  • 1篇白云凹陷
  • 1篇不确定性
  • 1篇沉降
  • 1篇沉降分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周蒂
  • 1篇廖杰
  • 1篇赵中贤
  • 1篇赵美松
  • 1篇张云帆
  • 1篇陈广浩
  • 1篇徐子英
  • 1篇郭翔燕
  • 1篇李鹏春
  • 1篇谢辉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陆架区岩石圈伸展模拟及裂后沉降分析被引量:49
2010年
本文根据伸展盆地发育的挠曲悬臂梁模型,以二维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区1530测线北段的岩石圈伸展系数,分析了其裂后沉降规律。由正演模拟,发现盆地1530测线北段的裂陷由北向南逐渐发育,其陆架岩石圈的平均伸展系数为1.2和较大凹陷处的岩石圈理论伸展系数变化在1.08~1.24之间。整条剖面裂后沉降的实测值比理论值大2.5km左右,本文分析造成这一差值的最大可能是裂后异常沉降的存在。由前人成果可知,陆坡区也存在其他大的异常,对于陆架和陆坡区的异常,本文认为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南海陆缘之间都可能有关联,它们的产生可能是某种共同机制的结果。珠江口盆地陆架区的实测裂后沉降速率明显不同于逐渐减小的理论变化规律,而是存在两期(30~18.5Ma和18.5Ma至今)由快到慢的变化。在30~23.8Ma沉降速率集中在140~190m/Ma,之后23.8~18.5Ma减小至35~65m/Ma。18.5~16Ma的沉降速率迅速增大到300m/Ma,随后16Ma至今又减小至75~110m/Ma。其中18.5~16Ma的沉降速率最大,并与当时陆架坡折的形成和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相对应,也与前人在陆坡区白云凹陷发现的17.5~15.5Ma裂后重大加速沉积的时间一致,因此本文推测珠江口盆地18.5~17.5Ma可能存在一重大构造事件,引起盆地从陆架到陆坡的裂后快速沉降的发生。但对于构造事件的成因、准确时间及其范围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赵中贤周蒂廖杰何敏郭翔燕张云帆徐子英
关键词:陆架珠江口盆地
盆地沉降史回剥分析的不确定性及参数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回剥分析(backstripping)是盆地沉降史分析的核心方法,应用极为广泛;但对其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的关注甚少。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地区为例,探讨了原始数据和选用参数(包括无钻井揭示的基底埋深和界面年龄、地层划分、孔隙度随深度变化曲线、沉积岩性、古水深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等)对回剥分析结果的影响。理论分析和灵敏度试验表明,无钻井揭示的基底埋深的误差影响回剥分析的所有结果;界面年龄的误差仅影响对沉积速率和构造沉降速率的估计;岩性的影响反映在选取密度和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参数之中,孔隙度在不同地区可能有较大差异;而古水深是回剥分析参数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古水深的误差不影响去压实厚度和沉积速率,但却100%成为构造沉降量的误差。由于陆坡区古水深和岩性随位置的变化较大,这两种参数对陆坡区回剥分析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需要采用随位置而变的参数,特别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估计各地层沉积时的古水深变化。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参数选取的不当有可能导致谬误的结果,因此发表回剥分析结果时应该说明主要参数的选取依据,而对于文献中发表的回剥分析结果则必须在考察其数据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后才能考虑采用与否。
谢辉周蒂陈广浩李鹏春庞雄李元平赵美松
关键词:不确定性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