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31)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向荣陈木宏刘芳陈忠颜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有孔虫
  • 4篇同位素
  • 3篇底栖有孔虫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冷泉
  • 2篇氧碳同位素
  • 2篇碳同位素
  • 2篇群落
  • 2篇群落变化
  • 2篇浮游有孔虫
  • 1篇生态
  • 1篇水合物
  • 1篇水体
  • 1篇台风
  • 1篇转换函数
  • 1篇末次冰消期
  • 1篇末次冰消期以...
  • 1篇活动区
  • 1篇甲烷
  • 1篇古温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6篇向荣
  • 5篇陈木宏
  • 4篇刘芳
  • 3篇张兰兰
  • 3篇颜文
  • 3篇陈忠
  • 2篇杜恕环
  • 1篇孙有斌
  • 1篇方力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hase Evolution of Holocen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Benthic Foraminiferal Evidence from Core CO2被引量:8
2013年
Assemblage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in a sediment core(C02)near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Mud were studied to decipher the phase evolution of Holocen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Holocene marine transgression.It appears that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11.2 10.1 kyr BP),the faunal was dominated by low salinity and shallow water species Cribrononion subincertum,Buccella frigida and Ammonia beccarii,reflecting a near coast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A rapid increase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mmonia compressiuscula between 10.1 9.3 kyr BP indicates that the sea level rose rapidly during that time period.From 9.3 7.7 kyr BP,th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was dominated by high percentage of A.compressiscula,suggesting that the sea level was relatively stable.An obvious transition of benthic foraminifera,from the A.compressiuscula-dominated assemblage to an Ammonia ketienziensis-dominated assemblage,occurred between 7.7 6.2 kyr BP,possibly corresponding to a second sea level rapid rise period in the Yellow Sea during the Holocene.This transition may correspond to the gradually strengthened Yellow Sea warm current(YSWC)and finally is established the modern-type circulation in the Yellow Sea.It may also mark the formation of the Yellow Sea cold bottom water(YSCBW)during that period.Since then,th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based on core C02 was dominated by typical YSCBW species,A.ketienziensis,Astrononion italicum and Hanzawaia nipponica,at 6.2 4 kyr BP.A non-deposition period occurred since 4 kyr BP,which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hydrology changes caused by the East Asia monsoon.The two obvious benthic foraminiferal transitions recorded in core C02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Yellow Sea has undergone a two-phase rapid sea level rise during the Holocene marine transgression.
FANG LiXIANG RongZHAO MeixunZHOU LipingLIU JianguoZHANG Lanlan
关键词:HOLOCENEPALEOENVIRONMENT
南海北部东沙西南冷泉活动区的底栖有孔虫响应研究
<正>底栖有孔虫是海洋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原生动物,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壳体化学组成对冷泉活动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我们首次在东沙西南海区表层沉积物中发现有附生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iscanomalina sem...
向荣陈忠方力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文献传递
东沙西南海域表层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对冷泉活动的指示被引量:11
2012年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记录是冷泉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底栖有孔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表生属种Discanomalina semiungulata、Cibicides wullerstorfi、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Cibicides lobatulus的碳同位素,相对同水深南海现代表生底栖有孔虫有明显的负偏记录,尤其是表生种D.semiungulata基本都偏负;内生种Lenticulina orbicularis也有部分负偏,而Uvigerina auberiana的碳同位素则明显偏正;几种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波动幅度都明显较大,明显超出了南海最近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幅度。其中生活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semi-ungulata和C.lobatulus的同位素都呈明显的负偏,认为该区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这种负偏和波动幅度大可能是由于冷泉活动造成的。活体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该区可能存在有正在活动的冷泉,其中表生种D.semiungulata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冷泉活动的一个潜在指示标志。
向荣方力陈忠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关键词:冷泉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现代浮游有孔虫生态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古海洋环境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表层古海洋环境信息主要载体的浮游有孔虫分布范围广泛,在海洋沉积物中大量保存,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重建古环境的基础。对现代浮游有孔虫的生态特征进行研究,是正确理解浮游有孔虫群落及其壳体地球化学指标所蕴涵古海洋环境信息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浮游有孔虫生态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进展,重点阐述了不同海域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一些主要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区域分布、深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及其壳体同位素组成等特征。最后展望了我国南海现代浮游有孔虫生态的研究前景。
刘芳向荣
关键词:氧碳同位素沉积物捕获器
台风过境前后南海北部水体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2008年8月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拖网调查,对12号台风"鹦鹉"过境前后南海北部水体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海洋环境参数,初步探讨了台风对水体浮游有孔虫群落分布的影响,以增加对浮游有孔虫群落的环境生态的了解,为古环境重建积累基础资料。结果显示,台风过境后的浮游有孔虫丰度较台风来临前有明显降低,优势属种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的相对百分含量在台风过境后有明显的降低,而生活在次表层水体中的Globigerina calida和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的相对百分含量则在台风过境后明显上升。研究认为台风过境造成的水体垂直混合增强可能是导致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
刘芳向荣张兰兰陈木宏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台风南海北部
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海底冷泉区是海洋能源和生物资源同时富集的一类特殊区域。底栖有孔虫群落及其地球化学组成是海底冷泉区发育的重要指示标志之一。海底冷泉区的底栖有孔虫及其碳同位素研究,对于探讨冷泉演化、评估古冷泉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全球一些主要冷泉区的底栖有孔虫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对比了各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地域差异,评述了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记录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冷泉活动的潜在指示意义,最后提出了南海北部冷泉活动区底栖有孔虫方面的研究展望。
向荣刘芳陈忠颜文陈木宏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水合物冷泉甲烷碳同位素
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及5种古温度转换函数对比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冲绳海槽中部A7孔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对该区18ka以来的海洋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浮游有孔虫群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冰消期-全新世阶段变化:在18-15ka的冰消期早期,浮游有孔虫群落以冷水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等为主;在15~9.4ka,浮游有孔虫冷水种含量迅速降低;9.4ka以来的全新世则以暖水种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a glutinata等为主.此外,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如Heinrich 1、博令-阿罗德暖期(Bolling-Allerod)和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都有明显反映,在全新世还记录了一系列的冷事件(约2.3~4.6、5.3、6.2、7.3和8.2ka).9.4ka前后浮游有孔虫冷暖种群的变化可能对应了黑潮暖流的突然加强.采用5种不同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对表层海水温度进行了估算,通过与Mg/Ca和U37^k'温度估算结果对比,对不同转换函数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SIMMAX没有明显的冰消期一全新世变化.另两种基于现代类比技术的转换函数MAT和RAM,其估算结果较类似,13ka以来的温度波动较小,对新仙女木事件没有明显反映.基于Imbrie-Kipp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的估算结果表现出了较大的冰消期-全新世变化,然而对于博令-阿罗德暖期变暖和新仙女木降温事件没有反映,研究发现这主要由Globigerina bulloides的含量变化造成.通过消除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G.bulloides的含量变化影响,修正后的两种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较好地反映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波动,与该区Mg/Ca和U37^k'方法重建的古温度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我们认为修正后的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更适合冲绳海槽中部的古温度估算.
向荣刘芳孙有斌陈木宏
关键词:转换函数表层海水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