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0603)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彩虹辛晓平刘杏认李胜功张雷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针茅
  • 2篇贝加尔针茅
  • 2篇草甸
  • 1篇地上部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势种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植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 1篇土壤温度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作者

  • 2篇张雷明
  • 2篇李胜功
  • 2篇刘杏认
  • 2篇辛晓平
  • 2篇张彩虹
  • 1篇黄妮
  • 1篇朱军涛
  • 1篇牛铮
  • 1篇陈瀚阅
  • 1篇黄文江
  • 1篇张瀛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热点植被指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传统植被指数方法中利用单一方向的光谱特性估测LAI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和冠层结构信息不足的缺陷,以二向反射特性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HVI)为基础,将表征叶片空间分布模式的热暗点指数(HDS)引入土壤调整型植被指数(SA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中,构建具有二向反射特性的土壤调整型热点植被指数(SAHVI)和增强型热点植被指数(EHVI)。同时使用红光,近红外,蓝光和绿光波段计算HDS,选择对LAI敏感性较高的HDS参与构建新型植被指数,并利用试验测量的小麦冠层二向反射率数据和叶面积指数,研究新型植被指数与LAI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基于蓝光和红光波段计算的HDS参与构建的EHVI、SAHVI与LAI的线性相关程度要优于EVI、SAVI,且较NHVI有进一步提高,能有效缓解LAI估算中植被指数饱和现象。
陈瀚阅牛铮黄文江黄妮张瀛
关键词:遥感光谱分析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
实验增温对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繁殖物候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寒和极地地区的植物物候产生强烈的影响。该研究主要关注增温条件下藏北高寒草甸不同功能型植物繁殖时间(生殖物候)的改变。实验采用开顶箱式增温方法,对3个主要功能群浅根-早花、浅根-中花和深根-晚花植物的现蕾、开花、结实时间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增温导致了土壤水分胁迫,显著推迟了浅根-早花植物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的繁殖时间;(2)增温显著提前了浅根-中花植物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和深根晚花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矮羊茅(Festuca coelestis)的繁殖时间;(3)增温没有显著影响浅根-中花植物楔叶委陵菜(Potentilla cuneata)和深根-晚花植物无茎黄鹌菜(Youngia simulatrix)的繁殖时间;(4)增温缩短了3种类型植物的开花持续时间。这些结果显示增温改变了藏北高寒草甸群落中多数物种的繁殖时间,这预示着在未来更热更干的生长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系统的植物物候格局可能会被重塑。
朱军涛
关键词: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不同月份采集的贝加尔针茅地上部的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组织内养分元素化学性质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2009年生长季的不同月份(5—9月)采集了呼伦贝尔地区贝加尔针茅地上部(茎和叶),作为分解底物,采用分解袋法,研究其分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采集的贝加尔针茅分解底物之间的分解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依采集月份逐渐递减,5月>6月>7月>8月>9月;分解底物初始N、P、Zn、K、Mg和Mn含量与分解速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碳含量和C∶N与分解速度呈显著负相关,初始钙含量、N∶P与分解速度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与分解底物的残余质量(%)相关性明显;另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与凋落物C、N含量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解底物质量损失与土壤水分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较弱,说明降水变化通过调节土壤湿度来影响凋落物分解。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贝加尔针茅根系组织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优势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根系组织和地上部分凋落物分解的季节动态以及凋落物的放置位置(置于地表和15cm土壤表层)对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置于表层土壤中的根系组织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比置于地表的快,但是根系组织在两个放置位置分解的差异不显著。无论置于地表还是置于表层土壤中,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均快于根系组织的凋落物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碳(C)损失的季节变化模式与重量损失相似;而氮(N)变化模式明显不同,地上部分凋落物表现为释放—累积—释放,根系则表现为释放—累积,并且地上部分或者根系在不同放置位置中N含量变化的差异较小。地上部分和根系组织凋落物的初始化学组成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分解过程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其次的原因才是土壤含水量。因此,该地区未来环境温度、湿度因子的变化将会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过程,而对根系组织凋落物的分解作用较小。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贝加尔针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