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07)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海军朱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气候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试验
  • 2篇环流
  • 2篇值模拟
  • 1篇地球系统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影响
  • 1篇跃层
  • 1篇水球
  • 1篇瞬变
  • 1篇瞬变响应
  • 1篇能源
  • 1篇能源运输
  • 1篇平板
  • 1篇气候态
  • 1篇气候系统
  • 1篇气候系统模式
  • 1篇热力
  • 1篇热力强迫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杨海军
  • 1篇朱江

传媒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Advanc...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ssessing the meridional atmosphere and ocean energy transport in a varying climate被引量:1
2013年
Assessing the meridional atmosphere and ocean energy transport is one of the most classical problems in climate research.The meridional energy transpor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equilibrium of the earth system.Although the principle to calculate the meridional energy transport is simple,many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main unsolved.For example,what are the intrinsic mechanisms to maintain the hemispherically antisymmetric structure in the total energy transport? How on earth does the meridional energy transport parti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and,is there really a so-called "Bjerknes compens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is relationship would provide us deep insight into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betwee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in global scale.In this review we try to come out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are deserved in-depth investigations in current climate studies.
YANG HaiJun
关键词:能源运输地球系统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in the Subtropical Thermal Forcing on the Equatorial Pacific被引量:1
2014年
The equatorial response to subtropical Pacific forcing was studied in a coupled climate model. The forcings in the western, central and eastern subtropical Pacific all caused a significant response i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 with comparable magnitudes. 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key role of air–sea coupling in the subtropical impact o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 instead of only the role of the "oceanic tunnel". The suggested mechanism is that the cyclonic(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caused by the subtropical surface warming(cooling) can generate an anomalous upwelling(downwelling) in the interior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an anomalous downwelling(upwelling) occurs at the equatorward flank of the forcing, which produces anomalous thermocline warming(cooling), propagating equatorward and resulting in warming(cooling) i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 This is an indirect process that is much faster than the "oceanic tunnel" mechanism in the subtropical impact on the equator.
WANG LuYANG Haijun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热力强迫海气耦合温跃层
全球地形影响大气和海洋经圈环流的耦合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气候系统模式(CESM1.0)研究陆地地形改变对大气海洋经圈环流的影响。模式首先给出真实海陆分布及陆地地形情况下的大气海洋气候态,然后给出平板陆地情况下(陆地海拔均匀10 m)的气候态。与真实世界相比,平板陆地情形下大气海洋经圈环流发生重大改变:首先,年平均大气对流中心南移到赤道附近,使得大气哈德雷环流相对于赤道对称;其次,海洋的经向翻转流变强,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太平洋出现强大的经向翻转流及热盐环流。在平板陆地情形下,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抬升减弱,向北的大气热量输送减少,北半球温度降低,大气对流中心因而向赤道迁移;同时,海洋向极地的热量输送也减弱,中高纬度海洋变冷,北太平洋海水密度增加很多,北大西洋海水密度降低,导致海洋经向翻转流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
孙瑜杨海军
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经圈环流
温室气体变化数值模拟试验中全球降水和温度变化的迟滞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耦合气候模式(GFDL-CM2.1)研究变动气候背景下全球平均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不同情景CO2强迫试验表明,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迟滞效应。全球平均降水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降水同时也受到CO2浓度的直接影响。在CO2增加又恢复的试验中,降水变化滞后于地表温度变化,出现降水"迟滞效应"。在CO2增加过程中,温室效应增强会立即导致大气长波吸收增强,大气获得的净辐射能量增加,为维持大气能量收支平衡,地面向上潜热通量受到抑制,形成CO2增加对降水的抑制效应。随之而来的温度上升则主要引起大气层顶出射长波辐射以及大气对地表的长波回辐射增加,大气净辐射能量减少,地面潜热通量增加,从而引起降水的增加。在CO2减少过程中,情况正好相反,温室效应减弱会增加降水,而温度降低会减少降水。温度和CO2对降水的不同影响决定了降水的迟滞效应。
孙道勋杨海军
关键词:温室效应降水
估计变动气候中大气和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被引量:2
2013年
气候系统准平衡态的维持决定于大气-海洋的经向热量输送.由于全球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严重不对称,海洋向极热量输送关于赤道也是非对称的.然而,全球热量输送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气-海洋总经向热量输送关于赤道反对称.这暗示着大气经向热量输送会弥补海洋热量输送的非对称性,同时也说明大气与海洋热量输送之间存在着某种约束关系.对这一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揭示一些气候系统的关键约束因素,减少复杂气候系统的自由度或不确定性,使得人们能以更简洁的方式理解气候系统及其变化.在变动气候背景下,大气-海洋经向热量输送的变化以及这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Bjerknes补偿"关系的研究,是目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前沿课题之一."Bjerknes补偿"所暗示的大气-海洋经向热量输送的协同变化揭示了海气系统的一个耦合方式,将极大加深人们对复杂气候系统变化的理解.
杨海军
水球世界气候态与经向热量输送的数值模拟试验
2014年
利用完全耦合的气候模式(FOAM),通过两组理想的水球试验,研究水球气候系统中的平均气候态和经向热量输送。两组水球试验分别是Aqua和Ridge,前者整个星球完全被水覆盖,没有任何陆地,后者与前者的唯一区别是从南极到北极有一道连续的地脊。相比于现实世界,水球世界的气候更加温暖,极地几乎没有海冰。北半球的经向温度梯度较现实世界弱,导致北半球的大气经向热量输送较小。这些差别主要来源于海陆分布改变造成的行星反照率的改变,而云量的增加部分抵消了这种改变。尽管在两个水球试验中海洋环流和平均温度场差别很大,但大气平均气候态差别不大。不同于Ridge,在Aqua中赤道区域出现"反"哈德雷环流,使得低纬度大气向赤道方向输送热量。尽管水球世界的海洋环流与现实世界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总的经向热量输送及其在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分配依然保持稳定。中小尺度的涡旋和扩散引起的经向热量输送部分抵消了大尺度环流引起的经向热量输送,尤其在中纬度起着重要作用。
李庆杨海军
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了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平衡响应。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热盐环流强度将减弱约20%;大气中CO2浓度减半后,热盐环流将增强约13%。研究结果表明,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响应有两个阶段:瞬变阶段和平衡阶段。瞬变响应主要取决于局地海表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变化,平衡响应还与非局地热量输送和淡水输送过程有关,两个过程作用相互竞争。在CO2加倍实验中,与淡水输送相关联的正反馈作用更强,导致热盐环流略有恢复;在CO2减半实验中,热量输送与淡水输送作用相抵,热盐环流没有明显的恢复。此外,海水密度与其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导致CO2加倍和减半实验中热盐环流的响应大小是非对称的。
朱江杨海军
关键词:热盐环流瞬变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