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201)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闻晓波王密冉旭华侯喜林李冬野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猪戊型肝炎病...
  • 3篇主要抗原表位
  • 3篇抗原表位
  • 3篇ORF2
  • 3篇病毒
  • 2篇原核表达
  • 1篇间接ELIS...
  • 1篇N端
  • 1篇C端
  • 1篇ELISA

机构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3篇侯喜林
  • 3篇冉旭华
  • 3篇王密
  • 3篇闻晓波
  • 2篇李冬野
  • 1篇朴范泽
  • 1篇李晓娟
  • 1篇周恩民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C端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GenBank公布的猪戊型肝炎病毒DQ1株ORF2的氨基酸序列,确定了其C端抗原性较高的区域,针对此区域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该区域,并将此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命名为pET30a-ORF2C,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1.0 mmol/L IPTG 37℃诱导表达。结果表明,RT-PCR扩增得到301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18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进一步利用其建立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冉旭华闻晓波王密李冬野侯喜林
关键词: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
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主要抗原表位区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4
2010年
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C端和N端的主要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命名为ORF2-C和ORF2-N,初步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用重组蛋白ORF2-C和ORF2-N作为诊断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ELISA诊断方法。抗原最适包被浓度ORF2-C为8μg/mL、ORF2-N为12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均为1∶50,ORF2-C作用时间为50min、ORF2-N作用时间为90m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5000;ORF2-C判定标准:D450nm值≥0.348为阳性,D450nm值<0.348为阴性;ORF2-N判定标准:D450nm值≥0.397为阳性,D450nm值<0.397为阴性。与戊型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3%、86.7%。利用重组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且ORF2-C的检测效率明显高于ORF2-N,该方法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猪戊型肝炎病毒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闻晓波王密冉旭华周恩民李晓娟侯喜林朴范泽
关键词: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ELISA
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的主要抗原表位区。通过对GenBank公布的猪戊型肝炎病毒DQ1株ORF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了其N端抗原性较高的区域,针对此区域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该区段,并将此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命名为pET30a-ORF2N,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1.0 mmol/LIPTG37℃诱导表达。RT-PCR扩增得到424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1.8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用其建立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冉旭华闻晓波王密李冬野侯喜林
关键词: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