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716008)

作品数:67 被引量:446H指数:13
相关作者:孙志浩郑璞吴坚平杨立荣徐刚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三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25篇化学工程
  • 20篇理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羰基还原酶
  • 7篇香草醛
  • 7篇离子
  • 7篇
  • 7篇拆分
  • 6篇丁香
  • 6篇丁香酚
  • 6篇异丁香酚
  • 6篇脂肪酶
  • 6篇生物催化
  • 6篇羟基
  • 6篇离子液
  • 6篇离子液体
  • 6篇苯基乙二醇
  • 6篇催化
  • 5篇生物转化
  • 5篇酵母
  • 5篇近平滑假丝酵...
  • 4篇选择性
  • 4篇有机相

机构

  • 48篇江南大学
  • 18篇浙江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三明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化化工科学...
  • 1篇生物化学系
  • 1篇重庆博腾科技...

作者

  • 32篇孙志浩
  • 17篇杨立荣
  • 17篇吴坚平
  • 17篇郑璞
  • 13篇徐刚
  • 8篇倪晔
  • 7篇何军邀
  • 5篇聂尧
  • 5篇穆晓清
  • 4篇李永红
  • 4篇许建和
  • 4篇刘宇鹏
  • 4篇念保义
  • 3篇张荣珍
  • 3篇肖荣
  • 3篇潘江
  • 3篇赵丽青
  • 3篇朱蕾蕾
  • 3篇刘咏梅
  • 2篇柳志强

传媒

  • 10篇生物加工过程
  • 7篇工业微生物
  • 5篇有机化学
  • 5篇化工进展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合成化学
  • 2篇Chines...
  • 2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18篇2007
  • 16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构象工程强化酶的催化选择性
<正>酶的最根本特征是其加快反应速度的能力,即催化活性。酶的选择性是酶对于不同底物的相对活性,包括化学选择性、位置选择性、立体选择性等等,反映某一酶催化不同底物反应速度的差异程度。酶的稳定性则是指酶的活性随时间衰减的快慢...
许建和徐天闻
文献传递
串珠镰孢霉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D_泛解酸内酯水解酶N末端序列,并根据NCBI中公布的D_泛解酸内酯水解酶cDNA序列设计了一个特异引物,该引物结合Oligo(dT) 1 5,以串珠镰孢霉(Fusariummoniliforme)CGMCC 0 5 36mRNA反转录得到的总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约1 5kb左右的片段,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进行测序,对测得的序列进行分析,重新设计了一对引物,并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限制酶EcoRⅠ和SalⅠ的识别位点序列,利用热启动PCR成功地扩增出了D_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基因,基因片段长度为114 6bp ,该序列同来源于尖镰孢霉菌(F .oxysporum)AKU 370 2菌株的编码D_泛解酸内酯水解酶cDNA结构基因的同源性为90 0 6 %。将所得片段定向克隆到pTrc99a载体中,转化至JM10 9感受态细胞,筛选出了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进行SDS_PAGE电泳,检测出在约4 0kD处有一蛋白表达带。对两株重组基因工程菌的比活力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37U和4 1U。
柳志强孙志浩
醇类物质诱导培养改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去消旋转化能力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全细胞去消旋转化外消旋苯基乙二醇(PED)制备S-苯基乙二醇.主要研究了在菌体培养阶段添加底物醇类和酮类对菌体生长及菌体产酶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乙醇可以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中脱氢酶活力,从而改善菌体立体选择性转化能力.通过在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添加0.1%乙醇,菌体量增长10%,相对酶活提高30%,采用相同浓度菌体转化105mmol/L(R,S)-苯基乙二醇时,产物(S)-苯基乙二醇的对映过量值从90%提高至99%,产率从87.3%提高至92.4%.
任艳秋徐岩穆晓清聂尧
关键词:近平滑假丝酵母
近平滑假丝酵母(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纯化得到的(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rCR)蛋白质测序结果推导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筛选得到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后测序。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rcr基因全长1011bp,共编码3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9kD。将序列递交NCBI比对,与醇脱氢酶超家族成员序列同源性达99%。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中表达rcr基因,重组菌可还原β-羟基苯乙酮得到(R)-苯乙二醇,光学纯度为100%e·e,摩尔产率为80·4%,在反应体系中无需外加辅酶再生系统即可完成转化。
许娜王海燕聂尧徐岩肖荣
关键词:羰基还原酶
华根霉菌丝体结合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动力学拆分2-辛醇被引量:14
2008年
研究了华根霉CCTCC M201021菌丝体结合脂肪酶(RCL)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动力学拆分外消旋2-辛醇的能力.发现RCL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E>100),辛酸和异辛烷分别是最佳的酰基供体和反应溶剂,体系水活度的减少对反应的光学选择性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反应初速度.在相同转化率下,通过添加3A分子筛降低体系水含量可使反应初始速度提高7.3倍.当底物浓度提高到0.230 mol/L,反应40 h时转化率达44.4%,产物酯的ee值为94.7%.与三种商品化脂肪酶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条件下RCL对2-辛醇的拆分不但具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E=103.1),而且也表现出较高的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
单天宇王栋徐岩何军邀
关键词:华根霉动力学拆分2-辛醇
酶催化拆分制备手性2-氯-1-(2,4-二氟苯基)乙醇及光学活性抗真菌药物的合成被引量:5
2008年
用Pseudomonas stutzeri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法制备高对映体纯的手性2-氯-1-(2,4-二氟苯基)乙醇,得到95.8%ee值的(R)-异构体和94.5%ee值的(S)-异构体,以此手性醇为关键中间体合成了4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光学活性化合物α-氯代苄氧基-β-(1-咪唑基)-2,4-二氟乙苯硝酸盐.纸片扩散法测试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对各种念珠菌(Candida species)(R)-5a和(R)-5b具有与氟康唑相当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氟康唑耐药的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5a,5b及其两种光学活性异构体均有优异的抗菌活性,而且(R)-异构体的活性明显高于(S)-异构体和外消旋体.
王明慧杨光杨立荣
关键词:手性抗真菌药
固定化细胞生物催化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方法能有效提高近平滑假丝酵母催化(RS)-苯基乙二醇(S-PED)去消旋化反应的稳定性,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固定化细胞催化批次由游离细胞的2次提高至6次,产物可保持高光学纯度(>95%)、高产率(>85%)。与化学合成液晶掺杂剂S-1011的理化特性对比结果表明,生物催化法制备获得的(S)-PED能够替代化学法制备的相同产品。
穆晓清徐岩聂尧刘鑫勤李韶辉
关键词:近平滑假丝酵母固定化细胞
有机相酶催化氨解反应拆分制备(R)-4-氯-3-羟基丁酸乙酯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脂肪酶催化的氨解反应拆分4-氯-3-羟基丁酸乙酯.经过对脂肪酶及反应溶剂的筛选,确定最佳脂肪酶及溶剂分别为Novozym435和二氧六环;并在该反应体系中考察了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与摇床转速对反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反应的反应速度和对映体选择率,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30℃、底物浓度0.5mol/L、酶量10mg/mL、摇床转速200n/min.反应35h后,ee可以达到99%以上,此时转化率为57.7%.
金勇吴坚平徐刚杨立荣
关键词:脂肪酶氨解拆分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分析发酵液中的琥珀酸等代谢产物被引量:44
2006年
采用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对琥珀酸及发酵液中常见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H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对9种有机酸(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乙酸、甲酸和丙酸)、葡萄糖及乙醇进行了较成功的分离,并应用于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的产品分析。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55℃柱温和10 mmol/LH2SO4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有机酸、葡萄糖和乙醇的平均回收率在96.0%-104.8%,精密度偏差在0.4%-3.5%范围内。
刘宇鹏郑璞孙志浩
关键词:琥珀酸离子排斥色谱
离子液体中Ni-Cu/SiO_2催化合成薄荷醇被引量:1
2007年
制备了Ni-Cu/MO2(M=Si,Ti,Zr)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介质中研究了其对柠檬醛(1)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4)的反应。结果表明:相比于有机溶剂,在离子液体中催化剂对1分子中的2位C=C双键加氢更容易,提高了选择性;特别是可调节酸度的离子液体[bmim][AlmCln],在竞争性加氢中促进了1向生成4的方向转化;在2 MPa,80℃的反应条件下,1的转化率为100%,对4的选择性为88.6%。
念保义徐刚吴坚平杨立荣
关键词:薄荷醇柠檬醛选择性加氢离子液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