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BFDPGuizhou200501)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崔宏浩朱青卢松鲁剑巍徐昌旭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4篇冷浸田
  • 3篇施肥
  • 2篇氮肥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养分吸收量
  • 2篇油菜
  • 2篇玉米
  • 2篇玉米间作
  • 2篇施用
  • 2篇施用量
  • 2篇水土
  • 2篇水土保持
  • 2篇坡耕地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吸收量
  • 2篇间作

机构

  • 7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朱青
  • 4篇崔宏浩
  • 3篇卢松
  • 1篇徐昌旭
  • 1篇鲁剑巍
  • 1篇林海波

传媒

  • 4篇耕作与栽培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技服务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贵州省土壤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肥及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和分析测试,研究施肥和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油菜秸秆、籽粒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吸收量中油菜籽粒所占比例较大。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51.7kg/hm2,与PKB、NKB、NPB处理及农民习惯相比,分别增收油菜籽34.81%、25.40%、17.91%和9.34%,分别提高净收益1797.39、1550.00、966.60、1486.74元/hm2,各肥料增产顺序:N>P>K。氮肥用量与油菜籽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施用氮肥增产26.52%~68.10%。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益下降,氮肥的经济用量为N180.0kg/hm2,氮肥利用率可达29.19%,农学效益可达3.58。
陈正刚鲁剑巍李剑朱青柳玲玲
关键词:氮肥施肥油菜养分吸收量
贵州缓坡地生物篱等高条带种植技术规程被引量:2
2011年
1范围规程规定了在贵州缓坡地等高条带种植多年生植物作为栅篱的技术,使其对土壤和地表径流的拦阻,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坡地肥力和生产力。规程适合贵州省缓坡地生物篱等高条带建植。
朱青陈正刚唐志坚李剑
关键词:技术规程生物篱坡地条带多年生植物地表径流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研599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确定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氮肥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给氮肥用量范围内,施氮能提高油菜的产量以及植株养分吸收量和经济效益;适宜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N的农学效益。认为:在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上施用N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120 kg/hm2、硼肥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的最大化。
李剑朱青陈正刚陈卓贾云昌蒋贤林石生琼
关键词:氮肥施肥量油菜养分吸收量
钾肥施用量对小黑麦产量的影响
2011年
为小黑麦的种植中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8个钾肥施用量处理对小黑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增加小黑麦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并且明显提高小黑麦的产量。
张箐卢松杨念龙朱青陈正刚李剑
关键词:小黑麦钾肥
油研599的平衡施肥效应
2011年
为确定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选用油研599设置8个处理对其进行了平衡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用氮、磷、钾、硼肥能明显提高油菜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NPKB处理的茎秆、籽粒、植株的N、P、K养分吸收量明显高于PKB、NPB、NPK和NKB处理。表明,在贵州省黔北地区对油研599施用氮肥180kg/hm2、磷肥90kg/hm2、钾肥120kg/hm2和硼肥15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李剑朱青陈正刚陈卓贾云昌蒋贤林石生琼卢松
关键词:平衡施肥
贵州坡耕地三种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研究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作物分带轮作和玉米单作3种种植模式下地表覆盖度和表层土壤含水量月变化,年均土壤和养分流失量以及产量等,比较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与分带轮作模式可保持坡耕地全年覆盖,并在整个雨季保持较高的覆盖度。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增加了0—20cm耕层土壤中的根量,增强了土壤的渗透能力,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可减少地表径流39.3%,减少土壤侵蚀59.3%;分带轮作可减少地表径流10.4%,减少土壤侵蚀21.3%;两种模式都提高了雨季前和雨季耕层土壤中的水分,减少了水土流失引起的有机质流失29.9%~52.4%,全N流失26.7%~54.9,全钾流失27.3%~70.9%,缓效钾流失21.4%~58.9%,提高玉米产量33.0%~35.9%;紫花苜蓿—玉米间作还可收获紫花苜蓿干草13 664kg/hm2,复合产量是农民习惯的4.1倍;分带轮作可收获大豆、红薯、油菜等,复合产量为12 492kg/hm2,是农民习惯的2.7倍。
朱青陈正刚李剑熊燕华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保持
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
通过研究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作物分带轮作和玉米单作三种种植模式下地表覆盖度和表层土壤含水量月变化,年均土壤和养分流失量以及产量等,比较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与分带轮作模式可保持坡耕地全年覆盖...
陈正刚朱青李剑熊燕华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保持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冷浸田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铁毒致病的生理机理是植物体内积累过量的铁以及铁化合物诱发多种活性自由基,进攻膜脂,导致脂质的过氧化和膜的损伤。在过量Fe2+胁迫下,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抗铁毒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水稻对Fe2+毒害的响应机制,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类型的冷浸田开展不同浓度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冷浸田加入Fe2+后,水稻叶片和根系的POD、SOD活性及MDA含量随Fe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冷浸田(冷水田、烂泥田)的环境因子如低温提高了水稻的POD活性及MDA含量,降低了水稻的SOD活性,冷浸田(冷水田、烂泥田)水稻叶片和根系受Fe2+伤害的程度高于黄泥田;Fe2+对水稻生理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尤其是水稻分蘖期的叶片和根系更容易受到Fe2+的伤害;适宜的Fe2+浓度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陈正刚徐昌旭朱青崔宏浩卢松李剑张德平古雁兵
关键词:冷浸田FE^2+水稻PODSODMDA
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冷浸田的类型、特点以及中低产的原因,概述了硫在土壤中的形态,探讨了硫化氢(H2S)对土壤结构以及水稻的形态,产量,品质的影响,总结了针对冷浸田中硫化氢的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关键词:冷浸田水稻硫化氢
亚铁对水稻分蘖期植株性状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水稻田亚铁过量会对水稻产生毒害作用,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入不同量FeSO4·7H2O对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田中FeSO4·7H2O施入量大于744kg/hm2时,水稻分蘖期株高和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试验田中FeSO4·7H2O施入量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冷浸田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崔宏浩陈正刚朱青张钦李剑卢松张德平古雁宾
关键词:水稻分蘖期植株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