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2Z465)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占秋姚苹苹张云邓小昭朱函坪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6篇汉坦病毒
  • 4篇肾综合征
  • 4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综合征
  • 4篇综合征出血热
  • 4篇出血热
  • 2篇啮齿
  • 2篇啮齿动物
  • 2篇HFRS
  • 1篇蛋白
  • 1篇地理
  • 1篇地理景观
  • 1篇东南沿海
  • 1篇引物
  • 1篇引物检测
  • 1篇引物设计
  • 1篇诊断试剂
  • 1篇诊断试剂盒
  • 1篇试剂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联勤...

作者

  • 5篇杨占秋
  • 5篇邓小昭
  • 5篇张云
  • 5篇姚苹苹
  • 4篇朱智勇
  • 4篇徐芳
  • 4篇朱函坪
  • 3篇梅玲玲
  • 3篇李晴
  • 3篇谢荣辉
  • 3篇陈文
  • 2篇王忠灿
  • 2篇罗凡
  • 2篇姚晨辉
  • 1篇刘力
  • 1篇肖红
  • 1篇吴光华
  • 1篇程胤凯
  • 1篇黎锦
  • 1篇朱涵坪

传媒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近3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疫区变迁和流行特点,以利于掌握湖北省HFRS的时空动态及传播规律,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80-2009年湖北省各县市HFRS疫情监测数据,建...
张一卉葛亮刘力霍细香凌佳馨李金林鲁力樊红杨占秋
文献传递
东南沿海地区地理景观与HFRS流行特征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东南沿海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疫区;了解该地区HFRS自然疫源地的地理景观结构,分析流行特征、为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以往资料和疫区类型选择14个地区应用地理景观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该病的流行特征。结果该地区景观特点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多湿润,位于多水带,属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具有广阔的农作物,为HFRS主要宿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和食物条件。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数量多,带毒率高;14个出血热疫区共检查鼠形动物4 386只,出血热抗原阳性267只,阳性率为5.1%;出血热抗体阳性364只,阳性率8.3%。近5年来该地区HFRS发病率较2000年以前有所上升。结论东南沿海地区仍是HFRS的主要疫区。
邓小昭张云王忠灿姚苹苹朱涵坪吴光华曹广文
关键词:东南沿海肾综合征出血热地理景观
用新型汉坦病毒通用引物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病毒核酸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提高汉坦病毒(HV)的检出率。方法:设计了两对新的汉坦病毒(HV)通用引物,建立新的RT-PCR方法,对流行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对166份血清中HV RNA的检测显示HTN型阳性率为80.1%(133/166),SEO型为19.9%(33/166);对不同浓度的HV RNA检测结果显示,本法最低可检测出血清中72 pg病毒基因组。结论:说明本法用于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HV R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且我国中部地区HFRS流行以HTN为优势型,这一结果不仅为HFRS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HFR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
付萍李晴杨占秋陈文肖红
关键词:汉坦病毒引物设计肾综合征出血热
自制汉坦病毒N蛋白IgM直接捕捉ELISA诊断试剂盒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初步评价应用自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汉坦病毒(HV)重组N蛋白(rNP)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诊断试剂盒。方法考核该试剂盒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比较其与同类商品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以评估检测血清抗HV-IgM的敏感性。结果(1)该试剂盒仅与抗HV-IgM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抗水痘病毒-IgM(抗VZV-IgM)、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M(抗JEV-IgM)、抗登革热病毒-IgM(抗DV-IgM)、抗手足口EV71病毒-IgM(抗EV71-IgM)阳性血清均无反应;试剂盒放置37℃3d,检测血清抗HV-IgM的活性,无明显降低。(2)在120例临床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的144份血清中,2种试剂盒仅对12例的12份血清抗HV-IgM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8例的首份血清,该试剂盒阳性,商品试剂盒阴性(第2份血清2种试剂盒均阳性);3例的首份血清(未采到第2份血清),该试剂盒为临界值,商品试剂盒阴性;另1例的首份血清该试剂盒阳性,商品试剂盒阴性(2种试剂盒第2份血清和第3份血清均阳性)。结论实验室研制的捕获法ELISA抗HV-IgM诊断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敏感性,适于H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
姚苹苹朱函坪姚晨辉徐芳梅玲玲张政朱智勇邓小昭张云
关键词:汉坦病毒N蛋白
汉坦病毒ZJ5株M和S全片段的分子特性及序列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浙江新分离的汉坦病毒疫苗后备筛选毒株ZJ5株的M和S全片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与基因分型,了解该毒株分子基础,并分析与其他病毒株以及20年前浙江分离的汉坦病毒Z10、Z37疫苗株的差异。方法提取汉坦病毒ZJ5株感染细胞总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并测定序列。结果扩增出ZJ5病毒M和S全片段并测定了序列,经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与汉城型(SEO)病毒有最高的同源性,为SEOV,但与国内外已知的SEOV核苷酸差异高达11.7%~19.2%和6.7%~14.5%;用M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病毒株分在SEOV发生群,与SEOV的Gou3株亲缘关系最近,但独自构成一进化支。结论ZJ5株为一不同于现已报道的SEO型毒株的新亚型.
姚苹苹朱函坪徐芳谢荣辉梅玲玲陆群英朱智勇邓小昭张云
关键词:汉坦病毒系统发生树
2007年浙江省鼠类感染汉坦病毒监测及病毒分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鼠类肺组织和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血清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肺HV抗原。HV抗原阳性鼠肺接种Vero-E6细胞分离病毒,用HV单克隆荧光抗体鉴定分离株的型别。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129只,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3.0%,鼠血标本IgG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8.0%。分离到6株汉滩(HTN)型病毒,其中来自黑线姬鼠5株,褐家鼠1株。结论浙江省存在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疫源地,HV主要流行型别为HTN型。
姚苹苹徐芳朱函坪谢荣辉程胤凯梅玲玲朱智勇邓小昭张云王忠灿
关键词:啮齿动物汉坦病毒
浙江省汉坦病毒基因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分析浙江省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本文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1981~2007年从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的12株汉坦病毒的S、M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属汉滩(HTN)型和汉城(SEO)型的混合型疫区,病毒的基因差异和亲缘远近关系主要表现在地区性,而与病毒分离的年代与宿主关系并不大,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该现象在HTNV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同一地区分离的病毒表现为较高的基因同源性,系统进化树上分布于同一或临近分支。另外发现分离自浙江省建德地区的Gou3和ZJ5株在SEOV进化枝中构成一独立分支,而且与国内外SEOV其他毒株的基因差异均较大,在浙江省建德地区存在着SOEV的特殊亚型病毒。
姚苹苹朱函坪邓小昭徐芳谢荣辉姚晨辉翁景清张云杨占秋朱智勇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分子进化分析
湖北省武汉地区啮齿动物汉坦病毒S基因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地区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以及流行的基因型和亚型。方法2000--2003年、2009--2011年秋冬季在武汉地区新洲、江夏区野外及居民区采用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取肺脏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的样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00--2003年捕获啮齿类动物437只,HV抗原阳性鼠肺标本24份,病毒携带率为5.49%。2009--2011年捕获啮齿类动物173只,HV抗原阳性鼠肺标本7份,病毒携带率为4.05%。褐家鼠为当地的优势鼠种。22份标本成功地用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V)特异引物扩增部分S基因片段并测序。17只(13只褐家鼠,4只黑线姬鼠)鼠肺标本中扩增出SEOV部分S基因片段(nt588-1147),分别属于第3亚型和2个新的基因亚型。5只黑线姬鼠的鼠肺标本中扩增出HTNV部分S基因片段(nt615~1141),分别属于第7亚型和1个新的亚型。结论武汉地区流行的HV为SEOV和HTNV,并发现新的基因亚型,SEOV可能“溢出”感染黑线姬鼠。
刘东瀛刘婧李金林陈文罗凡李晴杨占秋
关键词:汉坦病毒啮齿动物基因系统发生分析
菘蓝有效成分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菘蓝有效成分在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菘蓝有效成分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菘蓝有效成分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法检测菘蓝有效成分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建立在体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通过观察小鼠肺病变程度指标,测定肺组织内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判定菘蓝有效成分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菘蓝有效成分在体外主要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其对病毒的半数抑制率浓度为64μg.mL-1,治疗指数达28.88;口服菘蓝有效成分能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对肺组织内病毒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菘蓝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黎锦杨占秋陈文王又又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抗病毒作用
湖北地区汉滩病毒与普马拉病毒及多布拉伐病毒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与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血清学交叉反应。方法以酵母菌表达的PUUV、DOBV、HTNV重组核衣壳蛋白(recombinant nucleocapsid protein,rNP)为包被抗原,ELISA法定性、定量分析湖北地区HTN型急性/恢复期血清中IgA、IgG、IgM抗体,比较疾病早晚期血清学交叉反应变化。结果DOB-rNP与HTN型血清中IgA、IgG、IgM抗体交叉反应性较高,PUU-rNp对HTN型血清交叉反应很低;IgA、IgG抗体交叉反应在恢复期血清中均增高,且IgA抗体交叉反应更多更强。结论湖北地区HTN型血清与DOBV存在广泛交叉反应,与PUUV交叉反应少。各交叉反应在恢复期增高对汉滩病毒血清学研究具重要意义。
李晴罗凡杨占秋
关键词:汉滩病毒普马拉病毒ELIS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