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JJ5017)

作品数:13 被引量:263H指数:8
相关作者:熊鹰岳跃民王克林凡非得覃事娅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植被
  • 2篇生境
  • 2篇石漠化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敏感性
  • 2篇城市
  • 1篇单位GDP能...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含量
  • 1篇地价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演进
  • 1篇载力
  • 1篇植被盖度
  • 1篇山岳
  • 1篇山岳型
  • 1篇山岳型旅游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承载力

机构

  • 12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亚...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南财政经济...

作者

  • 12篇熊鹰
  • 5篇岳跃民
  • 4篇王克林
  • 2篇覃事娅
  • 2篇凡非得
  • 1篇尹惠斌
  • 1篇文先明
  • 1篇张伟
  • 1篇张伟
  • 1篇刘作
  • 1篇杨雪白
  • 1篇韩晓梦
  • 1篇李静芝
  • 1篇蒋丁玲
  • 1篇张清敏
  • 1篇唐湘玲
  • 1篇刘波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定量评价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湖南省1998--2006年间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8年的1.2441hm。上升至2006年的1.637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8年的0.4819hm^2减少为2006年的0.4556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7622hm0上升到2006年的1.1821hm0。生态赤字逐年提高,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分析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其需求以草地、耕地是构成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人均生态足迹的30.11%~37.34%以及29.83%-33.53%,其次是化石能源地(17.60%~22.85%)。而供给以耕地为主,占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1.02%~53.23%。研究期间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湖南省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同时根据生态盈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探讨了降低和消除区域生态赤字的措施建议。
熊鹰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基于Hyperion和ASTER影像的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提取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遥感是获取大尺度石漠化评价指标的主要手段。但目前还没有直接从遥感图像快速、客观有效地提取石漠化评价指标的应用。基于植被指数(NDVI)、石漠化综合光谱指数(KRDSI)和木质素—纤维素吸收指数(LCA),对比分析利用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及其模拟的ASTER多光谱遥感影像直接提取石漠化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精度。研究表明,利用Hyperion高光谱影像能够比较有效地直接反演绿色植被、干枯植被、裸土等的覆盖信息,但由于不同碳酸盐岩及其不同侵蚀程度的光谱特征差异,直接反演基岩裸露的精度较低;而利用ASTER多光谱影像能够直接有效提取直接反演绿色植被、裸土等的覆盖信息,但由于ASTER影像波段设置的局限性,使其直接提取干枯植被盖度和基岩裸露率的效果较差。
熊鹰岳跃民王克林
关键词:石漠化评价指标植被盖度HYPERIONASTER
基于不同价值构成的耕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25
2012年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对缓解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以及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基于耕地的不同价值构成,选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不同等级耕地的总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1~5等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的总价值分别为547 248.13、481 610.77、430 745.34、385 860.49和336 190.93元/hm2;不同等级耕地上3种耕地价值的构成不一样,社会保障价值在所有不同等级耕地总价值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显化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以及抑制耕地资源的过度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覃事娅尹惠斌熊鹰
关键词:耕地价值生态服务价值
湖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以ArcGIS软件的空间网络分析模块为主要技术手段,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主要指标,对不同阶段湖南省区域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进行定量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可达性水平由长株潭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之势,可达性值变化率呈多级格局,可为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供参考。
熊鹰张清敏
关键词:可达性公路交通网络GIS
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研究方法对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引导关系,即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不会引起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变化。燃料油期货价格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存在滞后效应。
文先明刘作熊鹰
关键词:燃料油期货经济增长协整检验VECSVAR
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04
2011年
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很低,成土速率慢、土壤允许流失量小,加上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的独特特征。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及土壤允许流失量等5个指标,应用GIS技术对西南喀斯特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区水土流失敏感性普遍很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82.8%,不敏感区域所占面积比例为6.4%;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以上区域主要分布于贵州全境、广西峰丛洼地区、云南东南部、重庆东北部、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及湖南西北部等区域;随着岩石中酸不溶物含量的增加,水土流失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比例减少,中度敏感区比例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及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凡非得王克林熊鹰宣勇张伟张伟
关键词: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异
基于植被光谱监测喀斯特异质性生境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选取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典型植被及共生植被,基于植被光谱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喀斯特植被光谱与喀斯特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范围(400~680nm)的一阶导数光谱和短波红外波段(1 300~2 500nm)的反射率光谱,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植被光谱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土壤水分含量和钙含量对喀斯特植被光谱特征具有较大影响,CCA二维排序图能够成功地将喀斯特植被与非喀斯特植被区分开。研究表明植被光谱特征与其生境条件密切相关,基于植被光谱特征来监测喀斯特异质性生境是可能的。
岳跃民王克林熊鹰
关键词:生境典范对应分析
基于仿真模拟的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系统决策优化被引量:33
2013年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生态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传统发展型、发展经济型、节水型、协调型等四种不同方案条件下,2012-2030年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系统仿真方案与决策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②在协调型模式下,到2030年长株潭城市群总需水量达到105.1×108m3,水资源供给能力尚有5.4×108m3富余,模拟期内水资源供给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是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对较优方案;③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还需加快水利建设、完善用水管理、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节水意识、加大循环利用和环境整治,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保障水平。研究结论可为促进长株潭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依据,同时本文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协调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方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熊鹰李静芝蒋丁玲
关键词:仿真模拟系统动力学长株潭城市群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26
2011年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凡非得王克林宣勇岳跃民
关键词: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生境敏感性
基于ASD和FISS的植被叶片氮素含量反演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地面成像光谱系统能够在更为微观的尺度上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实现对植物群体、单个植株的快速精细探测,获取精细的植被生理参量的空间信息,从而弥补大尺度远距离遥感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本文采用ASD地物光谱仪和新型地面成像光谱系统FISS,以大豆叶片为研究对象,获取大豆叶片ASD光谱及FISS成像光谱数据,探讨大豆植株叶片的图像特征、反射率光谱、导数光谱、光谱指数等光谱特征变量与叶片氮素含量的相关性,建立植株叶片氮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FISS地面成像光谱仪和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氮素具有敏感指示的波段区间一致,480~520nlrl和680~720nin区间的波段范围与氮素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数光谱特征所得精度要比原始光谱特征所得精度高,说明导数光谱对氮素含量的指示更为敏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氮素含量信息;反演模型对氮素含量反演精度的影响低于光谱特征对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FISS数据由于其独特的测量方式和图谱合一的特点,可以更加准确地用于植被氮素含量的反演,实现植被叶片氮素含量的快速实时无损监测及图像可视化表达。
熊鹰刘波岳跃民
关键词:植被氮素含量光谱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