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84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包佳凤姚雪张虎冯庆来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滇西
  • 2篇三叠
  • 2篇发现及意义
  • 1篇地体
  • 1篇动物群
  • 1篇牙形类
  • 1篇牙形石
  • 1篇震积岩
  • 1篇三叠世
  • 1篇三叠系
  • 1篇山岩
  • 1篇水塘
  • 1篇晚寒武世
  • 1篇晚三叠世
  • 1篇金鸡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寒武纪
  • 1篇寒武世

机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冯庆来
  • 1篇张虎
  • 1篇姚雪
  • 1篇包佳凤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滇西保山金鸡地区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以往认为保山地区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为浅海沉积,通过1∶5万金鸡村等幅区域地质调查,本文认为保山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的背景沉积主体为一套钙质浊积岩,主要由A、E段组成,中部夹薄层状硅质岩(饥饿沉积),并伴有滑塌岩块,属斜坡—盆地环境,是永德—黑山裂谷(海槽)的一部分。笔者在大水塘组中首次发现了震积岩,包括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微同沉积断层、液化泥晶脉、震积不整合、地裂缝、液化角砾、液化眼球及由地震使沉积物液化流动形成的滑(流)积岩、滑(流)褶皱等资料,这些现象组合规律性极差,仅有少量有垂向组合层序,显示出地方性属种的色彩。微同沉积断层、液化泥晶脉几乎充满沉积的全过程。岩石遭敲击时,都会散发出极浓的油气味,显示出良好的烃源岩特征。因此,研究大水塘组震积岩的分布和形成对于恢复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古地理环境及寻找烃源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包佳凤赵云江王承平王伟杨仕潘张坤马进华
关键词:震积岩金鸡
滇西保山地区晚寒武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滇西保山地区上岩箐—白岩凹林场一带的晚寒武世火山岩虽不甚发育,但分布广泛。早期为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晚期为钙碱性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期火山岩形成于伸展环境,晚期火山岩为消减作用产物。保山地体构造背景在晚寒武世由伸展环境向挤压环境转换,并形成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不整合,为东冈瓦纳大陆北缘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换提供了岩石学证据。
张虎冯庆来曾文涛姚雪王晓林赵云江
关键词:滇西寒武纪火山岩
云南保山地区中—晚三叠世Budurovignathus及Pseudofurnishius牙形类动物群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Budurovignathus和 Pseudofurnishius牙形类动物群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地层研究价值且比较稀有的牙形类动物群,迄止目前,在滇西保山地区发现: Budurovignathus hungaricus (Kozur et Vigh)、 B.mungoensis (Diebel)、 B.aff .mungoensis (Diebel)or B.baoshanensis sp.nov.、B.diebeli (Kozur et Mostler)、 Pseudofurnishius socioensis (Gullo et Kozur),P.murcianus(Van Den Boogaard)和 Pseudofurnishius sp.A等重要的属种,本次发现,为云南保山地区中—晚三叠世地层提供有力的生物年代约束,拓展了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带,同时也丰富了中国这两个牙形类动物群的资料。
王伟赵云江董致中刘军平宋冬虎
关键词:牙形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