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贺殷明明叶当前更多>>
-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个体意识与文艺的自觉——论魏晋风度兴衰的伦理动因被引量:1
- 2013年
- 文艺在汉代已有了丰富的形式和技巧,但一般认为到了魏晋文艺才真正走向自觉。这和汉代文艺在观念上受到伦理政治的控制有关,士人在其时大多服膺于群体理想,尚无意于艺术的自觉问题。汉末以后,随着时局动荡,大一统的伦理政治趋于崩溃,群体意识衰微,个体精神得以凸显。对于士人,艺术也就从治国安邦的工具变为精神安顿的途径。当个体追求由精神逍遥转为世俗享乐时,文艺也就由魏晋的高蹈转为齐梁的靡丽。
- 殷明明
- 关键词:整体主义魏晋齐梁
- “美”的殊途同归——文本视角下中西方审美角度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在阅读极具美学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文和西方(尤以古希腊为主)的美学原典时,两者所带来的是明显截然不同的审美模式和思维模式;而这双方又都以"主客观的和谐统一"为最终的审美结果,探究这种"殊途同归"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于今天讲求"多元化"的审美教育理念应该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 刘贺
- 关键词:审美视角思维模式美育
- 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的互文性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嵇康《卜疑》是拟屈原《卜居》之作,两文互文开放,呈现出从卜问宅基到卜问处世再到愤激质疑世道的轨迹,又各自与所处文化语境互文相生。屈原《卜居》与古代卜辞结构相通,嵇康《卜疑》在结构上仿效《卜居》,在思想上凸显徘徊于显隐之间、嫉邪憎恶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心理。魏晋时期对屈原的广泛接受是《卜疑》拟效《卜居》的独特语境。
- 叶当前
- 关键词:《卜居》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