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LS2010012)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田晶费旭徐龙权王一李景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氮源
  • 1篇燕麦
  • 1篇燕麦Β-葡聚...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醇
  • 1篇皂苷
  • 1篇质谱
  • 1篇质谱联用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色谱
  • 1篇水解酶

机构

  • 5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田晶
  • 3篇费旭
  • 2篇徐龙权
  • 2篇王一
  • 1篇许国旺
  • 1篇高鹏
  • 1篇谢玉萍
  • 1篇喻毅
  • 1篇许卫萍
  • 1篇王海阳
  • 1篇赵萍
  • 1篇李景
  • 1篇张梦娟

传媒

  • 3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工艺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了刺五加叶中刺五加皂苷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优化了洗脱剂乙醇的体积流量及体积分数。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皂苷进行定量分析,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h,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6;最佳纯化条件为:乙醇的体积流量27.22×10-6 m3/min,洗脱乙醇的体积分数60%。在最优提取纯化条件下,刺五加皂苷的得率为5.9%,质量分数为44.1%。
赵萍田晶费旭徐龙权李景喻毅
关键词:刺五加皂苷
燕麦β-葡聚糖水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实验确定由黑曲霉3112s产β-葡聚糖水解酶的最佳条件,并初步应用该水解酶水解燕麦β-葡聚糖。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15g、豆粕5g、葡萄糖1.2g、硫酸铵0.16g、水20m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5、29℃、发酵6d,此时水解酶的酶活力达到183.27U/mL。用最优条件制备的β-葡聚糖水解酶对燕麦β-葡聚糖进行水解,水解之后燕麦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由1.69×106降为6.71×104。
梁文娇田晶徐龙权王海阳
关键词:黑曲霉发酵
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大肠杆菌中的核苷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0.2 mL/min梯度洗脱方式辅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RLC-MS/MS)同时测定19种核苷的分析方法。19种核苷的定量限及检出限分别在0.05~20μg/L和0.02~10μg/L之间;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且线性范围满足实验要求,回收率为79.01%~119.76%;标准偏差均小于14%。本方法快速、灵敏、稳定。将本方法应用于大肠杆菌中核苷的检测,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肠杆菌中检测到7种核苷。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大肠杆菌胞内鸟嘌呤核苷含量显著下降。
谢玉萍田晶高鹏许国旺费旭王一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核苷大肠杆菌
甘氨酸氮源对大肠杆菌代谢的影响
2011年
在全合成培养基中,以甘氨酸为限制氮源,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E.coli的野生型菌株Y1.1566及其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突变株ΔsdhAB(S)两株菌进行胞内代谢产物分析,通过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发现在两株菌代谢产物中至少8种化合物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以D-葡萄糖苷变化最为显著。对检测到的细胞内主要氨基酸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脯氨酸、异亮氨酸和谷氨酰胺之间的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其机制可能为适应渗透压改变的需要。
许卫萍田晶
关键词:大肠杆菌代谢组学甘氨酸
网络互穿的固相微萃取聚乙烯醇复合涂层的制备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反复冷冻-解冻和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SiO2有机/无机双交联网络互穿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气相色谱(GC)等方法对该涂层进行了结构及性能表征.该固相微萃取涂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Td>300℃),通过化学键合作用于玻璃或石英纤维表面,稳定性好,不易脱落.对正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和甲苯进行萃取,结果表明,该纤维涂层对带有羟基的极性物质有很好的选择性,并且相对标准偏差(RSD,n=3)小于5.0%.
张梦娟费旭田晶范叔奇王一
关键词:聚乙烯醇溶胶-凝胶法固相微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