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724)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游捷殷明方丹单孟俊王菊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XCL12(SDF-1)/CXCR4轴调控肺癌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CXCL12(SDF-1)/CXCR4轴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调节肺瘤微环境与调控肺瘤进程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通过调控CXCL12/CXCR4生物轴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黏附、抗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 方丹殷明游捷
- 关键词:SDF-1CXCR4肺癌中医药疗法
- 采用简易疲乏量表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肺癌化疗性疲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肺癌化疗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7例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肺癌将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既定化疗方案施行化疗,治疗组于化疗第1天开始服用健脾益气化痰自拟方加减治疗,对照组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第3天(化疗后)和化疗第14天(治疗后)采用BFI-C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评价结果。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综合疲乏程度、综合疲乏影响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①部分因化疗引起的癌性疲乏在一定程度上可自行缓解。②中医药治疗可降低肺癌化疗性疲乏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 谭翔文陈学芬陈正游捷
- 关键词:肺癌
- 肿瘤微环境和血管正常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5
- 2011年
- 肿瘤内部血管异常是造成肿瘤微环境异常的重要因素,而微环境不仅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其所造成的酸性环境、乏氧等因素严重影响肿瘤的常规治疗及放化疗疗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目标靶点的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不仅能拮抗肿瘤血管新生,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内部血管正常化,从而降低细胞间质压,改善肿瘤内部血供,提高放化疗的疗效。既往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证实,许多中药在与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中具有增敏增效作用,同时近年研究亦证明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血管新生并降低血清VEGF浓度、抑制VEGF表达作用。因此,从促肿瘤血管正常化角度探讨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对寻找中医疗法在综合治疗中时间的切入点,优化治疗方案,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 游捷
- 关键词:微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肺积方对人肺癌SPAC-1荷瘤裸鼠肿瘤血管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药肺积方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及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SPAC-1建立BALB/c裸鼠鼠背视窗模型,造模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肺积方高、中、低剂量组。用共聚焦显微镜活体观察各组裸鼠活体背部视窗的肿瘤内部血管,计算瘤内单位面积的平均血管数量和直径;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肿瘤血管壁Ⅳ型胶原(Collagen-Ⅳ)及血管平滑肌抗体(a-SMA)细胞覆盖率。结果在干预后第5天,高剂量组小鼠瘤径显著小于空白组(P<0.05);第9天,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血管数明显少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管平均直径明显小于中剂量组(P<0.05);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管数明显少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瘤径明显小于空白组和低剂量组(P<0.05)。自药物干预第6天始,肿瘤血管a-SMA和Collegen-Ⅳ覆盖率较空白组逐步升高,其中高、中剂量组较空白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肺积方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可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肿瘤血管aSMA和Collegen-Ⅳ覆盖率相关。
- 游捷赵慧方丹谭翔文汪霞单孟俊田建辉李和根王菊勇殷明
- 关键词:肺积方肺癌
- Notch信号通路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中医药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在结构上进化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为正常胚胎发育、组织稳态调控以及成体组织中的干细胞维持所必需的,并调控许多细胞生物过程。已有研究证实,异常表达的Notch信号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且Notch的配体Dll4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一个负反馈的调节作用。常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阻止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内皮细胞(如抗VEGF治疗),但阻断Dll4-Notch信号通路可显著增加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功能缺陷血管的过多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虽然Dll4-Notch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还处在早期阶段,但已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且为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 殷明方丹张丽媛游捷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抗肿瘤
- 肺积方抑制Lewis肺癌肿瘤生长及其抗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小鼠与裸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①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于接种后第10天开始药物干预,中药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肺积方,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在给药第5、8、11、14天测量小鼠瘤径,灌胃第14天处死小鼠并称取瘤重。②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裸鼠背部视窗部位,药物干预同上。分别在给药当天及第4、9、14天静脉注射FITC-dextran以显示功能性血管,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测量单位面积的平均血管数量和直径。结果:①在各观察时间节点,高剂量组瘤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8、11、14天高剂量组瘤径均明显小于低剂量组(P<0.01,P<0.05),第8、11天高剂量组明显小于中剂量组(P<0.01)。14 d后,高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第9、14天,中、高剂量组血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数量相当(P>0.05);第4天高剂量组血管直径明显小于低剂量组(P<0.05),其余时间点各组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积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减少肿瘤组织中功能性血管的数量,从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 游捷赵慧谭翔文殷明汪霞单孟俊李和根田建辉王菊勇方丹
- 关键词:肺积方肺癌抗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