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SK201201A26-01)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殷国富王玲孙明楠胡腾卢健钊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进给
  • 2篇进给系统
  • 2篇拉刀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圆孔拉刀
  • 1篇设计方法
  • 1篇丝杠
  • 1篇膛线
  • 1篇曲面加工
  • 1篇热边界条件
  • 1篇热分析
  • 1篇转速
  • 1篇陀螺
  • 1篇离心力
  • 1篇螺旋曲面
  • 1篇结构优化
  • 1篇拉刀设计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5篇殷国富
  • 4篇王玲
  • 1篇胡腾
  • 1篇卢健钊
  • 1篇王体泮
  • 1篇孙明楠
  • 1篇周玉波
  • 1篇王万金
  • 1篇刘兴业

传媒

  • 2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
  • 1篇工具技术
  • 1篇兵工自动化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受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影响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提高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展Harris滚动轴承非线性分析模型、建立滚动轴承耦合刚度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主轴离心力效应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数字模型,并借助锤击模态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分析论述了主轴离心力效应、主轴陀螺力矩效应及滚动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模型分析计算表明:当轴承处于超轻预紧(EL)工况时,主轴的高速效应比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更大,尤以主轴陀螺力矩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
胡腾殷国富孙明楠
关键词:动力学特性离心力
用于复杂深孔内螺旋曲面加工的拉刀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对复杂深孔内螺旋曲面进行高精度和高效率加工是复杂深孔加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深孔内螺旋曲面加工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建立一种通用的螺旋曲面线型数学模型,为刀具精确设计提供理论计算依据。提出了深孔内螺旋曲面拉削加工方案并进行了拉刀的三维建模,分析论述的复杂深孔内螺旋曲面拉刀设计流程和实例对于成套拉刀设计有参考指导意义。
王玲殷国富
机床丝杠进给系统有限元热分析的热边界条件修正方法
2013年
符合实际的热边界条件是机床有限元热分析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以龙门加工中心X向丝杠进给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热边界条件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Workbench多目标优化模块,以热边界条件为变量,以实验测量得到的丝杠上各点的温度值为目标,对计算得到的热边界条件进行修正。然后,在ANSYS经典环境中,以移动热源的形式施加修正后的边界条件,得出丝杠进给系统的瞬态温度场。最后,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王万金王玲刘兴业殷国富
关键词:热分析滚珠丝杠有限元仿真
基于Isight的机床结构CAD/CAE集成优化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在多学科优化集成软件Isight环境中,综合应用SolidEdge参数化建模功能和ANSYS有限元分析功能,建立一种面向数控机床的CAD/CAE集成优化设计框架。提出了采用优化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设计、响应面近似模型建模以及智能优化方法,以某卧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CAD/CAE集成优化应用验证,并对滑座的几何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卢健钊殷国富王玲
关键词:机床结构优化CADISIGHT
基于ASP的圆孔拉刀设计系统
2014年
通过对圆孔拉刀的几何结构特征和设计需求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拉刀的设计效率,开发了一种基于ASP技术的圆孔拉刀设计系统。该系统集成于Dreamweaver MX、SQL SERVE 2008、IIS、SolidWorks和Visual Basic 6.0环境,可对圆孔拉刀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行在线参数化设计并计算。然后利用SolidWorks集成的VBA开发工具自动绘制出圆孔拉刀三维模型。
周玉波王玲殷国富
关键词:圆孔拉刀ASPSQLSOLIDWORKS
膛线缠角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决火炮身管膛线缠角的传统检测方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充分分析膛线加工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机床本身的执行机构,通过搭载附加的专用膛线转角采集装置,完成膛线轨迹转角的采集、检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以及与膛线理论曲线进行定点比较分析,从而评定实际加工的膛线轨迹与理论轨迹的偏差。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操作简单,并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王体泮武少龙郭太清
关键词:膛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