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140)

作品数:36 被引量:400H指数:12
相关作者:章兢刘朝华张英杰沈坤王坚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子群
  • 9篇粒子群
  • 8篇群算法
  • 7篇逆变
  • 7篇逆变器
  • 6篇粒子群算法
  • 6篇粒子群优化
  • 5篇预测控制
  • 5篇搜索
  • 5篇测控
  • 4篇永磁
  • 4篇永磁同步
  • 4篇人工免疫
  • 4篇人工免疫系统
  • 4篇模型预测控制
  • 4篇克隆选择
  • 4篇并联
  • 3篇电机
  • 3篇电压型
  • 3篇电压型逆变器

机构

  • 30篇湖南大学
  • 9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湖南工程学院
  • 6篇株洲南车时代...
  • 2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长沙师范学院

作者

  • 17篇章兢
  • 9篇张英杰
  • 9篇刘朝华
  • 7篇沈坤
  • 6篇林国汉
  • 6篇王坚
  • 4篇王炼红
  • 4篇范朝冬
  • 3篇欧阳红林
  • 2篇李小花
  • 2篇周少武
  • 2篇刘侃
  • 2篇赵葵银
  • 2篇毛赐平
  • 2篇姚晓阳
  • 1篇刘健辰
  • 1篇俎云霄
  • 1篇张宇
  • 1篇何敏
  • 1篇赵芳芳

传媒

  • 4篇自动化学报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计算机应用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Contro...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通信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Tsingh...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适应倒谱距离的强噪声语音端点检测被引量:15
2015年
在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明显下降。为了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有效区分出语音信号和非语音信号,针对倒谱距离端点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倒谱距离的强噪声语音端点检测方法。本方法引入倒谱距离乘数和门限增量系数,针对不同信噪比采用不同的倒谱距离乘数,并采用自适应判决门限的方法进行语音端点检测。MATLAB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背景噪声和不同信噪比下,本方法对于语音端点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正确率,其端点检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端点检测方法,适用于强背景噪声下的端点检测。
赵新燕王炼红彭林哲
关键词:倒谱距离强噪声端点检测
自适应任务分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自适应任务分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根据粒子的多样性动态分配粒子任务,把种群粒子分为开发和探索两种类型,分别采用全局模型和动态邻域局部模型执行开发和探索任务以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维持种群多样性。动态邻域模型扩大了解的搜索空间,能有效抑制早熟停滞现象,采用高斯扰动对处于停滞状态的精英粒子进行学习,协助精英粒子跳出局部最优,进入解空间的其他区域继续进行搜索。针对6个标准复合测试函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求解精度更高。
林国汉章兢刘朝华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多样性动态邻域
一种改进的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基于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技术的DC600V列车辅助供电系统,改进了其下垂控制策略,将并联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的积分项引入系统下垂控制策略中。采用小信号分析法构建了并联逆变器功率控制环的小信号模型,应用根轨迹法分析了下垂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下垂控制器参数。构建了由两台辅助逆变器并联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及实验系统,进行了负载突变仿真及实验。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下垂控制器参数及改进的下垂控制策略能够使得逆变器并联系统快速、稳定地响应负载突变过程,并始终保持对负载电流的均分及对并联系统输出电压给定值的跟踪,且进一步减少了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改善了系统均流性能。
沈坤章兢姚晓阳王坚
关键词:逆变器并联小信号分析
具有建模误差补偿的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被引量:17
2013年
对于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系统,传统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算法未考虑建模误差对系统控制的影响,导致所选择的最优控制量在实施控制时已失去最优性。对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建模误差补偿的三相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MEC)算法,该算法以前一时刻三相逆变器的建模误差补偿当前时刻三相逆变器预测模型的输出,从而实现对三相逆变器预测模型建模误差的在线补偿。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基于FCS-MPC算法及FCS-MPCMEC算法的三相逆变器在空载、带阻感性负载、带非线性负载及负载投入等工况下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所有工况下,FCS-MPCMEC算法对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效果均优于传统FCS-MPC算法。
沈坤章兢
关键词:模型预测控制逆变器误差分析
改进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的PMSM参数辨识被引量:30
2015年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多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后期搜索效率低的缺陷,所提算法引入反映粒子状态的增长率算子,通过该算子动态调整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的关键参数,并根据增长率算子判断种群中粒子所处状态,对处于停滞状态的粒子实施高斯扰动,使粒子能在解空间中进行有效搜索。将所提改进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该方法仅需采样电机的定子电流、电压和转速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方法能够准确地辨识PMSM的定子电阻、d轴和q轴电感和永磁体磁链等参数。
林国汉章兢刘朝华赵葵银
关键词:参数辨识永磁同步电机粒子群优化算法
采用异构搜索的多子群协同进化粒子群算法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传统的单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搜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异构多子群粒子群算法。算法由自适应子群、精英子群和若干普通子群构成,精英子群由普通子群和自适应子群中的优秀个体组成,每个子群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进化,根据种群的早熟收敛程度和粒子的适应度值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自适应子群根据普通子群的适应度值和速度自适应调整飞行方向,采用免疫克隆选择算子对精英子群进行精细搜索,普通子群、自适应子群与精英子群之间通过迁移操作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针对典型的Benchmark函数优化问题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地保持粒子多样性,收敛精度高且全局搜索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林国汉章兢刘朝华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协同进化克隆选择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互连线预测控制被引量:20
2013年
对于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下垂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算法,它可以确保各并联逆变器对系统负载功率的均分,并具有无互连线分布式控制的优点。而对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新兴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处理系统约束灵活等优势。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下垂控制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结合起来,由下垂控制器提供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参考电压信号,以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对参考电压的跟踪误差构建模型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函数,实现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互连线模型预测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无互连线模型预测控制器在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由空载投入负载、负载突变及某一并联逆变器切除等工况下均能有效运行,且与传统的逆变器并联系统三环控制器相比,显著地改善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性能。
沈坤章兢王坚张宇
关键词: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小信号分析
免疫协同微粒群进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模型方法被引量:40
2012年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协同微粒群进化(Immune co-evolu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CPSO)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多参数辨识方法.算法由记忆种群与若干个普通种群构成,在进化过程中普通种群中优秀个体进入记忆库种群.普通种群内部通过精英粒子保留、免疫网络以及柯西变异等混合策略共同产生新个体,个体极值采用小波学习加快收敛速度,免疫克隆选择算法对记忆库进行精细搜索,迁移机制实现了整个种群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进化.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知道电机设计参数先验知识,能够有效地辨识电机电阻、dq轴电感与转子磁链,且能有效追踪该参数变化值.
刘朝华章兢李小花张英杰
关键词:人工免疫系统协同进化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
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了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开关周期平均建模法,在dq0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的预测模型;选定并联系统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值及各逆变器输出电流之间的差值构建控制系统的优化性能指标,通过滚动优化操作,实现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预测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及逆变器投切等工况下实现系统输出电压的跟踪及负载电流的均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及自适应性。
沈坤章兢王坚
关键词:预测控制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热插拔
基于免疫算法的TD-SCDMA网络基站选址优化被引量:22
2014年
针对已有3G基站选址优化算法的不足和TD-SCDMA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TD-SCDMA网络基站选址优化方案。建立了基站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反学习的种群初始化方案和精英交叉策略,给出了免疫优化算法框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以较小的建站代价获得较高的网络覆盖率,而且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张英杰毛赐平俎云霄孙先佑
关键词:免疫算法TD-SCDMA网络基站选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