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2YJ62)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尤鑫邵全琴潘扬卢萍戴年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委党校中国科学院江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中德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载力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承载
  • 2篇水资源承载力
  • 2篇水资源利用
  • 2篇资源利用
  • 2篇承载力
  • 1篇地貌
  • 1篇有偿
  • 1篇有偿使用
  • 1篇渔业
  • 1篇渔业经济
  • 1篇人口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治理
  • 1篇石漠化
  • 1篇人才资源
  • 1篇资源有偿使用
  • 1篇鄱阳湖

机构

  • 8篇江西省委党校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作者

  • 9篇尤鑫
  • 1篇张国华
  • 1篇邵全琴
  • 1篇戴年华
  • 1篇卢萍
  • 1篇潘扬

传媒

  • 1篇科学决策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贵州科学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江西水产科技
  • 1篇人民珠江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特区实践与理...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鄱阳湖渔业转型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16年
鄱阳湖是长江重要的通江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产业基地。通过分析江西省鄱阳湖2006-2011年渔业经济发展从业渔民情况、渔业经济发展结构变化、捕捞销售及渔民收入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探讨了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目前发展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区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市场需求为渔业发展导向,夯实渔业基础建设,包括渔业供需信息数字建设,保障渔民利益和提高其收益;必须提升渔业生产、加工、运输的自动化和科学化,降低生产成本,对过剩的渔业劳动力根据其择业意愿进行培训和安置,包括其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尤鑫戴年华卢萍张国华潘扬
关键词:鄱阳湖渔业经济
制约中部崛起的人才资源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根据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以江西省为实际案例,分析中部地区崛起过程中的人才资源现状、结构、引进、使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中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建议和对策。
尤鑫邵全琴
关键词:人才资源
资源有偿使用现状及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当前,我国资源有偿使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文章从实践调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资源有偿使用存在的问题根源,并从问题的根源研究,提出了建设资源有偿使用的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依据。
尤鑫
关键词:有偿使用
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人口发展变化研究——基于2000~2010年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区面板数据被引量:14
2015年
对2000-2010年的西部地区12个省(区)人口和经济(GDP)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模拟人口和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经济和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区)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两部地区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平均值是39.0%,远低了二全围平均值(47.2%)。西部地区平均GDP年均增长率1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8%)。四川、内蒙古、广西、陕西、重庆对全国的GDP贡献率最高,且波动最大。“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重庆在2008年后城镇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省城镇化水甲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越活跃,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西部地区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正负两种相关有关系,在排除GDP的影响外,重庆、四川、内蒙古的人口和城镇化景现负相关关系,其他省区呈现正相关关系。“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西部12个省(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区域发展政策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尤鑫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
贵州南部三州喀斯特典型区域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重点生态问题区域。贵州南部三州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处,也是喀斯特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的地区。以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实践中形成成功的生态治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5种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喀斯特区域自然因子和社会发展特征,结合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现状等综合因素,提出了以地貌环境特征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贵州南部三州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喀斯特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尤鑫
关键词:石漠化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集中在概念与理论上,缺乏"生态补偿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理论与现实脱节,实践缺乏理论指导。通过对生态补偿理论内涵的分析,从3个不同的角度探索分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的建设路经,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实践途径,为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尤鑫
关键词:功能区生态补偿
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受历史和地理的综合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目前面临绿色发展转型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其历史和目前发展现状,提出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路径:一条思想路线,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思想,调整思路,定位新发展;从三个维度着手,绿化环境,调整结构,培育新经济;制定两个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路线;以四个方面政策制度建设,保障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全面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
尤鑫
水资源利用及其承载力测算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以黔南州为实例,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用水结构变化,应用"承载人口数"定量研究黔南州地区不同福利生活水平下的水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规模,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水资源承载力不能就水资源单因子研究地区人口承载力,应根据地区资源因子找出承载力的控制因子。黔南州喀斯特人口承载力的决定性限制"原位性资源"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的极限,地区水资源丰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有足够的空间,建议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通过工程措施提高黔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推动黔南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尤鑫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承载力
黔南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支撑物质系统。水资源的利用及其承载力研究是区域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黔南州为实例,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用水结构变化,应用"承载人口数"定量研究黔南州地区不同福利生活水平下的水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规模,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水资源承载力不能就水资源单因子研究地区人口承载力,应根据地区资源因子找出承载力的控制因子。黔南州喀斯特人口承载力的决定性限制"原位性资源"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的极限,地区水资源丰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有足够的空间,建议在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通过工程措施提高黔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推动黔南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尤鑫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