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200901)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素梅张向军庾韦花潘颖南陈少珍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顶芽
  • 1篇芽诱导
  • 1篇移栽
  • 1篇增殖
  • 1篇生芽
  • 1篇外植体
  • 1篇控制研究
  • 1篇褐化
  • 1篇丛生
  • 1篇丛生芽
  • 1篇丛生芽诱导

机构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唐军
  • 2篇蒙平
  • 2篇陈少珍
  • 2篇潘颖南
  • 2篇庾韦花
  • 2篇张向军
  • 2篇黄素梅

传媒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牛尾菜丛生芽诱导及再生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牛尾菜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6-BA(0.5~5.0 mg/L)和NAA(0.1~1.0 mg/L)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0.3%AC,丛生芽萌动早、无褐化,诱导率为75.0%;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为4.2;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生根率为87.0%,根较粗壮,生根数4~7条,根平均长度为1.2 cm;在混合基质营养土、木屑、黄泥(1∶1∶2)中,幼苗移栽成活率达80.0%以上。
庾韦花蒙平张向军潘颖南陈少珍黄素梅唐军
关键词:顶芽丛生芽增殖移栽
牛尾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现象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幼嫩叶片、顶芽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抗氧化剂预处理、褐化剂以及不同培养基组合等对外植体褐变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嫩叶、顶芽及茎段的褐化率均随着0.1%升汞溶液消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诱导率和污染率不断降低,最佳外植体为顶芽,消毒时间为10 min,诱导率达70.0%。采用3种抗氧化剂预处理20min,均可抑制顶芽褐化,强弱表现为PVP>Vc>Na2S2O3,Vc溶液可以加快侧芽的萌动及生长。3种抗褐化剂对茎段褐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以0.3%AC抗褐化效果最佳,茎段未发生褐化,侧芽生长最好。在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中,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外植体发生褐化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的外植体诱导率最高,为63.4%。此外,相对于基本培养基MS、1/2MS,在低无机盐离子浓度WPM基本培养基中,外植体褐化的时间有所推迟,可减缓外植体褐化程度。因此,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时间、抗氧化剂、抗褐化剂、激素组合配比和基本培养基,可以有效控制牛尾菜的褐化,提高诱导率。
庾韦花蒙平张向军潘颖南陈少珍黄素梅唐军
关键词:外植体褐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